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為自己是救世主

文/山吧舞酒

...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應該算是徐峥的粉絲,因為我很喜歡他演的電影。

      幾天前無意中看了他五年前主演的電影《催眠大師》,雖然看得雲裡霧裡,但驚竦的故事,環環相扣的情節,還是令我的耳目為之一新。本片全程圍繞催眠展開,看後讓我對催眠心理有了更深的好奇。于是,有了這篇文章的産生。由于催眠心理是屬于心理學範疇,涉及的知識很專業,我本人又不具備這方面的知識,寫這篇小文的目的是為了“自我科普”,所以文後還轉載了二篇通俗易懂的文章,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

      轉入正題。《催眠大師》是由陳正道執導,徐峥,莫文蔚等主演的劇情片。影片于2014年4月上映。影片講述了知名心理治療師徐瑞甯和棘手的女病人任小妍之間發生的故事。

〈一〉導演與主演

(1)導演陳正道。1981年生于中國台灣,執導:電影短片《狂放》(2004年)、恐怖片《宅變》(2005年)、愛情片《幸福額度》(2011年)、劇情片《催眠大師》(2014年)、懸疑犯罪片《記憶大師》(2017年)。新浪娛樂說他:“喜歡漂亮的東西,很迷戀電影,因此他的作品大多影像華麗。他對于細節的安排和情節的設置卻很精心,影像風格華麗且清。”網易娛樂說他:“作為導演,陳正道并不急于跳入類型片的桎梏,也不那麼在乎他人的眼光,他想做的是嘗試更多類型,知道極限在哪裡。”

  《催眠大師》放映前夕,對記者表示,他不想拍成科普片,更不想騙人。他說:“前期我們找了很多心理醫生做咨詢。縱使大家覺得跟好萊塢片比,我們做得還不夠,但我發現,我們才做了一點點就好難。我們要找到催眠術中可以拿來寫故事的部分。譬如恍惚催眠和清醒催眠,是真實存在的兩個詞。真實能夠做到什麼地步?我們電影中又能把它誇飾到什麼地步?這個摸索的過程很漫長。我們要怎麼讓觀衆相信催眠術可以讓人忘記你是誰?在劇本上又得去想。我問了很多心理醫生,他們說心理暗示接近清醒催眠。有一點幻覺的狀态比較接近恍惚催眠。催眠有六個步驟(先是身體僵直,再來是眼皮粘黏,最後忘記姓名等等),我們都有照着做,編劇埋得很深,隻是我們有點為了戲劇性把它調動順序。在拍攝時我們沒有心理醫師從旁指導。我希望不要被心理學家綁架變成一個科普片,我還是希望催眠在這部電影中有娛樂效果,但又不會讓心理學家覺得我們在騙人。”

...

圖片發自簡書App

(2)徐峥(飾演心理治療師徐瑞甯)。1972年生于上海,别名,徐山争。出演:話劇《股票的顔色》(1998年)、古裝劇《春光燦爛豬八戒》(2000年)、古裝劇《李衛當官》(2002年)、賀歲喜劇電影《愛情呼叫轉移》(2007年)、《人在囧途》(2010年)、《泰囧》(2012年)、《無人區》(2013年)、《心花怒放》(2014年)、《港囧》(2015年)、《我不是藥神》(2018年)。2018年《中國影視明星社會責任研究報告(2017-2018)》發布,徐峥位居第一名。有評論說:“這十餘年來伴随中國經濟穩步發展、财富不斷膨脹的曆史進程,徐峥锲而不舍扮演的一系列有錢人形象——醫生、律師、商界精英、億萬富豪……注定是一道不容忽視的銀幕風景。”

...

圖片發自簡書App

(3)莫文蔚(飾演棘手的女病人任小妍)。1970年生于中國香港,混血兒,歌手和演員。1993年發行首張粵語唱片《karen莫文蔚》進入娛樂圈;1995年主演電影《大話西遊》獲得關注……截至2013年共發行30多張專輯,參演50多部電影,舉行過30多場個人演唱會。

    “莫文蔚的人生是偷來的”——當年的她是名副其實的學霸,琴棋書畫、品學兼優。精通英、法、意大利語,粵語、普通話都能說,因此有了一個“九宮鳥”的封号。1985年被授予“香港最傑出學生”的榮譽,代表香港與其它地區的學生交流。中學就會寫十四行詩。從拔萃書院畢業,考取獎學金到意大利進修語文……等待莫文蔚的是一條順理成章通往名媛的道路。

    “莫文蔚本身就定義了自己的美”——有人問她:“什麼是性感?”她答:“自信。”有記者說:“雖然你不漂亮...”,她哈哈大笑打斷對方:“對不起,我認為自己非常漂亮。”演唱會上主持人說:“希望她下半場她可以繼續再唱25年。”她大笑,糾正主持人說:“我要再唱50年。”

      很多人無法理解莫文蔚的美,但她懂得欣賞自己擁有的獨特的風貌。

...

