伴随着《送别》淡淡的憂傷旋律,童年就這樣結束了。
童年的時光是那麼漫長,結束,卻也隻在一瞬間。
《城南舊事》,童年會記得。

圖片發自簡書App
電影以小女孩英子的視角講述了她童年的故事,在童心的解讀下,衆人眼裡的瘋女人并不是瘋子,人們所厭惡的賊在她眼裡也不是賊,一切都是那麼簡單,卻也那麼複雜。
瘋女人秀英是她的朋友。

圖片發自簡書App
身世凄慘的妞兒是她的玩伴、最好的朋友。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不知名的被稱為賊的叔叔在她看來也隻是一個愛弟弟的哥哥。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孩子的視角下,小雞是那麼可愛,和男孩子踢足球是那麼有趣,每個人都是那麼複雜而好玩。
電影一共有四個情節,貫穿在主人公英子的童年往事中。
英子幫助秀英和妞兒母女相認後,她們連夜乘火車卻被碾死;不知名的叔叔為了供弟弟上學偷東西,最後被抓了,在周圍人一片大快人心的目光裡,英子的眼神中隻有同情與閃躲;英子的父親患病,最後去世了;在英子家做幫工的吳媽的一雙兒女都不在了,那天,她久久地目送着吳媽的馬車離開,秋日的黃葉飄零,那一刻,她的童年結束了。
電影就好像一首憂傷而清麗的散文詩,有《邊城》的味道,卻也充滿了人世間的無可奈何與悲哀。

圖片發自簡書App
影片令我難忘的有這幾幕:
一、淋雨的英子在醫院醒來,母親告訴她她們搬家了,她和父親的對話:
英子:什麼是将來的事?
父親:比如新的家啊,新的朋友啊,新的學校啊。
英子:那過去的事情呢?
父親:過去的事情都過去了,慢慢就會忘記的。
聽了父親的話,英子憂傷的雙眸閃動着,和妞兒玩耍的一幕幕畫面出現在她的腦海,與秀英相處的點滴仍然在她心頭。
盡管已經過去了,成為舊事,可在孩子的心中,記憶猶新,怎麼會因為過去而忘記呢?那些回憶并未因遠去而不複存在,隻是大部分人選擇不再拾起吧。
二、英子在一片頹牆上長出的碧草上,和眼前的叔叔對話。
他迫切地問英子,我是壞人嗎?
她搖搖頭。
那我是好人嗎?
她還是搖搖頭。
她說,我們學過一課《我們去看海》,可是,我沒見過海。
她說,你分得清海和天嗎?我分不清海跟天,我也分不清好人跟壞人。
他說,将來總有一天,你會分的清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英子眼裡,人性是如此複雜,人又太多了,她無法分的清,無法了解。
可終究,她會長大,她會褪去童真,她會不再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她總會成為一個大人,她總會分的清的。
而我們每一個人,不都是從孩子成長為大人麼?
英子有許許多多稀奇古怪的問題,可是,大人的回答多半胡亂回答,他們總是習慣于用敷衍回應認真,動不動說你問這些無聊的問題不如去學習,就這樣,童真在不耐煩的回應中被扼殺了,而我們,就這樣長大了。
三、影片結尾,英子和母親、吳媽等人去看望已下葬的父親。
這時,正是秋天,滿天黃葉如此明亮,卻又代表着蕭瑟與悲哀。

圖片發自簡書App
吳媽和丈夫駕着馬車離開了,坐在黃包車上的英子回頭趴在車上,目送着吳媽的身影,小小的身軀是那麼單薄,眸子如水似乎閃動着淚光,她還小,還不懂什麼是生與死,什麼是離别的意義,可她知道,或許再也見不到吳媽了。
在《送别》的憂傷旋律中,整部電影結束了,英子的童年也無聲收場。

圖片發自簡書App
回顧現實,我們每個人曾經都是雙眸明亮的孩子,無問名利,不懂愛與恨生與死,随着大人的步伐挪動着小小的步子,一點點成長,一點點褪去童心與童真,一點點成為大人中的一員。
曾經,我們也有許多稀奇古怪的問題,永遠也不知什麼是累。
在大人漫不經心的哄騙裡,在時間的考驗與磨砺中,我們慢慢長大,所謂的無聊問題愈來愈少,哲學意味的思考越來越少,無憂無慮也離我們遠去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城南舊事》扯出了我的童年情結。
在英子的如水純淨的雙眸裡,我看到了童真與愛,希望這一份純真可以永恒,哪怕童真不再,也不要過于哀傷,至少,我們曾經是個孩子。
《城南舊事》,城南的胡同,不為人知的舊事,一切早已被人遺忘。
一段小女孩的短暫童年和昔日時光,又有人會記得呢?
一曲童年的挽歌,淡淡的憂傷,人世間的悲歡離合在一個小孩子的眼裡是這樣的。
舊事,誰會記得呢?
時間會記得。
林海音的文字會記得。

圖片發自簡書App
每一個記憶深處的幼年的我們都會記得。
我的童年,被喚醒了。
願我們的童年,永不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