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午得閑,看了暑期比較火的國産動畫片 - 《哪吒之魔童降世》,才過了幾個月,豆瓣影評已到萬餘條,湊個熱鬧,簡單說兩句吧。

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的經曆、價值觀都是有差别的,在作品中能看到的都是自己的自我,沒啥好争的,每個人的感受都是個體性的。

影片的主題,有的說是不認命,有的說是反叛精神,還有的說是打破偏見。關于偏見,多聊幾句。片中的偏見無處不在,關于魔的偏見,關于龍族是異族不得進入天庭的偏見,哪吒最終以拯救陳塘關衆生的方式打破了人們對魔的偏見。

仔細深究一下,偏見來自于何處?來自于他人的看法與先入為主的設定。他人的看法是什麼?是其個人價值觀的體現,價值觀是如何形成的?和每個個體的成長環境(國家、民族、宗教、家族、原生家庭),學習、生活、工作經曆息息相關,而國家、民族、宗教、家族文化又為個體價值觀注入了某種程度的集體潛意識。所以即使是現代的你,骨子裡也抹不去五千年累積在身體裡的儒釋道潛意識。

而潛意識是如何形成的呢?其實它和人類認識世界的方式脫不了幹系,人類認識世界的方式便是習慣于抽象和概念化,符号化,貼标簽,界分歸類這個世界的萬事萬物,比如自然界長的像樹的植物,統一就是一個抽象的文字符号-“樹”,不管什麼形狀顔色的岩石,都叫“石頭”,這些不費腦子的shortcut,就是人類大腦處理事物的方式。但是記住,這些抽象的文字符号,絕不等于實相,相反它掩蓋了真實世界太多的細節信息,而隻取了某些表象。

魔與仙、善與惡、内與外、主觀與客觀這些簡單的二元論認識,同樣是人類大腦處理信息的某種形式的shortcut,這千百年來積累下來的shortcut,就形成了集體的潛意識。

所以,所有的這些偏見,集體潛意識,抽象概念化的語言文字,都是某種形式的shortcut,隻抽取了某些特征,而丢棄掉了真實世界大多的信息,這就注定了它在某種程度上的不完整、謬誤、誤解的結局。

真實生活中的偏見,貼标簽無處不在,各宗教教派間的紛争,地域間的歧視,學院與草根派的界分,城鄉間的異樣眼光,白領藍領之分、民工,985、211,二本,富二代,每當你貼上一個标簽,便意味着你認識這個世界的眼光被加上了一層有色的眼鏡。

所以想要認知這個世界的實相,就要抛棄一切偏見、标簽、先入為主的設定,全然的去感知,真實的去面對,自然世界如此,人亦如此。

作為被偏見的個體,如果了悟了偏見、他人的看法,以及個體價值觀的本質,剩下的事情就是follow your heart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是了,還需要為了改變某些人的看法而證明什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