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七君」個人公衆号 第38篇原創推文

期待您的關注、轉發與點贊~

在曆經7年的等待之後,“黑衣人”這一經典科幻IP終于以一個全新的姿态迎來了“新生”,先是導演換成了執導過《速度與激情8》的F·加裡·格雷;接着又實行了“阿斯加德再就業計劃”,由“雷神”克裡斯·海姆斯沃斯和“女武神”泰莎·湯普森再度攜手組成了新版搭檔——“H&M”;除此之外,由于“海總”已表示為陪伴家人暫時息影,因此這部新版“黑衣人”也就成了近期我們能看到克裡斯出演的最後一部電影...

在這些因素的共同影響下,《黑衣人:全球追緝》着實引起了影迷們不小的期待熱潮。

然而上映一周後,無論是國内還是國外,也無論是媒體評價還是影迷口碑,這份答卷無疑都沒能蓋上及格的章。

隻因這版“海總”主演的黑衣人,同時在兩個角度丢了靈魂。

Part One “丢了魂兒的黑衣人”

讓我們把時光“調回”到那個佳作頻出的1997年,有一部影片橫空出世,狂攬全球5.8億美元,力壓《侏羅紀公園2》占領了僅次于《泰坦尼克号》的年度票房第二的席位,它就是“MIB”這一頂級科幻IP的開幕之作——《黑衣人1》。

很多朋友都會把“黑衣人”系列的成功歸結于優秀的選角,的确,威爾·史密斯與湯米·李·瓊斯搭檔的“JK”組合實在是太過經典。

...

97年的史密斯還遠沒成為如今影迷們口中的“史皇”,雖然靠領銜主演的《獨立日》成功打響了些許名号,但當時的他也隻是個剛進入好萊塢的半個菜鳥,依舊拿着500萬的片酬。而他的搭檔湯米·李·瓊斯在那時則已是個影帝加身的配角專業戶。

在斯皮爾伯格的監制下,兩人湊成了一對兒“黑衣”搭檔,前者扮演了冒失貧嘴卻機靈異常的J,後者則化身為嚴謹話少但十分可靠的K,一小一老,一黑一白,沒有相形見绌,隻有相得益彰。

“JK”組合用近乎完美的表現貫穿了整個“黑衣人老三部曲”,縱使時間跨度達到15年也依舊保持着活力。我想這對熒幕組合得以成功的原因,在于他們不僅各自的角色塑造十分立體生動,且彼此間的化學反應也顯得那麼和諧融洽。

...

比如在第一部中,當看到蟲族Boss駕計程車逃跑之時,J立刻翻身下樓開始追擊,而K則不緊不慢地轉身離去。在一整片計程車“海洋”中,J最終還是丢了目标,而這時K卻慢慢地開車從旁駛過,道出一句“搭計程車逃不出地球”。

類似這般同時塑造兩人性格特點的橋段在影片中比比皆是。

...

更為可貴的是,在老三部曲中除了有一條清晰的主線劇情外,J與K之間的感情描寫也成了一條暗線,從“黑衣傳承”到“尋回記憶”,再從“時空穿越”到“知曉身世”,JK二人間的情感維系也在三部作品中得到了不斷的深化。

...

此時若是我們将“J&K”與“H&M”兩對組合橫向對比一番便會發現,新版黑衣人在人物塑造方面下的功夫真的遠遠不夠。

M的入隊僅靠一段追夢故事作為支撐,而“海總”扮演的H則完全成了一個花瓶角色,依靠“露肉”和“賣傻”制造笑點,全然沒了當年史密斯嘴裡說出“紐約會下黑人雨”時的那般輕脫自然。

...

加七君/“紐約會下黑人雨”

而在劇情方面,新作其實倒是做出了不少改變,最為明顯的便是将“紐約片警的故事”擴散到了全球,并在科幻探案的主線旁增添了一條特工支線。

本片中的特工戲很像《碟中諜1》與《碟中諜3》的結合體,體系内最親近的人兼上司是最終的内鬼,而總是刻意排斥自己的特工則在結尾成功洗白。這種模式于電影市場中本就不算罕見,偏偏本片中的“反轉”到來時又表現的十分無力,這便使得這段“新内容”的添加也并沒能為影片起到潤色加分的作用。

...

另外,本片在特效設計方面也顯得有些缺乏想象力,再無當年“靠主動被吃來奪回武器從而翻盤”那樣的靈氣,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強力武器的無腦堆疊,以及反派兩兄弟近乎“超英”電影一般的技能招式,使得整部影片在全面升級的特效中卻走向了普通,沒能留下任何一個令人難忘的記憶點。

...