圖片發自簡書App

〈二〉不要以為自己是救世主

    在這部電影的開場就介紹了徐瑞甯(徐峥飾演)是國内擅長催眠療法的知名心理治療師,之後便遭遇了一名棘手的女病人任小妍(莫文蔚飾演),與其說是作為一名病人和催眠師一個被催眠一個在催眠,更不如說是兩人在互相催眠。

    電影一開始,男主角徐瑞甯就高高在上的站在講台上,風度翩翩俨然是一個成功人士。可是誰又想得到他因為沖動不羁,醉酒駕駛出了事情之後茫然無措,又萬分自責,痛苦使他自殘自傷。在面對突如其來災難時慌亂了,求生了,放棄了。他無法原諒自己當時背叛了愛人和摯友……這些都被徐瑞甯強行壓抑下去了。

    作為一個“專功催眠的心理醫生”,他每時每刻都要在意自己的這個職業、身份。心理醫生怎麼會有心裡問題?診療的過程中,破綻、線索、幕後黑手在記憶深處被挖掘重組,自以為在催眠時,卻陷入更深層的循環中,徐瑞甯倒下的那一刻,觀衆才恍然大悟——誰才是真正的“病人”。

    總體來說不錯,整個劇情邏輯嚴密,心理分析準确細緻。電影也告訴我們——每個人在心裡都藏了一個秘密,為了這個秘密欺騙自己,欺騙别人,甚至甯願傷害自己,也不肯原諒自己犯下的錯。

    這部電影又似乎在催眠觀衆,是在治愈我們每個人都有的與生俱來的心理疾病——缺乏愛心,包括愛自己;缺乏饒恕,包括饒恕自己。現實生活中,千萬不要以為自己是救世主,任何人都可能是需要被拯救的那一個。

...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三〉影片還有下半部分

影片的結局倉促。影片的結尾雖然“很直白”,但給我的感覺就是“虎頭蛇尾”,顯得很倉促,似乎還有下半部分,電影有不少的心理細節隐晦的說出了謀殺案的起因和經過,給人的感覺這是一起高智商的謀殺案,而犯罪的人就是徐瑞甯和任小妍。動機是兩個人的情侶互相劈腿而被他兩人發現,所以兩人就這樣策劃了一起精密的謀殺案,并且可以做的滴水不漏,逃脫了法律的責任。 片中留下不少往這個方向的痕迹,隻不過是因為導演覺得太複雜而放棄了這個“反轉”。

首先,徐峥和學生争吵時,學生問:“為什麼要用催眠那麼有争議的療法。”徐峥完全答非所問的回答:“如果你爸和你閨蜜躺在一張床上,這事你和誰講?”暗示徐峥的女友和自己最好的朋友出軌了。學生又問:“我怎麼知道給我催眠的人不想加害于我?”暗示了莫文蔚通過給徐峥催眠來滅口的情節。

其次,在關于找出莫文蔚男友的催眠中,男友問莫文蔚:你為什麼要殺我?暗示了莫文蔚是殺死男友的兇手。

再次,出車禍那天,莫文蔚對男友唱《你必須愛我》。

最後,莫文蔚和男友兩人互相擁抱時,莫文蔚有一個推開男友的姿勢。

...

圖片發自簡書App


【知識拓展】轉載網絡文章兩篇(有删減)

@解碼《催眠大師》

文/南都記者

一、催眠解碼

催眠、反催眠、多層催眠,是不是瞎掰的?《催眠大師》主要講述了徐峥飾演的“心理治療師”和莫文蔚飾演的“病患”在一個催眠室内一夜的“診療過程”。“心理催眠”是國産片極少觸碰的領域,又因為懸疑推理的元素,因而對故事劇本的邏輯缜密、場景設計、演員表演狀态是否吻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亦容易成為一衆細節控樂意“找茬”的目标。不過《催眠大師》團隊在這方面還是做足了功課,不少對心理催眠領域有專業研究的影迷都在豆瓣等網站對片中的心理催眠的專業表達點贊。南方都市報記者邀請了在心理催眠領域有研究的專家來科普,雖然片中部分劇情免不了為戲劇性沖突做了一些誇大處理,但在各樣細節考究上,真沒怎麼瞎掰。比如莫文蔚在催眠狀态下眼皮跳動,快速動眼活動,肢體放松,淚水增加,眼白部分變紅等,都與真實的催眠狀态相仿。

〈一〉科普

記者(南都):為什麼在影視作品中,催眠都愛用懷表?

