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DARD
L'AMOUR
LA POESIE
///
很少有導演能像戈達爾一樣,讓我在看電影的時候,既感到興奮,又感到生氣。
興奮的是,一部電影裡總有幾個shocked的點,讓人驚呼原來電影還能這麼拍。
不過,戈達爾也真的很讓人生氣,在他的片子面前,我為自己貧瘠的思想而自慚形穢。因為我真的是看不懂。。

造成這種後果除了我自己的淺薄外,當然主要的原因還在于電影本身。如他那句流傳最廣的話:
“一般來講,電影要有開頭、過程和結尾,但實際上,有時并不需要按照這個順序”。
戈達爾太擅長戲弄觀衆了。在他的電影裡,你無法找到一個完整的故事,沒有前因後果,難以邏輯自洽,看完了如堕雲霧。
破碎,自由、形而上,是最直觀的感受。
///
拍電影要帶着政治目的,也是戈達爾的名言。隻不過新浪潮已經夠看不懂了,帶上政治元素就更晦澀難啃。
所以我更喜歡1968年前的戈達爾,還是那個拍電影隻需要一個女人和一把槍的浪漫時期,随處帶着他和卡裡娜日常生活裡的小甜蜜,和感情破裂後的孤獨。
關于追逐和放棄,關于堕落和自由,但也有和藹可親、滑稽有趣且喜愛玩笑的一面。


法國作者米歇爾·瑪利如此評價戈達爾:「閱讀」戈達爾的影片是困難的。
一個讓人頭暈腦脹的導演,支持我看他的很大程度,大概是作為裝逼觀影青年的自我修養吧。
也并不想不懂裝懂,我的确看不明白,但所有試圖将他的電影整理成一個世俗正常邏輯故事,總結出情感道德意義的評論文章,我也不是很感興趣讀。
我還能喜歡看他電影的原因,大概就在于這種無拘無束的感覺,看完了沒有什麼心理負擔,一切都像是腦海裡的靈感閃回,你記住些台詞,記住些畫面,但不用為某個故事傷神,不用害怕出現說教。

也正如他自己說的:什麼是真正的風格?但其實我也說無風格是思想的自我證明,是黑格爾所謂的自由之意。
這讓我又對看他的電影多了幾分自信。
他也許也提醒了我們,電影就是電影,不是大放厥詞的教化手段,不是被鏡頭操控喪失思考的被動引導,電影不能教給我們任何人生經驗。
他隻是很單純地給人提供愉悅,通過它内在的沖突、矛盾、美學,讓你感到既歡樂又悲傷。
而這兩者兼具的感受,是在電影裡才能做到的。
Anyway,就本着并不想(是不能)深入剖析戈達爾政治哲學層面的内涵,想淺顯地聊聊他電影裡最獨特的美學元素。也算是做個自我梳理,希望對看過他或想看他的童鞋有所助益。

chapter 1
跳切剪輯
一開始是由于經費不足,戈達爾發明了跳切應對拮據,沒想到日後這成了他最經典也最飽受争議的獨特電影語言。
戈達爾放棄了正常的叙事,扔掉聯系事物運動的蒙太奇,于是失去因果關系和邏輯性的故事,在我們看來,就是雲裡霧裡。
比如《筋疲力盡》中自右向左行駛的汽車會突然變成自左向右,在追逐的那場戲中,卡車又會突然消失。
二人在屋裡,站在鏡子邊談話,但突然又切換到穿好衣服躺在床上的畫面,對話卻還是連續性的。

《狂人皮埃羅》裡,在地點不變的情況下,現在式和未來式連續在同一場景下出現,絲毫不顧觀衆的觀影習慣。
于是時間的連續性被徹底破壞,留下的隻有在戈達爾看來是最精髓的語言和行為。

戈達爾還會讓攝影機突發奇想地地遊蕩開去,無緣無故地在兩個連續性的動作中插入毫不相關的鏡頭。
比如《蔑視》裡的一個戲中戲片段,他就在其中插入了許多古希臘雕像的鏡頭,同時背景音還有一位導演大談當導演的甘苦。

//《Le mepris》-1963

在《女人就是女人》裡,安娜與女友交談的時候,搖晃的手持攝影卻在執着地拍路人,拍街景,還時刻伴随着她們聊天的畫外音,釀制出一種時空錯亂的惶恐感。


《Une femme est une femme》-1961
。

在戈達爾的電影中,還時常會插入一些荒唐的字幕來打斷故事的叙述。
這些鏡頭常常是純色的大号字體,有時是打斷連貫性叙事的無邏輯畫面,莫名其妙地打出一大段哲理短詩。
有時是參與叙事進程的存在,像是旁白。大概就是怕你看不懂,給你個字幕提醒。

