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而為人,知道為什麼活着,便能更好地活着。這是我看完《活出生命的意義》這本書後,直擊腦海的一個認知。


《活出生命的意義》的作者弗蘭克爾,親身經曆了納粹時期猶太人的遭遇。因為是猶太人,1942年他和全家人被納粹關進奧斯維辛集中營,經過三年黑暗歲月,重獲自由。而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氣室中。


《活出生命的意義》前半部分是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所見所聞所感,後半部分是意義療法,主要用心理學理論給我們講述如何找到生命的意義,尤其是人在絕處時生的意義。


二戰時期是最黑暗的時期,尤其對于猶太人來說,簡直是一場噩夢。


能夠躲過各種殘忍的殺戮,活下來實屬不易。情不自禁想到《美麗人生》、《辛德勒的名單》、《穿條紋睡衣的男孩》、《鋼琴家》等電影。弗蘭克爾用文字給我們記錄了當時的情形,而電影用影像給我們展示出來。


但無論何種形式,人無論在怎樣的境地,依然有選擇态度的自由。作者用他研究的意義療法給我們道出了如何找到生命的意義。

 

《辛德勒的名單》:創造或從事體現人生價值的工作,此為療法一

 

納粹時期,猶太人被抓進集中營,那基本是一條有去無回的路。


看過《辛德勒的名單》的人都知道,在集中營,不允許留“廢人”,将所有猶太人排成兩個陣營,老弱病殘的,兒童等沒有勞動力的,就會關進一個稱為洗浴中心的冰冷屋子裡,活活燒死,做肥皂等。而把身強力壯的,能夠勞動的留下,做苦役,并且使不得一點馬虎,否則就得送命。


《辛德勒的名單》中,助理會計雇傭了一個獨臂的老人,老人看清時局,感恩辛德勒救了自己的命,特意虔誠的跟辛德勒道謝。


可是,依然沒有逃過一劫。納粹軍官召集辛德勒所有的工人鏟雪,看到了獨臂老人,二話沒說,一聲槍響。


弗蘭克爾也在書中提到,唯有勞動,唯有想盡辦法讓自己精神狀态好一點,振作起來,才能更好地勝任工作,才能不被失去性命。


其實,從另一層面說,正是勞動,工作給人價值感。


阿德勒說:“當我們開始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時,世界或許不會因此而一定發生改變;可如果我們什麼都不去做,事情隻會朝更加糟糕的方向發展。”

 

這句話說得太對了,何時何境地都很實用。


宮崎駿導演的《千與千尋》,千尋的父母因為貪吃,沒工作,變成了豬。


在二戰時期,猶太人如果不能夠勞動,隻有一個結局,那就是不留任何餘地的殺戮。

 

工作使人有目标,而對于關在集中營的猶太人而言,工作更是他們的保命符,也是他們價值的體現。

 

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人的需求從低到高依次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在人的一生中,隻要你努力工作,就有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而對于猶太人來說,工作首先會給他提供安全需求。


畢竟,在那個特殊階段,無論活的怎樣苟延殘喘,保住命才是硬道理。

 

《美麗人生》:體驗愛與被愛,此為療法二

 

在《美麗人生》中,由羅伯托·貝尼尼飾演的基多是一位父親,同時也是一位愛妻子的丈夫。因為是猶太人,被抓上了火車。


他帶着兒子到集中營,面對嚴酷的拷打和苦工,依然堅持,因為他帶着責任,更帶着愛。


他最愛的親人兒子,妻子都在可怕的集中營,他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在納粹軍官面前好好表現,赢的關注,這樣方可多一絲保護兒子和妻子的籌碼。


