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含有大量《黑衣人:全球追緝》劇透和舊版三部曲劇透,介意的朋友可以看過電影再來閱讀。

作為經典科幻喜劇《黑衣人》系列的重啟之作,《黑衣人:全球追緝》請來了《雷神3:諸神黃昏》裡的雷神托爾和女武神主演,再加上連姆·尼森加入,陣容看點不可謂不強大。但筆者在看過首映後,仍然不得不用“平庸”來形容這部新作——至少比起老三部曲,克裡斯·海姆斯沃斯主演的新版太缺少驚喜了。

目前該片豆瓣6.2分,IMDB5.5分,爛番茄新鮮度29%,口碑基本中外全面潰敗。

執導《黑衣人:全球追緝》的是《速度與激情8》《王牌對王牌》的F·加裡·格雷,導演實力并不差,又很精彩的追車戲碼,客觀來說,雷神和女武神的搭檔也并非無趣,但這部影片從内到外,至少存在着兩大缺陷——至少相比老三部曲是這樣。

其一當然是角色的設計。1997年的首部《黑衣人》之所以經典,威爾·史密斯居功甚偉,他所飾演的特工J不僅是一個充滿魅力的搞笑角色,也承擔了另一個重要作用:作為叙事的“眼睛”存在。

特工J一開始是對隐藏在現代社會下的外星人世界一無所知的角色,他所代入的是“觀衆”的視野;而特工K則起到了“解密”的作用——觀衆得以通過J的視角去經曆一段符合觀影邏輯的冒險旅程,又得以在K的輔助下不至于對設定模糊不清,J和K的搭檔不僅是人物關系方面的,也是叙事結構設計層面的天作之合。

...

《黑衣人2》中則将角色功能進行了反轉——退休的K失去了所有記憶成了那個叙事“眼睛”,曾經的新人J成了“答疑”者的角色,既有趣又自然。

威爾·史密斯的強大表演魅力自然為劇情增色不少,但在叙事結構設計上的流暢,或許才是《黑衣人》相比《黑衣人:全球追緝》更好看的重要原因:在該片中,海姆所飾演的特工H和泰莎·湯普森飾演的特工M,兩者的叙事角色都很模糊——

《黑衣人:全球追緝》在角色設計上既沒有一個如特工J一樣的空白的觀衆視角,也沒有一個特工K那樣的負責解釋的定海神針。特工H是名滿天下又半路沉淪的特工,看似應該承擔起K的功能又帶着半個J的插科打诨設定;特工M雖然是新人,但掌握的知識又絲毫不遜色甚至超過特工H,總之兩者的定位互相模糊化,再加上這部電影整體缺少一個有趣的“科幻概念”的支撐,最終導緻故事層面的平庸至極。

...

說到這裡,其實本文的重點到了——所謂的“科幻概念”的缺失,指的是什麼?

我們不妨回想一下,三部《黑衣人》故事的沖突起點是什麼?

《黑衣人1》裡,有兩點:外星人假說的極端诠釋、宇宙的大與小。

《黑衣人》的基礎設定是隐藏在人類社會中有大量外星移民,這其實是科幻文化中對于外星人假說的一種方向——其實早已有外星人造訪并被人類發現,隻是被“政府”角色所隐藏。也就是所謂“美國51區是外星人研究地”的科幻假說。《黑衣人》将這個科幻文化的流行陰謀論加以發揮,塑造了一個新的世界觀。

《黑衣人》的故事中心在于一個“項鍊星系”,在故事中是正反争奪的重要物品。一個小小的項鍊圓球中居然包含着一個“星系”,這也是另一個經典的“科幻概念”——大與小的相對性。一個星系可能隻是我們眼中的一顆玻璃球,而我們所以為的龐大宇宙,不過是更高緯度生物的玻璃球而已。在電影片尾,鏡頭不斷拉遠,我們所在的宇宙變成一個玻璃球被龐大的生物玩弄,這是整個黑衣人系列科幻色彩濃墨重彩的一筆。

用更鮮明大衆的話來說,這是“一沙一世界”的境界。

...

《黑衣人2》也有同樣的設定。在電影中,特工K曾經打開車站中的儲物櫃,其中生存着一個文明,儲物櫃就是它們的宇宙。這些小生物把儲物櫃的打開視為神迹,把K寄放在裡面的一塊手表視為聖物放在“教堂”之中。細思極恐的是,我們的宇宙是否對更高維度的生物來說,也是一個小小的“櫃子”?

...

《黑衣人3》又玩出了新意。這次的故事主線是“時間旅行”,特工J回到過去與年輕的K搭檔冒險,期間也是好戲連連。并且《黑衣人3》将時間旅行的“因果”魅力講述得極為動人,最後時間成環,發生的必然發生,而片中的那個能夠超越時間的高維生物,也形成了“玻璃星系”一樣的極具魅力的“科幻概念”。

《黑衣人:全球追緝》呢?這部電影争奪的東西是一個大功率的武器而已。你把它換算為一個外星科技的超級核彈,對故事的進展不會産生任何違和感,太普通了,也沒有任何科幻魅力可言。

舊版三部曲的氣質,筆者以為是繼承了《銀河系漫遊指南》這部小說的——幽默之餘,又有基于科幻設定而言的瑰麗想象,超越現實的幻想之旅,那些關于維度、因果、規律與尺度的相對合理,而《黑衣人:全球追緝》完全沒有抓到這一點的精髓。

它所繼承的,是一個個彩蛋式的黑衣人小元素,是力圖模仿威爾·史密斯的搞笑人設,但偏偏沒有這個系列“科幻一面”的獨特魅力。

如果這個系列要再拍續集,希望好萊塢的編劇們能夠意識到這一點,找回《黑衣人》在威爾·史密斯之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