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幾部近期看過的印度電影

文/山吧舞酒

〈一〉《大篷車》(1971年)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印度影片《大篷車》講述的是孟買一家大工廠主的獨生女兒蘇妮塔,新婚之夜忽然發現新郎拉詹正是殺害她父親的兇手。于是,她逃出洞房,去向知情人莫妮卡求助。蘇妮塔逃脫後,拉詹為了斬草除根,侵吞她父親的遺産,四處追尋她的下落。誰知莫妮卡是拉詹的同謀。蘇妮塔又去找父親的生前好友卡拉馬長德求助。

        在躲避拉詹追殺的逃亡之路上,蘇妮塔巧遇莫漢,隐匿在吉普賽人的大蓬車隊裡。共同的生活逐漸使她和莫漢産生了感情,可是也引起了吉普賽女郎、舞星妮莎的嫉妒和懷恨。有一次,妮莎企圖逼走蘇妮塔,不肯登台表演,迫使蘇妮塔不得不冒名頂替。她身着滑稽的服裝,唱着不倫不類的詞曲,雖然出盡了洋相,但卻獲得了演出成功。然而妮莎并非是一個自私、偏狹的姑娘,吉普賽人豪放、粗犷、樂于助人的天性,終于使她為了莫漢的幸福,犧牲了自己的愛情。卡拉馬長德也遭拉詹暗算,求助無門的蘇妮塔在這緊要關頭卻被拉詹抓住……     

        最後,莫漢為了救蘇妮塔,與拉詹展開了殊死搏鬥,勇敢的吉普賽舞女妮莎為了擋住射向莫漢的子彈,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及時趕到的吉普賽人終于将拉詹送進了他自掘的墳墓裡。蘇妮塔報了父仇,懷着對吉普賽人的眷念,毅然舍棄優裕的家庭,繼續随着大蓬車隊過着歡快的流浪生活。

      這部電影的劇情很有新意,堪稱一波三折,出人意料。幾段歌舞更是經典中的經典,歡樂活潑,動感激揚。當年的《文彙報》(1980年10月16日)曾評價《大篷車》:“影片同情貧苦和社會地位低下的吉蔔塞人,歌頌了下層勞動人民樂觀、正直和不畏強暴的可貴品質,把富有資财但作惡多端的拉加恩作為主要的反面人物來揭露和鞭撻,同情的顯然是以莫汗為代表的勞動人民,因此《大篷車》不失為一部積極的、健康的影片。”

        在這裡,順便普及一個知識點——吉普賽人(英國人稱其為吉蔔賽人,法國人稱其為波希米亞人,俄羅斯人稱其為茨岡人),著名跨境民族,以賣藝為生,大約1500年前吉普賽人從印度遷徙到歐洲。吉普賽人則自稱為羅姆人,在吉普賽人語中,“羅姆”的原意是“人”。羅姆人是一個在歐洲遷徙了一千年的少數民族,經常面臨着歧視和迫害。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數據,大約有1200萬到1500萬人,其中70%生活在東歐(美國大約有100萬羅姆人)。

...

圖片發自簡書App


〈二〉《起跑線》(2017年)

...

圖片發自簡書App

      該片講述了一對中産階級夫婦為了讓孩子能夠從小就獲得最好的教育、走上人生巅峰而絞盡腦汁擇校的故事。

      印度德裡一年一度的最盛大比賽即将開始——幼兒園招生,1400所将要發放報名表的學校當中,排名前五的名校入學名額相當緊俏,很多父母從懷孕時就做準備,卻也有服裝店老闆拉吉和妻子米塔這樣臨時抱佛腳的父母。米塔堅持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于是夫妻倆試圖跻身上流社會、試圖托關系走後門、試圖獲得神明保佑,甚至不惜铤而走險使用非常手段,想盡辦法追逐高聳的入學門檻。而當他們費勁心思終于要将女兒送進名校時,事情卻又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

      影片對不合理的教育體系進行了無情的抨擊,同時對小人物寄予了同情和撫慰,産生了大量的笑料,由始至終在歡樂的氛圍中。片中出現的每一個角色都非常鮮活,性格清晰,面目分明。幽默的台詞和喜劇多變的風格使得這部電影有别于以往的同類教育題材視角。讓觀衆在笑的同時,也會感同身受,對自身的價值觀産生反思。

...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三〉《調音師》(2018年)

...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本片的故事靈感來自于2010年的同名法國短片,講述了一個假扮盲人的鋼琴調音師阿卡什在意外成為一起兇案的“目擊證人”後,所遭遇的種種出其不意的經曆的故事。

      經過: 一個假裝盲人的鋼琴師阿卡什,意外闖入捉奸現場并目睹女主人西米和其情夫曼諾拉清理男主人普拉默屍體,離開兇案現場後的阿卡什,在“盲”和“不盲”之間猶豫,卻沒想到蛇蠍主婦西米和她的情夫早已先人一步。西米先是來到阿卡什打工的餐廳,當着阿卡什和餐廳老闆的面扮演了一出“老公居然在結婚紀念日放我鴿子”的戲碼,後更是直接來到阿卡什家中,對他百般試探,尖叫面具、當面下毒,甚至直接掏出手槍,阿卡什不堪折磨舉雙手投降,所遭遇的種種出其不意的經曆。

      本片雖然借了調音師的基礎編故事,但過于刻意,情節和邏輯上不合理的地方實在不少,總的來說,有些言過其實。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完)


謝謝您的閱讀!
感謝您的點贊!
您的光臨是我的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