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總會有意無意地覺得時間過得很快,偶然刷到一個視頻,裡面半玩笑似的提起了00後一代的中老年生活,這讓身為00後的我不禁對未來又多了幾分好奇與期許,也會突發奇想:如果把人生的進度條拉到将近末尾,我所看到的中老年生活又會是怎樣的呢?

或許每個人在忙碌時間中總會留出一小點休憩時間交給自己的想象力,這片存在自己腦海中的空間是與外界分隔開的,在這空間中,每個人都是自由的,是充滿創造力的,是肆意無拘束的。而這也成為我們在殘酷現實中的些許慰藉。

...

純粹的老孩子

無論是哪個年齡段的人都會有步入社會的一天,00後當然不會例外,而這便意味着我們在青年階段大部分時間會面對各種壓力,從十八歲步入這個階段開始,我們就要慢慢成長,因為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社會環境會告訴你,除了長大毫無辦法。而這會使很多人被磨煉得失去了在你十八歲那年最為純粹幹淨的思想。看到身邊的大人為了處理與同事之間的關系,為了讨好老闆絞盡腦汁,苦悶不已,而我便會想:這樣不累嗎?但我是明白的,有時候現實就是這樣,這是無法置喙的事情。曾經和身邊的長輩争論過關于社會的問題,我一直覺得社會并沒有那麼複雜,我所遇見的每個人都是善良有溫度的,但他卻告訴我進入社會并沒有我想象中的那樣簡單。為此我還和他吵了起來,可笑的是在那過後的第二天,現實就給了我重錘:我被詐騙了。

當然,這隻是個例,并不是所有人都會直面社會險惡,但是這并不能否認某一些現象的存在,可能每個人在社會裡穿梭都或多或少會濺到幾點社會的污點,隻是程度大小不同罷了。但是無論如何,隻要遇上了,經曆了,它也就成為了我們成長的一部分,我們會氣憤、懊惱、悔恨,但最終我們還是得長大。而這些經曆最多成為調味劑,是決不能一直帶在身上的,要讓它們成為輔助品。

...

“我們可以看到社會的暗,但依舊要保持内心的明。”

這就是我對中老年生活的想法,等到了六七十歲的時候,想必我們已經經曆了很多很多吧。希望那時候的我們仍然可以保持着内心的純粹,或許做個無憂無慮的小老頭小老太也很不錯。即使是那些因為現實放棄過内心的人,也可以在這時尋回那份純粹。在這個年紀,我們可以放下工作,放下複雜的人際交往,放下生活的重重壓力,放下過往執着糾結的事情,然後在自己餘下的時間裡欣賞的黃昏風景,簡簡單單的,就像又回到了童年,作一個老孩子。

去年夏天的某個晚上,朋友約我一起出去散步,本想借風驅散點熱氣,但出門後卻絲毫感覺不到空氣的流動,更别提有微風吹過了。我們隻得沿着柏油大馬路旁白的街道走走,感受車輛帶動空氣所帶來的短暫的涼爽。但黏膩的汗珠在身上着實讓人悶得難受,因此我們十分默契的打算往回走。在穿過一處小花園時,忽的被一處劃破夜晚寂靜的喧鬧聲吸引了,走進一看才發現原來那是一群聚在一起唱歌的老人。我和朋友頓時感到十分新奇,因為已經習慣了那随處可見的廣場舞,雖說鍛煉身體的宗旨是好的,但是也是真的吵鬧。

...

再看看這一群老人,随着一聲“開始”的喊出,一陣婉轉的二胡聲從兩位老人的指尖流出,穿梭在樹葉間。其餘的老人們在聽到這伴奏聲後,開始唱了起來,其中還有幾位放得開的老人,揮起了手,和着歌聲擺動着身體。我當時看到這一幅歡樂的畫面,忍不住掏出手機為她們拍了幾張照,其中一位老人似乎看到了圍觀的我們,笑着不好意思地捂着臉,又覺得太明顯,便轉過頭去拍了拍一旁的小姐妹。

看到這一群歡樂的人們,我笑着對朋友說:“她們好可愛呀”,心裡是羨慕的。這是我會期待的一種老年生活:放下生活瑣碎,沒有社會的勾心鬥角,有朋友的陪伴,享受着自己的歡樂與愛好,在歡笑聲中度過那段時光。00年代的我們是渴望自由與歡樂的,我們會喜歡這種和自己老夥伴一起聊天玩耍的時光,放下生活的壓力,尋找自己熱愛的東西。

若說這樣子的活動可能有些單調了,那麼便會出現諸如玩手遊、環球旅行、拍視頻成為博主,一起研究菜品,等一系類的活動,有學問的00後老小孩們還能一起做學術研究。總之把我們的黃昏過成朝陽,懷着回歸純粹的心将餘下歲月過得精彩。00後的老年生活應該是多姿多彩的,因為我們将會是一群不服老的“老孩子”。

...