哈維(心理師): 催眠術發展初期,大部分催眠師确實會借助懷表、水晶球、燭光等道具進行催眠。實際上,從技術角度來講,人長時間凝視一個物體很容易引起視覺疲勞,進而閉上眼睛,更專注地接受催眠師的引導,這才是這類道具的真正意義。

記者:為什麼催眠指令一般是打響指數“1、2……3”?

哈維: 打響指看起來比較好看,也比較簡單,在單獨的催眠咨詢确實會出現。用什麼動作其實并不重要,催眠師賦予這個動作的指令是什麼才是關鍵。

記者:一般常人被催眠時的身體狀态感受如何?

哈維:大部人進入催眠以後都會感到非常深的放松,有些人進入催眠狀态以後會出現眼球上翻、眼白出現紅血絲、眼睛濕潤甚至流淚等特征。

記者:有人說,催眠能幫助減肥和戒酒。是真的嗎?

哈維:催眠可以做的有很多,減肥、戒煙、減壓、戒酒。很多看似簡單的現象,如肥胖、酗酒等等,在這些現象的背後隐藏着很深的心理方面的原因,催眠術屬于心理學,與人大腦的潛意識進行對話,所以會有效。

記者:要當催眠師,需要進行什麼考核?

哈維:在西方國家尤其是英美,催眠行業到現在已經有200多年的時間,理論體系、行業标準都比較成熟,而國内這方面還是空白。去接受他們的培訓、考核,然後不斷的實踐,就可以成為一名催眠師。

記者:之前片方說“催眠師年薪百萬不是問題”,能否透露目前國内的催眠師一般收入是多少?

哈維:國内催眠發展才剛剛起步,收入也是因人而異,沒有具體的數據。我希望真正喜歡和熱愛催眠術的人加入進來,如果你是因為它可能會讓你賺大錢而從事這項工作,你可能會失望的。

〈二〉找茬

記者:在現實中,催眠室有電影裡那麼複雜考究嗎?

哈維:不會。現實中的催眠室其實很簡單,要求安靜、舒适、簡約、暧色、溫度适宜,不要有特殊的氣味,包括香水或點燃的香之類的都不适合。電影中盡可能的創造出的“催眠”氛圍,實際上作用并不大,重要的還是催眠師的技術。

記者:真有“清醒催眠”這回事?真的能在短暫時間裡讓徐峥認不得莫文蔚這位朋友嗎?

哈維:清醒催眠是存在的,但沒有想象的那麼神秘,更實現不了影片中所表現的那種情況。比方說你穿了一件新衣服去上班,同事見到你第一句話就是,你今天真漂亮!聽了這句話以後你一天的心情都很好,這就可以理解為清醒催眠。

記者:被催眠的人還能很職業地完成平時所做的事情是嗎?比如被催眠的徐峥還能去催眠别人?而看過片的人都知道,其實主體是莫文蔚對徐峥實施了催眠。但在過程中,被催眠的徐峥也對莫文蔚進行了催眠,這個現實中也有可能做到?

哈維:人被催眠以後是有意識的,并沒有被催眠師控制,隻要他自己想終止,任何時候都可以終止催眠的過程。但你說的後一種情況,現實中是不存在的。

記者:老教授設定捂嘴的機關,用以防止莫文蔚被催眠時道出真相。這個也是可以實現的嗎?

哈維:編劇的想象力很豐富,現實的催眠中沒有這種情況。

記者:片中呈現說“已經原諒你了”并不是出自受害者之口而是出自催眠師,這樣可以達到被催眠者的心理包袱被完全釋放的功效嗎?

哈維:因人而異。現實催眠的咨詢中,取得被傷害的人的原諒隻是整個催眠咨詢過程中的一個環節,還有很多其它工作要做。在這個環節中,如果這句話是出自被催眠者自己的口,效果會更好。

記者:為了以防被深度催眠,莫文蔚的手緊攥牙簽。讓牙簽刺醒自己。這個方式是可行的?

