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衆号:無物永駐,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釋迦摩尼說,人生來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别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仿佛在我們數十載的生命裡,人們都是在苦中作樂,才得以慰藉這苦短的人生。

年幼時我們讨論生死,總會想象自己能活多久,要活多久才夠,直到我們逐漸長大開始直面衰老、疾病、死亡……才開始懂得:生老病死這些事是沉重的,是悄無聲息便會在某一天降臨人世的。隻是我們還沒參透生的意義,便要老去,然後強迫自己從容地面對死亡。

某一天,當我們看着鏡子裡的自己,當我們翻看從前的日記本、相冊時,才恍然發覺自己在慢慢變老;當我們看着父母臉上的皺紋增多,牙齒逐漸脫落,頭發一片斑駁,才逐漸意識到:自己能陪伴在父母身邊的時間,真的越來越少了。隻要一想到“老人”“父母”“死亡”這些字眼,我們内心都不可避免地會變得沉重,這些是我們不願意去提及的東西,卻也是關于生命最現實的話題。

...

《飛越老人院》在院線上映不久便下線了,沒能引起當年人們對這部電影的熱議與轟動。但并不是說這部電影不成功,恰恰相反,許多觀衆和影評人在看完影片後,都對其贊不絕口。國内關于“老人”這類題材的電影并不多見,而張楊導演卻成功地用這部電影打動了觀衆,讓看過這部影片的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與生活的聯系。

也許是因為人們對這類題材的電影不感興趣,也許是我們知道這樣的電影過于現實,我們會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情感。但是這部電影真的值得一看,雖然它可能會觸及到我們每一個人潛在的淚點,卻也在告訴我們:即使我們終将老去,也永遠不要放棄生活,一定要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時光,因為逝去的便不會再回來。

在我看來,《飛越老人院》這部電影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現實題材的影片,雖然它講述的是一群老人的故事,卻十分的精彩與動人,真實而不壓抑,嚴肅而不失幽默。讓人既可以笑中帶淚,又可以淚中帶笑。

老葛因為老伴去世後,繼子想要他們留下來的房子,便收拾行李離開了那個家,還将自己繼承老伴的二十萬帶到了孫子的婚禮上,送給他做買房的首付。而在婚禮上,我們可以隐約的感受到,老葛的兒子在憎恨自己的父親,不願意讓老葛來參加孫子的婚禮。

...

作為影片的開場,導演沒有在這裡設計過多的爆發點,卻引起了我們對于這對父子過往的好奇。但是作為影片的鋪墊,也讓我們感受了老葛這個人物的辛酸與凄涼:此時的他已經過了古稀之年,剛經曆喪妻之痛,就被繼子趕出家門,親生兒子也仇恨他,可即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還是将所有的積蓄給了孫子。老葛這個人物在現實生活中其實很常見,許多父母一輩子都在為兒女考慮,老來卻無依無靠。

當老葛孑然一身地去老人院投靠自己的老夥計——老周時,卻在某天晚上發現自己失禁了。這一刻老葛壓抑在心底的所有的痛苦情緒全都爆發了,半夜裡他拿着床單在廁所裡頭邊洗邊哭,當老周找到他的時候,他已經在準備上吊自殺。

...

看到這段情節的時候,我不由自主地開始幻想,将來會如何面對那個連生活都不能自理的我,也許我會驚慌,會絕望,甚至也會想到像老葛這樣一了百了。也是在這一刻我才深刻的感受到:面對日漸衰老比面對直接死亡更需要勇氣,死隻是一瞬間的事,而長久地活下去,接受自己對身體不可控的現實,才是最可怕、最艱難的。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現在許多人總會說:活到四五十歲就夠了,我不想活太久。當我們年紀大了,要去住養老院,要被人照顧,要被時刻守着時,我們要如何面對那個在逐漸失去自理能力的自己,這樣的生活确實需要巨大的勇氣。

年少時我們向往遠方,成年後總為生活奔波,這一生我們拿起的太多,放下的太少,等到終于可以卸下重擔時,又驚覺自己老了,那些曾經關于追逐夢想、仗劍天涯的願望離我們越來越遙遠。少年情懷總是詩,老來想與摯友結伴前行,卻已力不從心。