除了角色的個人魅力和科幻喜劇的故事之外,老版黑衣人還擁有着另一大靈魂——世界觀。

《黑衣人》沒有像過往的同類影片一樣把外星人刻畫成人類的敵對面,作為“Boss”出現,而是塑造了“外星難民”這一形象,人類(黑衣人)搖身一變成了外星人們的“保護者”。不過這種保護卻又并非憐憫與賜予,能力強大的黑衣人們不僅沒有習慣性地把人類看成是宇宙中心,反而還處處展現着對于浩渺宇宙的敬畏以及對其他外星生命的尊重。

...

就像J與Z的那段問答一樣,“這裡的人都不睡覺嗎?”

“孿生子讓我們守聖塔倫時間,那一天有37小時,你過幾個月就會習慣。”

也如同K曾對J說的那番話一樣,“1500年前每個人都知道地球是宇宙的中心,500年前每個人都知道地球是平的,15分鐘前你知道地球上隻有人類”。

以及那最令人震撼的《黑衣人1》經典ending,鏡頭從城市甯靜的街頭開始慢慢拉遠,先從陸地到海洋,再從地球到銀河系,又在浩瀚的宇宙中穿梭數秒之後,最終竟化作了一顆彈珠,成為了高等外星生物的一種尋常玩物...

...

加七君/《黑衣人1》的經典結尾

...

加七君/《黑衣人1》的經典結尾

在那一刻我們發現,原來人類不僅可以做到那般高傲,也可以瞬間變得如此渺小。

Part Two “丢了魂兒的克裡斯”

加七君曾在“複聯4”的那篇文章中提到,“雷神”是我最喜歡的漫威角色之一,但即使是帶着些許的“粉絲濾鏡”我也必須坦言,“海總”在《黑衣人:全球追緝》中的表演絕對稱不上及格。

當然,我們可以把鍋甩給劇本,甩給H這一角色的花瓶人設,但克裡斯自身的問題依舊在很多細節中不斷地顯現出來。比如令人記憶最深的那個“雷神時刻”:探員H在打鬥中甩起了錘子。

雖然這的确算是個不錯的笑點,但卻也透露着一絲尴尬,仿佛克裡斯明明已走進了“黑衣人”的世界卻還依舊穿着“雷神”的外衣。

...

那麼難道說,克裡斯是真的缺乏演技嗎?又或者說,他除了雷神之外就再也沒有能勝任的角色了嗎?

不。

明明在《極速風流》裡他的表演是那般的令人驚豔啊!

...

...

他在與丹尼爾·布魯爾那出神入化的演技對飚中竟也沒有落得明顯的下風,更重要的是,兩人皆從形象和性格上近乎完美地還原了真實人物。

克裡斯甚至還演出了亨特身上在那個年代背景下所特有的一種矛盾感,他在賽場外風流成性,個性張揚,對待任何事物都無法保持專注,甚至包括自己的婚姻;然而一旦他踏進賽車場,他就成了評論員嘴裡的“瘋子”,媒體記者的寵兒,以及各車手們喜愛的對象。

當我們看着“海總”放浪不羁的大笑,看着他毆打無良記者時的露出的兇狠,看着他藍色眼睛中不時轉瞬即逝的憂郁...這種流暢精彩的表演,遠比他驕傲的身材來的更為迷人。

...

加七君/克裡斯在《極速風流》中對“亨特”的诠釋

...

加七君/克裡斯在《極速風流》中對“亨特”的诠釋

...

加七君/克裡斯在《極速風流》中對“亨特”的诠釋

可自從《極速風流》之後,我們卻再難看到這般出彩的克裡斯了,所以當人們現在談到他時,第一個想到的還是“雷神”,而他自己似乎也習慣了“雷神式”的表演,這次的“H”不就又是一次在舒适區裡的演繹嗎?

...

影片裡“亨特”曾面臨的困境,如今似乎在克裡斯的身上重現了。

漫威電影帶給他的榮譽與名氣正如同那1976年的車手總冠軍頭銜一般,耀眼又“緻命”。快意人生的亨特終究還是沒有聽取尼基的建議,他的職業生涯急速下墜,僅在兩年後便宣告退役,但也許這對于亨特來說已是最好的結果,至少是他自己最喜歡的結果。畢竟于他而言,“生活中得有享樂,有一百萬個獎杯獎牌飛機卻不能開心,有什麼意義呢?那又怎麼能算赢?”

...

可克裡斯畢竟不是亨特。

當他也成為内地總票房過百億的演員時,那被看成是添頭的2001萬(《極速風流》),卻在98.4億(出演“雷神”)的傲人成績邊也依舊閃耀異常。

因為我們想看到的,是他的再一次“極速風流”,而非簡單的“雷神複制”。

我們希望也期待着息影歸來時的克裡斯,能夠帶給我們新的驚喜。

本文圖片來自于網絡

加七君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