哈維:催眠是有不同的深度,如淺度、中度、深度、超深度等,不管是哪種深度的催眠都是要被催眠者自己願意的情況下才能夠繼續,催眠師隻是引導,不是控制。

記者:影片中,有沒有一些外行人容易忽視,但是懂行的人如催眠師一看就明白的一些細節設置?

哈維:莫文蔚進入催眠狀态以後,表現出“眼球不斷的轉動”,表演得很到位。

二、暗語解碼

《催眠大師》的場景不多,主要集中在那間複古陰郁的心理診療室中。而這個小小的空間裡,容納了超過1000多個道具及細節的設計。而故事中藏匿的各種符号和暗語有很多。

〈一〉挂畫、拆信刀、沙漏、鐘

催眠室裡的挂畫、沙漏、桌子的擺設、地磚的造型等看起來都不含糊。盡管專業的催眠師說,其實現實中的催眠室的陳設沒那麼講究,但這些顯然對觀衆實現了更好的“催眠”效果。

導演解碼:沙漏是對時間的暗示,方正的辦公桌代表權威、保守和壓抑,桌上銳利的辦公用具(如尺、拆信刀)隐喻一種自殘危險的狀态,牆上挂的不同年代歐普藝術畫暗喻“無法看清其真正的狀态”的神秘感……我們在拍攝的過程中,為體現人物關系反轉、劇情流暢,演員會有現場走位的“路線圖”;為保證道具聯系嚴密,如錄音筆的位置,杯子的轉向,場記和道具師會做定點和拍照;現場有三個鐘表,要保證它們都正确遵照故事發展的時間,我們會制定“時間表”的圖片,不管入境還是未掃到,三個鐘表時間必定對應劇情發生時間,并保持一緻。

 

〈二〉水

徐峥在對莫文蔚實施治療時,看見自己被推下水;在洗手間打電話時地闆被水浸沒;莫文蔚把水杯推倒把水潑在書桌上;二人在“雨”中對話……水在整部片中反複出現。

導演解碼:這個片子跟水的意像有很多關系。浸沒洗手間的水,和被推到水裡,是莫文蔚用水激起徐峥内心的恐懼。他對水的恐懼,除了車禍之外,片中還有一個交代:葬禮當天是下雨的,徐峥跪在雨中,莫文蔚沒有理他就走了。最後二人在下雨的屋内對話,用意是莫文蔚要制造讓徐峥想起往事的環境,然後跟他說,我早已原諒你了。而水對于徐峥來說,還是醫生角色的指代。他在片中多次給莫文蔚倒水喝,這意味着“我治療你,給你一杯水,我是可以幫助你的醫生”。“水”代表毀滅罪惡自責,它也代表救贖跟原諒。

〈三〉水杯、椅子

全片雖然是兩人在一個密閉空間的對手戲,但片中人換了好幾把椅子,單人椅、雙人椅子。時常變換的還有茶壺茶杯。那麼“細節控”,是為了啥?

導演解碼:我們的美術設計是個家具狂,片中所有椅子都是他喜歡的知名設計師的作品。也因為我們要把空間拉開,他們會用到不同的椅子。他們第一個座位是辦公椅,此時徐峥比較權威;治療開始後,他們坐在房間的正中間。每次莫文蔚坐到客廳那區的長沙發上時,她就在引徐峥入套。而莫文蔚那場反擊,她把沙發所有位子繞一次,占據主動。此外,徐峥每次在一個階段想要問下去的時候,就倒水給莫文蔚喝,而且每次他都換不同的杯子,從開始的玻璃水杯到陶瓷杯,到後來的厚玻璃杯和最後的鋼杯,材質越來越硬,越來越銳利。但徐峥是怕水的,所以他除了開場那杯咖啡外就沒有喝過水了。這是我們做了很無聊的小設計。

〈四〉莫文蔚的項鍊

莫文蔚的項鍊墜子一開始是彈簧形狀,後來變成了彈珠項鍊。

導演解碼:起初莫文蔚編造說自己去看醫生,此時她的項鍊墜子是彈簧形的。她後來的項鍊墜子是一個藍色的彈珠。這項鍊墜子的形狀用來區分她什麼時候是編故事騙徐峥的,什麼時候是她真實的狀态。

〈五〉樓上來的聲音

鏡頭開始進入徐峥的辦公室,傳來樓上的聲音,他問怎麼樓上這麼晚在裝修。此後,“樓上裝修”被提及了好幾次。為什麼強調這個?