影片中雖然有對于現實的殘酷,但是也有對于人性的溫暖。在老周的号召下,養老院裡的老人們為老葛制作了新的木床,給他搬來了洗好的被褥,還帶着他一起準備參加《超級變變變》的節目。我們總說人們應該享受孤獨,但我想老來離居寡群,其實是最痛苦的,和朋友在一起有說有笑,享受屬于老人的生活時光,反而更能讓自己放松心态。

當養老院開始為老人們過重陽節的時候,學校來了一群合唱團的學生為老人們演唱《夕陽紅》,一些愛心人士帶了保健品和紅包來送給老人,幾個記者站在旁邊不停地給他們拍照片。導演對于這段情節的設計極有深意,“重陽節、夕陽紅……”這些點不斷地在物化老人們,暗示着這些是屬于老年人的特點。所謂的愛心人士,其實是利用老人院來作秀,老人們臉上的尴尬和淡然與這些人的行為形成一種對比,無聲地抗議着社會對于老人的“标簽化”。

...

...

當老周提出要帶領大家去天津參加《超級變變變》的選拔賽時,院長卻極力反對,害怕這些老人因此出現意外。最後他們達成協議,讓所有老人的兒女來投票表決,但是在老人們向兒女展示節目的過程,有兩位老人扭傷了,最終他們否定了父母去參加比賽的想法。

在老人們與兒女相互争執的過程中,其實也在映射現實中的許多家庭。兒女擔心父母的身體,不願意讓他們出遠門,父母卻覺得自己的命運不應該交由孩子掌握,這一刻像是兩代人之間身份的調轉。父母老成了孩子,孩子長成了大人,從前是父母告訴孩子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現在是孩子告訴父母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當院長讓家屬們表達意見時,隻有老葛的孫子舉手同意他們去參加比賽,在他離開時,還對老葛說:“其實我覺得你們挺酷的。”這一段情節也表現了老人們内心對于實現自我的渴望,身體的老去不能阻擋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希望,老人們仍舊應該保持着一顆年輕的心。人們的老去不是從身體開始的,而是靈魂。

雖然明面上老人們放棄了去參加比賽的想法,暗地裡大家仍舊在策劃着新的表演節目。當老葛和老周一起去上廁所時,發現他尿裡帶了很多血,這才知道老周已經是膀胱癌晚期。可老周一直在硬撐着身體組織這次比賽,他想得到去日本參加總決賽的機會,這樣他就可以去找自己的女兒。

老周和女兒在八年前鬧過矛盾,女兒嫁到日本去後和老周斷絕了父女關系。也許影片中的這個情節過于戲劇性,不過也正因為如此,才會讓我們感受到生活中的那些父母和兒女間的矛盾,在生離死别面前有多麼的微不足道。人生多少個春夏秋冬,彈指一揮間,也就過去了,所以永遠不要等到我們全部都失去的時候,再來後悔抱怨。

老葛為了不讓老周留下遺憾,幫他想出了一個新的表演節目,他們一起瞞着院長每天偷偷排練,讓坐輪椅的老劉頭在旁邊盯着随時打掩護,在院長路過時,大家排成一隊裝作打太極的樣子。

...

影片中用了許多細節不遺餘力地表現老人們的“叛逆”心理和孩子氣的行為,讓人從中感受到老人們的活力與好勝心,這也是影片所想傳遞的一種關于老人的希望與力量。

當老葛叫來孫子帶他和老周去老人院外面找車時,我們才知道這兩人原來以前是公交車司機,他們在徒弟的幫助下,在公交車的廢棄車點找到了他們開了幾十年的公交車“2047路”,這輛公交車見證了老周的青春歲月,現在也要承載着老周去實現臨終前的心願,“2047”和老周像是一對默契的搭檔,互相陪伴着走過生命的終點站。

...


趁着一個夜晚,這群老人溜出了老人院,老葛開着2047路帶領大家一路駛向天津。在這段旅途上,老人們看見過一片金燦燦的向日葵,連綿起伏的高山,奔騰不息的江河;遇到過一群開着皮卡車的年輕人,和他們互相飙車,這些人還幫助老人們修理輪胎;他們經過了一片大草原,被牛羊擋住了去路,一起驅趕牛羊,甚至還在風景秀麗的湖泊邊一起野餐。

無論對于任何年齡段的人來說,這都是一段令人難忘的、彌足珍貴的經曆與回憶,導演對于這段旅途的拍攝一直都在用明黃的色調,讓人看完老人們的經曆心潮澎湃、熱血沸騰,恨不得馬上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或者置身于其中與老人們一起享受這段旅程。

...