CINEMA///

還有一些風格迥異的貼圖代替畫面。
比如《狂人皮埃羅》裡費迪南在遭受暴力的時候鏡頭卻切到了畢加索的繪畫。
《中國女孩》裡對毛主義的狂熱和開展本土革命的幻想時,用了波普畫風的女英雄貼圖。


/《La chinoise》-1968

總之,戈達爾幾乎從來沒有拍攝過一部正常順序的電影,在他的電影裡,每個鏡頭都是平等的,各自享着渾渾噩噩的自由。
但正是這種雜亂無章、毫無頭緒的風格,成了他最可愛的幽默之處。


///
chapter 2
間離效果
布萊希特的陌生化理論也對戈達爾影響頗深,在《中國姑娘》裡,利奧德一個個地擦去了黑闆上各個文化名人的名字,獨獨留下了布萊希特。

這個人是誰就不多介紹了,如果你翻來覆去看過《武林外傳》,裡面有一集扈十娘說自己的演技是梅斯布派的,就是梅蘭芳、斯坦尼、布萊希特。。
幾乎戈達爾的每部影片裡都運用了布萊希特間離效果的手法,讓演員與角色、觀衆與角色之間保持距離,讓觀衆更加理性地進入故事。
常見的一種就是和鏡頭的互動。
比如《女人就是女人》裡,卡麗娜在影片中的對着鏡頭wick。

利奧德朝觀影者直抒胸臆地表達對影片的看法。

他倆準備吵架的時候,還特意對着鏡頭表示先對關注鞠躬緻歉,可愛至極。

有時候戈達爾也會直接暴露攝影機和拍攝的工作人員。在《女人就是女人》和《蔑視》中,都是以這種方式開場,與此同時,還有三聲畫外音:“燈光” “攝影機” “開拍!”

戈達爾不想操縱觀衆,仿佛你所以為的一切宏大、華麗,淫浸其中差點以為是自己親身親曆的時空時,他總是要打斷你,
嘿,這不過是個電影。

///
chapter 3
聲音遊戲
德國詩人斯蒂芬·格奧爾格的詩:“詞語破碎處,無物可存在”。解構語言是消解連續性幻覺的有力手段。
憑借此種手段,戈達爾經常讓影片裡的主人公胡言亂語,東拉西扯,讓人不知所雲。

《周末》的開頭,女主角背對着鏡頭大談一段3p的經曆,尺度之大讓人引起不适。
《我略知她一二》裡,女主角始終在對着鏡頭喃喃自語,哲學、生活、社會、政治……堪稱閱讀一本電影論文。
到了《中國姑娘》,幾乎全篇毫無保留的紀錄了研究小組成員間冗長的對白、辯論、演講。

他的片子裡不乏極端健談者,他們從宗教哲學到波普文化到政治主張,幾乎無所不知,還相當有見解,大多數人也把這視為戈達爾對自己博學的炫耀。
不過大概隻有法國電影裡,主人公大談“愛情”、“語言”、“思想”、“哲學”等等抽象概念時,不會讓人覺得有裝逼之嫌,反而覺得自己實在淺薄。。

。


一個人持續性地亂發議論還不夠,戈達爾還喜歡讓人物的對話時常處在“雙獨白”的境況下,特别是在男女對話之間。
在《筋疲力盡》的最後,帕特裡夏告知米歇爾她揭發了他時,就有一段非常經典的“雙獨白”,《狂人皮埃羅》裡也是同樣如此。盡管表面上他們是你一句我一句的相互訴說着,但事實上,兩個人是在各說各話,各自講述自己的内心,孤獨又疏離。


除了人物對話,戈達爾的電影裡還嘗試過一些他獨具個人美學的語言實驗。
比如用噪音覆蓋許多“重要”的對話,乃至你根本聽不清人物在說什麼,有時候噪音幹脆就成為了對話本身。
《芳名卡門》裡,何塞與卡門在海邊交談的最後部分,無數的音節就那樣丢失在了海浪有節奏的拍擊海岸的聲響中。



《法外之徒》裡出現過音樂切斷性場景,比如主人公停下某個動作或話頭的時候,音樂也戛然而止,仿佛按下了暫停鍵。
還有一些音樂與場景的反差也頗具趣味,比如暴力現場,就開始播放悠揚的鋼琴曲。

模拟聲也戈達爾電影裡戲劇張力很強的一個創意。
印象最深的是《女人就是女人》裡戲仿特呂弗《射殺鋼琴師》的聲畫遊戲,演員在空中做出彈鋼琴的動作,背景音則是與指法同步的彈奏聲,旋即變換手槍手勢,伴随的是亦真亦幻的槍聲。