慢慢

前不久,一位朋友給我看了她寫的一篇文章,主人公是我們這幾個朋友。她是個無婚主義者,文章寫的是我們幾個一起住進養老院,彼此照顧的故事。我們一起回憶青春,相互調侃年輕時的傻事;一起談起初戀,回想起讓人臉紅心跳的瞬間;一起讀詩看書,探讨在那個年紀不同于年輕時的新感觸。然後讓自己的暮年光景緩緩度過,不緊不慢,沒有什麼人或事再催促你再長大。對于無婚主義者這也許是個很不錯的選擇,我周圍很多同齡的女性朋友都對戀愛和婚姻沒有了渴望,或許是越來越多女性開始脫離例如母親、妻子等身份的桎梏,而進一步看到了獨立的女性角色,這未嘗不是時代進步。

“你讓老了之後的我們又回到了校園”,這是我的讀後感。很早的時候,我會覺得孩子把父母送進養老院是不孝順的行為,但是如果真的像她文章中寫到的那樣,生活在養老院便成為了一件看起來似乎還不錯的事情。當然,并不是說我們都要去住養老院,隻是因為在那個環境下,一切都是簡單的,都已經老去的我們沒有力氣重複年輕時在社會打拼的模樣,将那層本就不應該存在的“暗”褪去,回到了在校園的模樣,讓自己慢下來,我們會找到自己身上的那一層光,不炫目,但動人。慢慢品味生活,慢慢變老,最後乘風悠悠歸去,度過一段快樂自由的黃昏時光似乎并不壞。

...

“賞”暮年

就像剛剛破繭的蝶一般,離開校園的我們想要肆意舒展羽翼,在蒼穹騰飛,俯覽大地。步入社會後,我們雖然有了精神方面的渴望,但是卻放不下自己的物質追求,以至于在兩者中之間尋不到平衡,将自己困在精神與物質的相互對持中。或許會像《呼嘯山莊》裡的凱瑟琳一樣,在她從希斯克利夫那裡得到了精神上的滿足後卻仍放不下内心的物質欲望,因此産生了一系列悲劇。

中老年時期的00後們應該要能很好地平衡物質需求與精神需求,在這個年紀享受生活而不是被生活所擾。因此在我們年輕的時候積累足夠的資本是很有必要的,可以是學識、眼界、能力或者财富,因為這将會決定中老年時期的我們對待生活的态度。

偶爾來了興緻,我便會去樓下的市場買買菜,這時便能十分明顯地發現買菜的幾乎都是老人,青年人都是屈指可數的數目。路過水塘,會發現有一群老人在水池邊洗着衣服。每當放學時,在學校門口也總是會圍滿一群等待的老人。這一群群忙碌着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她們沒有了自己的生活,都是在為别人忙碌。

想象這一幕幕場景發生在我們這一代人的身上:我們會每天早早起床去市場買好一天的食材,在市場碰到熟人或者朋友就寒暄那麼幾句,然後繼續逛着嘈雜的市場。回家後我們要幫着外出工作的孩子準備一日三餐,照顧孫子,忙着整理和收拾屋子。然後将這生活複制粘貼下去,直到夕陽将盡,再也無力欣賞風景。

這一定不是我們這一代會期待的老年生活,如果我們成了父母的确應該給予孩子細心呵護,但當孩子已經成家,我們也老了的時候,就不應該再成為孩子的附庸品。年輕時候的我們為了生活打拼了整個青春,或許在追求物質欲望的道路上奔波忙碌着,在不停止地忙活着。而當我們已經不再年輕時,我們也應該為了自己停下腳步,好好回顧自己那麼多年走過的路,讓為物欲操勞了多年光景的心可以放下,去追求内心的純粹和精神世界的滿足。用餘下的時光慢慢欣賞生命中的風景,詳細品味着黃昏時如陳釀般飄香醉人的生活。

...

休憩時間結束,想象力止步于此。00後的我們依舊會帶着心中的光看遍世界的,即使遇見暗,也不停滞。雖然到達黃昏景色還需我們度過被丁達爾現象籠罩的橋梁,但有光有暗才構築了我們不平淡的青春,才描繪了不遜色的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