...

...

當大家一起到湖邊野餐時,老葛調侃一直錯把老周認作是自己老伴的李老太太,說她怎麼看都不像是有健忘症的樣子,在偷跑的路上,還記得給一群大老爺們帶上吃的。老劉卻說:這是一種境界,把該忘的都忘了,該記着的都記着,這才叫幸福。這段插曲其實也是對于這部電影中的所有人最好的勸告:珍惜當下的人和事,不要在一味的去糾結過往那些不美好的回憶,我們無止境地恨來恨去,流走的是時間,丢失的卻是幸福。

...

也許現實中的故事并不一定如影片裡美好,導演卻也在用這樣的方式給予人們一種鼓勵與支持,讓人們看見希望的樣子是最打動人心的。當老葛他們準備離開草原時,被院長他們追上了,雖然一開始院長想勸大家回去,但是在聽完老劉的話之後,院長還是陪伴着老人們一起去了天津。

...

我想其實影片中的院長并不是一個反對老人的頑固派角色,她代表着願意聆聽老人内心世界的開明派,也是幫助老人與兒女們相互溝通的連接者,她的存在是導演對于人們的一種呼籲:尊重我們的父母,他們終将老去,我們也是。

即使我們不能經常陪伴在父母身邊,但是也不要以愛之名,阻隔他們對外界的探索與追求,父母們年輕過、老過,往後餘生,等在後面的不過就是死神了,又有什麼可害怕的呢?比起在老人院的小天地裡等死,他們願意用所剩無幾的時間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我們沒有理由不成全,孩子們有資格去看,父母為我們操勞了一輩子,他們不是更應該有資格嗎?

因為這場比賽,老葛和大家重燃了對于生命的熱情與希望,同時在他一次次拜托孫子來老人院幫助他們時,解開了老葛家三代人彼此的心結。

老葛的兒子怨恨父親在他需要用錢來經商時,沒有借錢給他,卻不曾想過,當父親想要找老伴時,他極力反對父親尋求幸福,而在他結婚後,又安排父親出去相親。他的一切行為老葛都是心知肚明的:兒子害怕後母來霸占家産,影響他在父親心中的地位,結婚後又想得到父親的房子,讓父親搬出去住。老葛雖然心寒,卻始終由着自己的兒子。這也是作為一個父親,對孩子的疼愛和退讓。

但是作為一個兒子,他卻從未站在父親的角度替他着想,總是自私地以自己的利益為中心。正如影片中患了失心瘋的老金所說:隻有你們欠我的,哪有我欠你們的。孩子總是在向父母讨債,永遠嫌不夠,卻不知,最愛的人先輸,所以父母總願意為我們多付出而不尋求回報,這是流淌在血液中的一生的牽絆。

...

當老葛的孫子在了解了過往的真相後,故意對父母說:你們搬出去住,把房子留給我和媳婦。父親果然勃然大怒,斥責他沒良心。生命就像一個輪回,我們都曾是孩子,也終會成為父母,為人子女時,我們不孝;那為人父母時,也别求自己的子女有多孝順。

影片結尾,院長陪着老人們一起參加了這次比賽。伴随着:“白龍馬,蹄兒朝西……”這段充滿童趣的兒歌做背景樂,老周忍着病痛和大家一起完成了這段表演,并且拿到了滿分。當童話與現實交織,老人們的表演配上活潑的兒歌時,我們感受到了這群老人的朝氣與活力,也深深地被他們的執着與勇敢所折服。

...

而随着老周的病情不斷加重,他也知道自己即将走到生命的盡頭。最後在所有人的陪伴下,老周來到天津的海灘邊,枕在李老太太的腿上,看着心心念念的大海微笑着。

彌留之際,他指向大海的遠處對老人們說:“我女兒在海的那邊……”老周想再見女兒一面的心願終究還是無法實現,卻能在生命的盡頭得到朋友們的陪伴,看到自己從未見過的大海和海邊的日出,我想這樣的結局對他來說,其實也是幸福的。

...

...

雖然我們都曾幻想過年華老去時,自己會是什麼模樣,不過從年輕到衰老都是有一個過程的,而在這段過程中,希望我們都可以不給自己的人生留下太多的遺憾。當我們年老時,仍舊對這個世界抱有希望與熱情,便是最美好的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