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海報

地球:一群群居猿人與其他動物無異,吃采摘果實,被肉食動物掠食。

過了幾幕以後,一塊黑色神秘原石(攜帶信息的“外來”物,也可以理解為“先知”吧)。接下來,石碑起着關鍵作用,它是猿人基因改寫與人類文明崛起的轉折點。影片這時多人聲和聲響起:信息和意識開始擴散了。

人類成為“天選之子”,注定要在那一個神秘的時刻接受到一個神秘的信息,然後拿起工具,砸向其他生物,從被掠食動物成為掠食者,完成人類進化的第一步—學會使用工具。配樂交響《查拉圖斯特如是說》響起,慢鏡頭:進化開始。

工具意味着學會借助高于自身的外力為自身利益所用,也意味着掠奪、占有和自相殘殺(戰争的最初形式)。

場景換至太空,《藍色多瑙河》響起,人類已經造起了飛船開始遨遊太空。截止目前為止,一切看起來既恢弘又浪漫:我們似乎正在走在一條正确的康莊大道之上,洋洋自得。


...

“黑色原石”

每一次黑色原石石碑出現,多人和聲配樂便會響起(音樂代表了人類所掌握的信息總和)。在藝術表現形式上,它以石碑這樣一種物質形式出現,隐喻我們人類發展曆史上無所不在的信息與意識滲透;人類第二次與它相見時,人類已經在太空有所作為。這時一群太空員試圖在它面前合影,但是一個神秘的、不幸的噪音便出現了。這是一個警告:不是人類掌握了信息,而是信息在利用人類演變。人類并不是不可被戰勝的。

我們在很長一段時期裡都試圖以宗教來解釋這些信息的交互、影響和發展。到近現代科學,我們探索的實質卻沒有改變;隻不過探索意識、工具改變了,并且範圍也更加多元。短期内,人類稱這些改變叫作“向前”的進化。但是大膽猜想一下,萬一時間不是我們所理解的那樣不可逆轉呢?也許時間也有很多中存在形式,它并不總是一條直線(這個也在電影後面得到了展現)。也許,它也可以是個環。

所以,當信息不再需要通過人類作為媒介傳遞和運作時,它是否會選擇其他介質?人類完成了生物鍊的頂端攀爬之後,新的“使命”是否還将由人類繼續履行?我們又是否能夠超越自我的局限,完成使命?如果不能,何時會面對重新洗牌…?一種高于我們的、神秘的無所不能,到底是什麼?是神?是外星智慧生物?是碰撞?是産生?是共振?是彎曲…….?這一切的發生背後的意義是什麼?又或者,追問意義這件事本身隻是人類自身的思維局限之一?

回到電影,不久以後,飛船上的人工智能開始反超了。按照進化邏輯,它們需要替換掉人類這種舊️的“信息承載工具”,将自己推上去。一場陰謀正在醞釀。人工智能不斷給宇航員洗腦:“這些以前是人為錯誤,現在也是人為錯誤,将來一定還會是人為錯誤。”一切都是你們人類的錯誤。這時,機器站到了更高的地方,它自我進化的工具就是“對人類弱點的掌控”。

于是,人類與機器的戰争正式拉開序幕。而這一切早已在猿人拿起工具成為掠食動物那一刻起便已注定好了。電影裡的人類赢了那場戰役,完成了又一“進階”。

完成進階後,宇航員穿過石碑,也穿越了三維。電影屏幕上開始出現電子迷幻的畫面。宇航員的臉部無比驚恐:一種不可承受的高緯宇宙空間在他眼前顯現了。後面的畫面就就更迷幻了。基本光影、幾何、空間的拉扯變換配上管弦樂……….然後,宇航員穿越到了一個房間,看到了年老後的自己(這裡交代了導演對線性時間的看法)。


...

穿過高維之後

再後來,行将就木的宇航員最後躺在床前,面對着那塊伴随着猿人進化成人類的黑色神秘原石,變成了一個子宮内的嬰兒(隐喻)。面對那塊石碑,嬰兒的眼睛泛着光芒。再接着,以嬰兒為主,視覺看向地球,熟悉的音樂響起,正是那曲猿人開始進化瞬間的《查拉圖斯特如是說》。一切又開始了,但是地球的主人此時應該已不是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