導演解碼:其實樓上确實是有人在搬運東西,監聽他。他秘書就以樓上裝修來解釋,也暗示給觀衆說很多事情是在樓上發生的。後來徐峥借“樓上裝修”這一點,先對莫文蔚進行暗示,在第二次催眠她的時候,他就找了一個小女孩引導她上樓。

〈六〉雙眼見到“鬼”

莫文蔚以“雙眼見到鬼”來就診,跟徐峥講了兩個“鬼故事”,一個是留下的老奶奶出現在她床底下,一個是被撞到的小女孩出現在公交車上。這兩個故事和主線有什麼關聯?莫文蔚是不是真的能看到鬼?

導演解碼:沒有信仰的人,很難原諒自己。小女孩被車撞,跟故事主線的“車禍”相關;而老奶奶的故事,可能會讓人心中發毛,但它所說的是死掉的人有沒有辦法留下訊息,莫文蔚說自己是這個可以傳遞信息的人。所以其實兩個故事都和“鬼”無關,隻是莫文蔚要幫助沒有信仰的高級知識分子徐峥建立信仰———請你相信我的話,我可以告訴你,其實在那次意外中,副駕駛座的胡靜撞昏了頭,後座的王耀慶淹死了,但胡靜說她愛你,他們都說相信你。至于莫文蔚是否真的能看到鬼,胡靜在酒吧裡問了徐峥一個問題,當時莫文蔚在唱歌她是不知道胡靜問了什麼的。但後來二人在雨中對話揭開謎底的時候,莫文蔚道出了胡靜對徐峥的回答。所以,你懂的。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從心理學角度看《催眠大師》

          文/佚名

一、徐峥的催眠手法

無論是第一次催眠時表飛出去,還是第三次催眠時的關燈,用的都是混亂催眠。顯然徐峥是使用混亂催眠的高手。

什麼是混亂催眠呢?這是一種通過打破對方固有行為來實施催眠的手法。打個比方,如果有人伸手要和你握,你也會條件反射地把手也伸出去,這就是一種固有行為。催眠界有一個大神叫艾瑞克森,在一次講課的時候,有一個年輕人就不服,認為催眠都是假的,要求被催眠。通常這種抗拒的人是非常難被催眠的。艾瑞克森就讓他上台,然後伸手要和他握,同時問:“你叫什麼名字?”在年輕人也伸手時,艾瑞克森卻彎腰系起了鞋帶。年輕人就伸着手愣在那裡。艾瑞克森系完鞋帶,擡頭很疑惑地看着年輕人,“咦,你剛剛說你叫什麼?我沒聽見。”同時再次伸手。年輕人也伸手,艾瑞克森又去系另一個鞋帶。這時年輕人就進入了一種心理學稱為能量最低點的狀态,整個人都愣在那裡。接着艾瑞克森發出催眠指令,順利地實施了催眠。這就是混亂催眠的一個現實例子。

在影片中,徐峥第一次催眠時晃着那個表,數一、二,就在我們都期待他數三的時候,表卻飛了出去。莫文蔚把表撿起時,又數了三。到第三次催眠時,突然把燈關了,在對方一陣慌亂的時候,又一改之前不能抽煙的規定,自顧自地抽起了煙。這些都是混亂催眠的手法——通過打破固有行為,讓對方陷入能量最低點來實施的催眠。這些高明的手法可以看出影片中的徐确實配得上催眠大師這個稱号。

二、莫文蔚的催眠手法

1、莫文蔚的催眠手法——清醒催眠

什麼是清醒催眠呢?我們知道人的心理分為意識和潛意識兩種,催眠就是和人的潛意識進行溝通。我們通常所說的催眠,都是通過讓人進入恍惚狀态來去除意識,來達到直接和潛意識進行溝通的目的。實際上隻有20%的人能夠接受這種催眠。而另一種催眠呢,則是通過一些隐喻的手法,将信息繞過意識,直接傳輸給潛意識,這就是清醒催眠。幾乎所有的人都能接受清醒催眠。

前面說的艾瑞克森正是清醒催眠的高手,在他治療時,常常有病人會疑惑,怎麼他羅嗦了半天還不催眠我?是不是年紀大了忘記了?結果往往回去幾天後自己的心理問題就解決了。艾瑞克森在剛開始做診療的時候,會把要說的每句話都寫下來,然後反複删減,由幾十張紙删減到一兩張。所以他在診療時講的每句話,每個手勢都是有特殊含義的。

