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離電影有多近?

《雙子殺手》于昨晚淩晨12點全國首映,4K、3D、120幀的放映規格在全中國僅有80多家影院配置,而在美國,并沒有影院配置達到放映120幀《雙子殺手》的版本,所以李安中國連續跑了三個城市的路演,一直在談論技術的變革和自己作為導演的初心。

他也一直保持着自己謙遜的态度,聲稱自己好像回到了年輕的時候,對創作仍然保持着充沛的熱情。

盡管北美上映以來《雙子殺手》并不盡如人意,但他還是對中國市場抱有很大的期待,自己的文化根源在中國,表達方式也是東方式的委婉和克制。

...

杜克也在首映場第一時間觀看了120幀的《雙子殺手》,看完後,我和大家有同樣的疑問,120幀幅的《雙子殺手》到底值不值得觀看?或者說,為什麼李安對于這項革新的電影技術有一股執念?

...

...

李安的電影語境裡,人文是最顯著的因素,從《推手》到《斷背山》,他一直把人物當做主題的符号,在他的造夢空間裡,我們能夠感受到他俠者般的氣度。

也是從《少年派》開始,他轉而對技術和環境進行新一輪地探索,《少年派》的唯美意識形态是建立在人物之中,被哲學所包圍的。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而自從李安迷戀上4K120幀的拍攝技術後,他的語境開始有所變化,《比利·林恩》當初同樣被人們所質疑,好萊塢的固有形态中,是很難适應李安用如此技術來拍攝一部隐忍克制的戰争題材電影的,索性他們對這部電影根本沒有擺好臉色。

...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不過《雙子殺手》的形成也很有趣,在之前盛傳的拳擊題材被擱置後,《雙子殺手》的項目成立了,自威爾·史密斯加入後,這部電影一直都保持着頗為神秘的色彩,我們隻知道三個動向:這又是一部技術電影,這是一部動作電影,這是李安的一部新電影。

...

緊接着,《雙子殺手》在北美上映,半溫不火,根本無法匹敵《小醜》的狂熱。

李安拍片似乎有個定律,一部撲街,預示着下一部電影的大熱。這樣的說法實屬不公平,作為觀衆,看他的所有電影都會深有共鳴,且他所有的電影都是自己耗費心血而拍成的。

玩技術他并不是行家,總會被罵,但他一如既往的堅持,并說:隻要有人給我錢,隻要有人願意看,我就會繼續拍,也會不斷地摸索。

...

這個殺手很疑惑


看完《雙子殺手》之後,我發現我原先的設定想錯了,我原本以為他會把形式玩出另一種韻味,但沒想到他在很真誠地講一個陳詞濫調的故事。

沒錯,這個故事并不值得贊揚,好萊塢已經把存在主義和克隆人的概念玩到吐了,《環形殺手》《銀翼殺手2049》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就連吳宇森的《變臉》也都在這樣的故事模式中。

...

《銀翼殺手2049》

...

《環形使者》

一個即将退休的殺手不得不和“克隆版”的自己進行交戰和對話。

“我”和“我”之間,存在着一定的關聯,這是一種對自我的解讀,索性李安也沒有過于冷靜地描繪,反而非常直白式地剖析了兩者之間的脆弱和不安。

這在他過去的電影中幾乎是看不到的,就像《斷背山》的第一次離别,恩尼斯連哭泣也都是躲在牆角,讓觀衆迅速産生情感的紐帶。

...

可《雙子殺手》的故事綜合性實在經不起推敲,一個十幾年前的劇本,無論怎麼打磨也都難以從根本上消除它的滞後感。(聽說有《權力的遊戲》的編劇參與)。

李安這次需要做的不僅僅是在技術和故事上做平衡,他還要轉換自己的觀念,怎樣把“以大見小”流暢地表達出來,又怎樣化繁為簡?從而留給技術足夠的空間。

...

這一點李安一直很清醒,看《雙子殺手》你會發現其中沒有太多多餘的鏡頭,也沒有太多刻意的鏡頭來突出人物的表現。

李安在這個故事中賦予的“人情味”已然是最大程度了,奈何這個劇本存在太多問題,觀衆看後全然不留情面地抨擊。

那麼回到剛才的問題,為什麼李安要繼續采用120幀的技術來服務于《雙子殺手》?

...

120幀下的威爾·史密斯


我們不否認影片有百分之五十的成功幾率因素在于威爾·史密斯,當初李安選擇他的原因也很直接,希望找一個演技和商業号召力并存的男演員,那他便成了首選。

其實這個角色對于他自己來講, 并非沒有挑戰,一人在同一場景下分飾兩個自己,現在的自己和年輕的自己。

...

觀衆要在120幀高清晰的銀幕下看到一個年輕的威爾·史密斯,用化妝技術顯然會有明顯的破綻,李安後來決定通過特效創造一個數字化人物,把威爾·史密斯的臉部放大6000倍細細研究,每一個細節幾乎都在他的腦子裡定了形。

所以當我們在120幀/秒的銀幕下看到另一個威爾·史密斯時,很難發現太大的端倪來指出任何年齡上差異的不适。

...

這樣的兩個角色在故事的烘托下形成了兩個獨立的人物,這是頗為神奇的一點,也是李安繼續采用革新技術的原因,他想讓觀衆感受到技術可以讓人物更加鮮明,我們不會把兩個角色當做一個演員在看,而在高清晰的屏幕上觀看,則更為立體和沉浸。

...

同樣的,在電影技術大于内容時,我們無法承認《雙子殺手》是一部跨時代的作品。它不似《阿凡達》,讓3D開創了新一輪的觀影模式,更不似《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全然在李安的語境中找到一種久違的熟悉感。

...

此李安,非李安


如果你不喜歡這個故事,我的建議仍然是自由選擇幀幅的觀看,3D、60幀、120幀——三種播放的規格模式并不會讓你更關注于技術上有哪些不同,因為你總會站在電影本身去置評。

但120幀最大的存在意義我想是真實感,這是你在其他版本所無法強烈觸及到的。

...

...

普通24幀觀看的效果

 

...

60幀觀看的效果

李安有李安的無奈,李安也有李安的堅持。

《雙子殺手》是一部技術服務故事,故事服務環境的電影,片中采用大量的夜景弱光來營造一種壓抑和緊迫感,從追車到槍戰,從肉搏到激光,都在120幀的高清晰頻率下滲透你的感官。

這樣的真實感有很多李安的真誠在其中,他仍然是擁有大格局的導演,放棄了本身電影的固化模式,去追求類型上的不同,技術上的革新。

...

電影發展至100多年以來,我們經曆了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從膠片到數字,從3D到4K,多少先行者在其中栽了跟頭,又有多少行路人在其中曲折往返。

...

李安隻是一個不願在原地踏步的那個人,對于他來講,庫布裡克是一個偉大的實驗家,在各種類型片當中極盡完美,但他不願做庫布裡克,也不願做詹姆斯·卡梅隆,更不願做回從前的李安,現在的李安,恍如回到數年前,從最簡單開始,也從最繁雜開始,充滿對電影無限敬意地講述一個《雙子殺手》的肆意人生。

...

更多精彩内容和電影資源,關注微信号“杜克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