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完《少年的你》,我以為它會是年度最佳青春片。

從導演到劇本再到演員,都貢獻了一流水平,将90%的青春片按在地上摩擦。

在國内觀衆還沉浸于其中之時,韓國青春片《蜂鳥》以潤物細無聲的姿态悄然上位。

...

前者讓你哭得酣暢淋漓,但仍然能在陰溝裡仰望星光。

後者卻是陽光明媚下,少女的悲哀物語。

以寂靜的、緩慢的、窒息的節奏,一點一點掐滅所有希望。

《蜂鳥》是導演金寶拉的長片處女作。

在剛剛過去的韓國青龍獎上,《寄生蟲》一舉拿下五項大獎,《蜂鳥》卻還能取得最佳劇本獎。

足以證明,它的故事戳中多少人。



...


電影的主角,是初二學生金恩熙,一個成績不好的問題少女。

她抽煙。

手卻微微抖着,毫不熟練。

她早戀。

接吻之後輕輕唾了口水。

...


看起來很矛盾,不是嗎?

像是一個強行裝叛逆的小孩兒。

因為,恩熙确實需要做出格的事情來刷存在感。

在家裡,她是老幺,有一個成績優秀的哥哥,叛逆早熟的姐姐。

父母把所有的期待都給哥哥。

哪怕恩熙被哥哥沒有理由地暴揍一頓,父母也不痛不癢地說一聲:“你們别總打架。”

...

姐姐化濃妝穿露骨的衣服,公然帶男朋友回家睡覺,對于父母的管教置若罔聞。

父母反而更加生氣,動不動就懲罰姐姐。

隻有恩熙,好比不上哥哥,壞比不上姐姐。

徹徹底底被父母忽視。

比如。

她和閨蜜在文具店偷東西,被老闆抓個正着。

老闆給恩熙爸爸打電話,說不賠錢的話,就把她送到警察局。

爸爸說:那你送吧。

...

她給媽媽說耳朵後面長了腫塊,媽媽心不在焉地回答:你自己去醫院。

十幾歲的恩熙一個人,從小醫院輾轉到大醫院。

做手術、住院、辦理手續,病房裡的叔叔阿姨對恩熙關愛有加,而爸媽僅僅陪同了一小會兒。

但是,這微不足道的陪同對恩熙來說,已經是天大的幸福了。

她甚至覺得,一直生病該有多好。

...


用傷痛換來虛妄的幸福,用傷痕換來短暫的關注,邊緣少女别無他法。

導演曾說:

我是偶然得知“蜂鳥”象征愛、希望、毅力、生命力和自力更生的能力,這些一下子觸動了我的内心。

之後我在上網搜索了蜂鳥飛行的視頻,慢放來觀看這樣一個小生命用力揮動翅膀的樣子,給人一種詩意的感覺。

它單薄卻很努力的模樣與恩熙十分相似,因此我給影片取了“蜂鳥”這個名字。

蜂鳥,小而單薄,一生都在高速地振動翅膀,尋找花蜜。

不正如渺小的恩熙,在現實的壓力和迷茫裡尋找幸福的方向嗎?

隻是沉重的大環境下,她哪有力量掙脫牢籠呢。



...


每個小孩子,都曾羨慕過大孩子吧:

有可以自由支配的零花錢,能随便談戀愛而不被父母教訓,會講些令人捉摸不透卻大有深意的話。

如果這個大孩子,出現在你苦悶的生活裡,那ta的魔力就不亞于辛德瑞拉的仙女。

童話終究是童話。

小孩子有一天會發現,哥哥姐姐們的魔法不過是障眼法,掩蓋一團糟的生活。

《蜂鳥》裡,同樣出現一抹光:中文課老師金英智。

...


她抽煙,沉默寡言。

她聽恩熙傾訴,給恩熙泡茶喝。

她講“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


導演沒有掰開金英智的生活,僅僅通過幾個細節,讓觀衆看到朦胧的碎片。

恩熙問她:

老師也會有讨厭自己的時候嗎?

金英智回答:

嗯,很多,非常多。感覺想要喜歡上自己得需要一些時間。

...

這些道理恩熙似懂非懂,卻不妨礙她将老師當成星光。

直到有一天,金英智突然消失。

1994年, 聖水大橋坍塌。

老師在此殒命。

仿佛是在隐喻,個體與時代的雙重危機。而恩熙作為旁觀者,心下也轟然一失。

...

斷裂的大橋,斷裂的心靈。

戛然而止的生命,戛然而止的青春。

迷茫的民衆,迷茫的少女。

恩熙、金英智、國民三條不同的命運線,在大橋坍塌這一刻合攏,共同陷入巨大的虛妄中


...


時代洪流前,個體卑微如蝼蟻,不曾被注意、重視。

但是在坍塌這一刻,才意識到,個體是時代的基礎,忽視個體,必然釀成危機。

沒有人在意少女恩熙的存在,沒有人理解姐姐叛逆背後的脆弱;

沒有人撫慰金英智的寂寞,也沒有人拯救生活在父權制度下的母親。

電影裡有一個鏡頭,媽媽在樓梯拐角仰頭望着什麼,許久,恍惚地離開。

意味深長。     

...

正是這一次次、不同年齡階段的忽視,導緻每個人都處于意義虛無、價值虛無中。

整個時代亦滿目瘡痍。

千裡之堤,潰于蟻穴。

任何時代都有大悲大喜, 誰都沒有好好傾聽細微的呼救聲,最終釀成悲劇。

災難轟然降臨,湮沒所有的呼喊哭泣。



...


這兩年,青春題材電影逐漸複燃。

觀衆終于看膩狗血愛情、無病呻吟的青春故事,電影也慢慢回到現實生活的正軌。

細數這幾年優質青春電影:

《狗十三》《過春天》《蜂鳥》《少年的你》......

觀衆似乎都能在其中,找到強烈的共鳴,那就是金英智老師講的詩句:

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

人這一輩子,認識那麼多人,擦肩而過的,嬉笑怒罵的,徹夜長談的,酒逢知己千杯少的。

來來去去,被時光淘剩下的知己,寥寥可數。

《狗十三》裡和自己無話不談的表姐,本質還是向現實社會妥協的成年人。

...


《過春天》裡閨蜜帶着優越感,發生利益沖突時,立馬把最尖銳的刀,捅進佩佩最脆弱的傷口。

...


《少年的你》裡陳念孤立無援,靠着破釜沉舟的信念和認識沒多久的街頭小混混,才暫得溫暖。

而陳念很多,小北很少。

...


一直很喜歡《The Sound of Silence》的一句歌詞:

我看見成千上萬的人,人們說而不言,聽而不聞。

人生啊,大概就是孤獨吧。

面前站着無數人。

但你深知,那些情緒,和你的情緒,不在一個頻率上。

#你的青春是什麼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