莫文蔚正是清醒催眠的高手,所以我們不妨也認為她和徐峥說的每句話都是有特殊含義的。

2、莫文蔚的催眠手法——隐喻

首先從上來的兩個鬼故事講起。

第一個鬼故事講的是掉落的彈珠,表面上看這個故事是因為彈珠是莫文蔚的養父母送的最後禮物所引發的,但這隻是用來騙過徐峥意識的而已。真正要植入徐峥潛意識的關鍵詞是——死亡、葬禮。

第二個鬼故事講的是一個撞死小女孩後逃逸的肇事司機,徐峥以為故事的重點是沒有父母的小女孩,而實際上植入的關鍵詞是:車禍,生日那天(徐峥車禍的時間),肇事的車牌(徐峥車禍時的車牌)。

在莫文蔚第一次被催眠用一個牙簽讓自己醒過來後,假裝在恍惚狀态喊出:你們不要來找我!(暗示有人要找徐峥。)徐峥說你隻要打開一扇門就可以回來。莫文蔚:是502嗎?(502是出事前聚會的酒吧。)再在恍惚狀态說出:“一片大水池”,然後徐峥被反催眠。

顯然,經過前面那麼多鋪墊,徐峥被反催眠就一點都不奇怪了。

3、莫文蔚的催眠手法——改框

至于莫文蔚一直強調的“我看到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為什麼看到他們。”這裡用了兩個手法,一個叫改框,一個叫錨定。

改框是用通過改變語言結構的方式來影響對方的手法。比如一個小孩在跑,你說不要跑~,他一定跑得更快了。你說不要摔了,他可能當時“吧唧”就摔倒了。但是如果你說停下,他就不跑了。之前你用的語言框架不對,所以導緻了錯誤的結果。

“我看到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為什麼看到他們。”注意,隻有建立在能夠看到鬼這個前提上,我們才會讨論為什麼看到鬼。

這樣,一個巧妙的改框,就讓徐峥在潛意識裡面承認了莫文蔚确實能看到鬼。

4、莫文蔚的催眠手法——錨定

什麼是錨定呢?

說白了,就是巴甫洛夫的狗。如果每次狗看到吃的時候,都聽到鈴聲,那麼狗就會把鈴聲和食物錨定在一起,以後隻要聽到鈴聲就會讓狗的口水留下來。車展的時候都放上幾個美女,就是把美女和豪車錨定起來,不知不覺間我們都變成了巴甫洛夫的狗。

莫文蔚每次在鬼故事講到最吓人的高潮時,都會來一句“我看到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為什麼看到他們。”這樣,就順利地把這句話和詭異的感覺錨定到了一起。以至到最後一次催眠,再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一下就讓徐峥崩潰了。

三、其他心理學問題

1、問:徐峥接他老師上車時,為什麼突然愣了一下說,餐廳很近,我們還是走着去吧。

答:因為徐峥潛意識裡面還記得車禍,所以不願意讓别人和他一起同乘,認為會害到别人。但是在意識層面隻是覺得餐廳很近,走着去就可以了。

這個在催眠中經常有,比如催眠讓一個人過5分鐘後去開窗,然後讓他醒來。5分鐘他真的去開窗了,問他為什麼,他會說因為感覺房間太悶了。

2、問:催眠能夠那麼誇張,上來就讓别人不認識熟悉的人?

答:這确實是整個影片中唯一的bug,一上來是無法做到那麼深度的催眠的,再通過加藥什麼來補救都沒用。另外開始說的病人無法認出催眠師也是為了補救這個點加出來的扯淡說法。

3、問:徐不是做了自我催眠讓自己忘掉車禍了嗎?為什麼治療失敗了?

答:作為催眠本身非常成功地讓徐忘記了車禍,但關于車禍的記憶并沒有消失,而是深藏在徐的潛意識中。這也是徐為什麼會怕水,開車不願意讓别人同乘的原因。同時最嚴重的是,因為這段被壓抑的記憶形成了獨立的人格,片中徐自殘的行為就是由于那個分裂出來的人格造成的。以徐峥的水平要完全治好自己并不應該有問題。問題還是出在徐峥無法原諒自己,潛意識中就不希望自己被治好。

4、問:既然是假治療,為什麼要先找上催眠師沈麗?

答:隻是配合而已,一方面沈麗暗示徐峥這個患者确實能夠看到鬼,為莫文蔚的治療做鋪墊。另一方面沈麗讓徐峥“最好不要接手這個案子。”這裡用了一個換框,意思是:快接手這個案子吧。

          (完)

謝謝您的閱讀!
感謝您的點贊!
您的光臨是我的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