每天看着同住的人越來越少,他的内心是惶恐的,但他依然告訴兒子,這是一場遊戲,目标是赢得坦克。隻有這樣,兒子才能更好地堅持下去。


同樣,他為了給關在一牆之外的妻子報信,在納粹軍官不在的情況下,偷偷在廣播室裡跟妻子多拉道早安。


他所有的信念都是愛,對兒子的愛,對妻子的愛。


電影結尾,他一滑稽的動作跟兒子告别,保住了兒子的命。其實,或許他不會被槍決,但他為了找妻子,被軍官發現,英勇犧牲。


司馬遷在《報任少卿書》中寫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基多雖然犧牲了,但是他的樂觀,他的智慧,他的愛,滿滿地留存下來,他肉體是去了,但他依然活着。


他用愛照亮了兒子小小的心以及長長的路。他用愛給了妻子往後生活的勇氣和信念。

 

《鋼琴家》: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難時采取積極态度,此為療法三

 

《銀魂》裡有一句台詞說:“等你們長大成人了就會明白,人生還有眼淚也沖刷不幹淨的巨大悲傷,還有難忘的痛苦讓你們即使想哭也不能流淚,所以真正堅強的人,都是越想哭反而笑得越大聲,懷揣着痛苦和悲傷,即使如此也要帶上它們笑着前行。”

 

電影《鋼琴家》看的讓人心疼,斯皮爾曼是一個鋼琴家,本該有光線亮麗的工作。可是作為猶太人的他,依然逃不過納粹黨的摧殘。


他的經曆像極了《活出生命的意義》的作者弗蘭克爾,也是全家被抓進集中營,弟弟,妹妹,父母全部死于集中營。幸運的是他有波蘭好友的相助,逃出了集中營,過着東躲西藏的日子。


他就是達則成功,退則求愛,再次苟活的真實寫照。


他每天戰戰兢兢地藏在無人住的屋子裡,随時擔憂被炸毀。沒有食物,沒有水,他瘦的皮包骨頭,狗摟着身體,眼神空洞,活脫脫地一個行屍走肉。


但他又是堅強的,是有超強毅力的,即使再惡劣的環境面前,依然努力的活着,對生命沒有一絲的放棄,才足以等到柳暗花明的那一刻。


恰如尼采所言:“凡殺不死我的,必将使我強大。”

 

斯皮爾曼忍受住了最殘酷的考驗,熬過了最黑暗的時光,踏上了一條光明之路。他的生命是有意義的。


就像弗蘭克爾說的,“在你勇敢的面對生命中的苦難的那一刻,生命就有了意義。”

 

《活出生命的意義》這本書,到底在告訴我們什麼?

 

《活出生命的意義》銷量超過千萬冊,獲選“美國最有影響力的十大圖書”之一,這是一本幫助他人找到生命意義的書。


作者弗蘭克爾本身就是一個傳說,一個奇迹。他一生對生命充滿了極大的熱情,67歲仍開始學習駕駛飛機,并在幾個月後領到駕照。一直到80歲還登上了阿爾卑斯山。


他并不是當年集中營裡被編号為119104的待決囚徒,而是讓人的可能性得以擴大的聖者。他的存在留下了人性史上最富光彩的見證。


如何找到生命的意義,他主要總結為三點,即:

[if !supportLists](1)[endif]通過創立某項工作或從事某種事業;

[if !supportLists](2)[endif]通過體驗某種事情或面對某個人;

(3)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難時采取某種态度”。


弗蘭克爾說:“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剝奪,唯獨人性最後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選擇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剝奪”。

 

人性最後的自由也就是對生活的态度,對自由的向往,對生命賦予的意義不能缺少。

 

海桑在《我是你流浪過的一個地方》中寫到:“我還年輕,生活撲面而來,告訴我,要做一個努力的人,要做一個聽命的人,于是我慢慢懂得,生命到頭來都是一場悲劇。而生活,如果你願意,可以很美好,是你自己的。”


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深以為然,生活是自己的,不是别人的,不是外界的。


如何自由而努力地活着,取決于你的态度。你是一切的主宰,你的内在力量可以改變外在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