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的世界是虛幻的,但同時也是真實的,它必須按照真實的世界來填充,人物要有這真實的心理情緒和生活軌迹,更重要的是,電影中的服化道更追求一種真實感的極緻,近期播出的《長安十二時辰》不光劇情出彩,在服化道上更追求一種浪漫的寫實,完美還原了大唐的華彩絢爛,這一點和《妖貓傳》類似,陳凱歌導演為了片中的服化道,不惜大量财力,更是興建了一座唐城,來還原自己心中的唐朝。

...

...

然而,華麗的背景有之,真實且又粗狂的背景更是有之,12年前,也就是2007年,在陳可辛導演,李連傑劉德華金城武主演的《投名狀》中,影片的時間線設置為清同治二年,适逢大旱,太平軍與清廷交互,兵亂四起,民生凄苦。在這樣一個曆史環境下,服化道有為重要。鑒于此,美術指導奚仲文讓觀衆走進了那個灰頭土臉的晚清時代,完美還原了200多年前的晚清。

...

當初《投名狀》投資4000萬美金,在當年來看,絕對是一筆大數目,那這些錢花在哪裡了呢,很大部分給了三位主演,尤其是李連傑的片酬還是按照好萊塢的薪酬計算,而劉德華金城武亦是身價不菲,相比之下,女主徐靜蕾的片酬卻成了零頭。

那剩下的錢也就是在花在刀刃上了---服化道,首先片中有三場史詩般的戰争場面,最大的一場将近1500人,配角的服裝也有1千套往上,陳可辛導演的要求是,這些服裝一定要有穿過的痕迹,所有的服飾都要特意加工做舊,工序極其繁瑣。

...

《投名狀》中的服化道極為真實,而這些将要歸功于美術指導奚仲文,陳可辛曾經說過:沒有奚仲文我不會拍戲的,幾十年來,奚仲文将自己的美感品味,學養功力,貫注在陳可辛的每一部電影中。

為了将真實的感覺帶給觀衆,陳可辛對《投名狀》的場景的服裝提出嚴格的要求,做舊,比如片中出現的所有大小城市的街道,都會按照曆史原貌,做成被泥土覆蓋的樣子,天晴的時候黃土彌漫,下雨的時候又滿地爛泥。

...

人物的服裝也遵循同樣的原則,在盡量還原寫實的同時,導演并沒有像考古學家一樣鑽牛角尖,而是在真實的基礎上做了藝術加工。

...

...

為了找到颠沛流離的感覺,美術指導奚仲文參考了阿富汗的一些真實照片,在照片中,奚仲文發現阿富汗的人們穿着單色調的衣服,個個灰頭土臉,那是一種隻有經曆過戰争和解才會有的疲憊感,與片中所需要的效果完全吻合。

片中前半段李連傑在匪幫中入夥時的灰和後半段李連傑飛黃騰達的華麗相比,使的影片更是一種真實的力量感。三圍主角的化妝也是基于人物的真實狀态,劉德華甚至表示:這是我在古裝劇裡面最醜的一次。

...

...

之前的清朝戲,主角們的辮子都是一絲不亂的垂于腦後,新刮的腦袋油光發亮,隻有一些無關緊要的龍套,極不負責的把頭套直接套在頭上,顯得無比邋遢,而三位主角,在片中的造型,除了醜,就是真實,是的,他們在這部片裡,不賣帥。

...

其實在那個戰争的年代,人們已經無暇顧及臉面的問題,活着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李連傑劉德華金城武的造型和所有人都一樣,發辮散亂,蓬頭垢面,而到了冬天,物質匮乏的他們,扯塊爛布,爛棉過來裹在身上就可禦寒,像乞丐也好過凍死,而這種荒謬的視覺觀感,讓人看到了戰争真實的一面,也使得三兄弟殺害無辜者的場面呈現出一種悲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