同樣的手法在《狂人皮埃羅》中也出現過,貝爾蒙多把夾在手指間火柴作為“炸彈”,配上真實的投彈背景音效,模拟越南戰争美軍轟炸時的場景,模糊了現實與想象的界限。

///
chapter 4
明亮色彩
戈達爾的成名作大多是黑白的
,但我其實更愛他的色彩,大概我隻能膚淺地看懂視覺沖擊上的美吧。。
戈達爾最鐘情的是紅色,像他這樣的狂熱分子,也必須是熱烈的紅,帶有政治訴求的紅,足夠沖擊人心。



當他的電影人物受傷時,流淌出的“不是血,而是紅色”。
所以戈達爾電影裡的血,都是顔料,隻強調紅色本身的感官功效,和視覺上的強大力量,而不指向真假的純粹情感。

戈達爾對鮮明飽和的純色搭配十分鐘情,尤其是藍白紅三色,非常French的色彩配制,明媚飽滿,給人帶來審美愉悅感,但實際上大多數故事的内核又都是些謀殺、逃亡。

戈達爾的第一部彩色寬銀幕電影,《女人就是女人》,片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安娜·卡裡娜的一套“藍白紅”混搭的服裝——藍色帽子、白色外套、紅裙子及藍長筒襪,明亮的純色擁有使人目眩神迷的力量,也映襯出了卡裡娜活力四射、任性妄為的個性。


把藍白紅配色發揮到極緻的是《狂人皮埃羅》,水火不容的顔色對比,洋溢着荒誕的浪漫主義色彩。
在整部電影中,戈達爾用藍色和紅色分别作為費迪南被困在舒适與冒險間的沖突象征。最後他用藍色油漆粉飾了他的臉,又用紅色炸藥包裹臉,選擇殺死自己。
故事以平靜的藍開始,又以沉靜的大海宣告結束,這逃亡的旅途和熾烈的紅,也不過是未完成的冒險和追求,終又歸于死寂。



另一部色彩就足以令人沉醉的是《蔑視》,戈達爾主要使用了紅、黃、藍的配色參與叙事,地中海的金色陽光,被塗上藍色眼眶的雅典娜和波塞冬雕像,以及性感野貓碧姬芭铎的大紅色浴袍。


、

戲中戲的史詩《奧德賽》,用的也是純粹的紅黃藍三色,不管是色彩還是情節,随處銜接與《蔑視》的互文關系。

臨近結尾處的藍色主色調布景,又透着憂傷失落的情緒。

除了對大面積色塊的迷戀,戈達爾的電影裡還經常會出現濾鏡效果的純色舞台光,讓畫面像是一場朦胧又疏離的幻想。
在卡裡娜跳脫衣舞時,紅、藍、紫色的純色舞台燈光交替籠罩着她,着重展現人物的妩媚和活潑。

而《蔑視》的開頭,碧姬芭铎裸身談話時畫面也在進行紅白藍濾鏡變換,讓豔情鏡頭顯得刻意又不真實感。

《狂人皮埃羅》中在單一宴會場景中則輪替使用不同的顔色濾鏡,仿佛在多個時空穿梭變幻,初次觀看時,我完全目瞪口呆。


戈達爾電影裡的房間大多是純白的牆,好讓明亮的顔色進來。
人物特寫時,背後總是挂着各種奇奇怪怪的畫作,當然有些就是電影海報。偶爾也貼自己的海報,打個小廣告。


chapter 5
絕佳時尚感
法國電影的導演,時尚品味都不會差。之前寫過的侯麥,也是以油畫般柔和的色彩和effortless chic的法式時尚著稱。
先鋒做派的戈達爾看似不通人情,其實時尚感也絕佳。
最經典的就是《筋疲力盡》裡塑造的珍·茜寶的形象。
幹淨利落的短發,法式海魂衫,就是現在最日常法式穿搭的範本。

《Breathless》

戈達爾還反對給她額外打光,讓她穿從平價店買來的簡樸連衣裙,和印着《紐約先驅論壇報》字樣的廣告T恤。
與同期古典美的好萊塢影星不同,珍·茜寶代表了一種獨立的現代美,透着率真的男孩氣。


《蔑視》中的女主是當時影壇最著名的、片酬最高的影星碧姬·芭铎,她延續了戈達爾電影中,利落且性感的女性形象:圓領條紋襯衫、條紋背心搭配針織衫,以及修身無袖連衣裙。


戈達爾用平滑優雅的鏡頭跟拍她走路,本身練過芭蕾舞的芭铎,穿着小貓跟鞋緩緩散步的樣子,像一隻小野貓般脆弱柔軟。

《我略知她一二》裡的紅藍針織衫撐起了整部片子的色調,以及戈達爾鐘愛的條紋元素,也是把五彩斑斓發揮極緻。

《2ou 3 choses que je sais d’elle》-1967
、

論如何出門在外也百變,這點戈達爾和侯麥一樣深谙搭配精髓。最值得學習的日常換裝大概就是《周末》的女主角,憑着兩件針織衫,愣是一路上變幻出好幾身造型。

作為早期戈達爾電影的缪斯女神和前妻,戈達爾真是把所有的浪漫色彩都給了安娜卡裡娜。
上揚的貓眼線,濃厚的下睫毛,誇張的藍色眼影,小鹿斑比般脆弱好奇的雙眼,她天生就帶着一種俏皮單純,又神經質的美。

不論是在《狂人皮埃羅》裡變換着海魂衫、紅色連衣裙一路偷衣服,還是在《法外之徒》裡穿着格子裙和黑色長筒襪四處奔走,或是最标志性的承擔電影色塊效果的紅藍長襪,卡麗娜都是屏幕上法式風情的縮影。

;

其實戈達爾的電影也并非那麼生人勿進,而我反抗觀影過程中出現的焦慮不安或不斷中止的途徑是,隻要我理解了他所表達的“每個鏡頭都是平等的”觀點,大概就知道,
電影并非是一個完整故事,它更像我們日常的生活,沒有上帝視角,不能和任何人産生絕對同理心,不知道事物的全貌和發展,會有不可預測的意外,和心不在焉的神遊,并且隻能看得到眼前。
戈達爾的電影就好像是個粉碎的萬花筒,你轉到哪都能折射出不同風景,但你其實知道,萬花筒裡面,隻有一幅畫。

當然,支撐我看幻燈片都津津有味的,大概就是它晦澀的同時,又是那樣浪漫得無法無天。
這個資産階級的逆子,高唱着無政府主義的自由詩,時而浪漫無所事事,時而又激進執拗讓人覺得孩子氣。
《随心所欲》裡,他讓你沒頭沒腦地看男主的背影和後腦勺。
《周末》裡,拍了一段長達八分鐘的堵車長鏡頭,也隻有他會這麼無聊。

他也拍出了《法外之徒》裡三個人在盧浮宮奔跑破最短時間遊覽記錄的經典片段。
這一場景也被戈達爾的迷弟貝托魯奇在《戲夢巴黎》裡緻敬過。


三人在咖啡館各懷心事跳得麥迪遜舞,毫無意義但就是沒頭沒腦地看他們傻跳。這段也是昆汀《低俗小說》裡兔子舞的來源。

以及著名的沉默一分鐘,戈達爾真的關閉了所有音軌,畫面剩下一片寂靜,正經電影裡,誰敢這麼戲弄觀衆。

論如何在與伴侶賭氣、拒絕說話時接着吵下去?《女人就是女人》裡給出的建議是,兩人輪番扛着落地台燈,到書架前翻揀書籍,用封面上的某一個詞句作為罵人用語回擊。


真,法國電影裡就沒有沒讀過書的知識青年。
我們終究還是能稍稍理解戈達爾的,瘋狂、混亂、憂郁,充滿着幻覺式的,不确定性的。
他總是跟你保持距離感,就算是持續而凝重的人物特寫,你也很難找到他的情緒,隻覺得疏離、陌生。
然後遵循他電影裡所構造的自由,去掌控自己的思緒,這大概就是他所追逐的虛無。
“在悲傷和虛無之間,你選擇什麼?”
“我選擇虛無。
要麼統統歸我,要麼一無所有。”

閱讀戈達爾,大概就好像是度過一段渾渾噩噩的時光,把時間揉碎了,把細節模糊掉,把有關公序良俗的正常和規範都消解,
就看着他們漫無目的地遊蕩,說着機械舞無趣的對白,讀一遍報紙上的奇聞轶事,觀察陽台的傘會不會掉下來,把敞篷車開到海裡去,在海灘上把皮膚曬得黝黑,再把自己埋進沙裡,好像就足夠了。
這種無所事事、為所欲為的感覺讓人着迷。


總是會想起狂人皮埃羅裡 皮埃羅說的那句台詞:
幸虧我不喜歡吃菠菜,否則我就要吃菠菜了。
喜歡和行動之間沒有障礙,語言和表述之間也可以沒有邏輯。
永遠神秘而模糊,永遠虛幻而自由。
它很迷人,也讓人困惑,然後隻好聳聳肩說:
管他呢,這就是戈達爾的逼格,何必想那麼多呢。

PS:收了幾部戈達爾的片子資源,想看的童鞋可以在公衆号後台回複“戈達爾”,然後随機發你其中一部,随緣着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