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長最想看到的,為了這個願望的達成,有些家長甚至将關心做過了頭,将幹涉做過了頭,将教育孩子的方式做過了頭。過猶不及,每每看到家長為了孩子變成自己最想要的樣子,全力控制孩子,我真的為孩子心疼。

《我的真朋友》正在熱播,劇中出現了楊志剛夫婦,他們一心為兒子艾文學習着想,想要在愛與家房屋地産買房。

關愛比房子更重要

楊志剛夫婦買房的第一要件是學區房,由楊穎飾演的程真真和他的搭檔邵芃橙介紹的是槐樹裡的别墅,這裡的學區房是特别好的學校。夫婦倆一心想把這套别墅買了,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

然而他們的資金整整差了三百萬,不僅如此,最關鍵的是艾文根本不喜歡這裡的房子。沒有籃球場,沒有小朋友。有的隻是父母的喜歡。

劇中,艾文媽媽說:“我太喜歡這套房子了,上下兩層,很安靜,适合學習,家裡開party,聚會,也不會影響孩子學習。”這話乍一聽沒問題,處處為孩子考慮,也算家長良苦用心。

白阿姨是戶主,看到孩子的不願意,不想讓自己孩子的悲劇在艾文身上重演,決定不賣給楊志剛夫婦。

白阿姨是過來人,她體驗過什麼是真正對孩子的好。


...

這讓我想到之前看到一篇文章,寫的很精彩,題目是我更欣賞坐在路邊鼓掌的那個孩子。主要講述的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不要一味地追求成績,更要關注他的性格,他的習慣,他的為人處事。

艾文在父母的嚴格要求下,報了各種補習班,一個小小的孩子根本沒有自由和玩耍的時間。他喜歡打籃球,但每次都是被媽媽阻攔,借口是學習,學習,學習。

程真真給楊志剛夫婦找了另外一套房,這套房價格正好是跟他們資金匹配的,亮點是這套房旁邊是籃球場,有很多小朋友。

可是,楊志剛夫婦卻誤會經紀人的心意,不歡而散。

孩子的身心健康,比成績更重要

直至艾文在學校和同學打架,動手推到了比爾。夫婦倆才重新審視自己的教育方式,才發現一味地追求成績,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緻使孩子得了焦慮症。

劇中有一幕,比爾哭着告訴邵芃橙:“我不想吓到比爾,可是就在那一刻,我控制不住自己,他們一樣都不讓我做。我隻能做他們開心的事,跆拳道,圍棋,鋼琴,英語,為了買房,爸爸每天下班還做兼職,我不想爸爸太辛苦,我怕他會像網上說的那樣,工作太多就死了。”


...

這段戳痛人心,艾文父母是一個代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這樣的父母,為了自己設想的樣子,把所有期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說白了,孩子就是父母想要活成的樣子,活成父母的另一個版本。

可是,沒有任何人可以主宰别人的命運,即使父母,也不能。父母隻是引導孩子向好的方向發展,但切忌給孩子太大的壓力。

就連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不是說家長不能培養孩子,而是要抓住孩子的興趣點,引導孩子更好地學習,生活。

比起一味地追求成績,更重要的是要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在孩童時代應該有自己童年的美好時光,除過成績,應該懂得自立,感恩,上進,責任,應該懂得欣賞,懂得寬容,理解,這些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但具備這些的孩子,絕對不會長歪。

在這個攀附比較的時代,孩子都沒有童年,是一種普遍現象,尤其在一二線城市,小小年紀玩耍的時間都被各種補習班所纏繞。背着重重的書包不說,課外還要學習各種,奧數班,繪畫闆,舞蹈班。試問到底是孩子的悲催還是孩子的幸福?

印度電影《起跑線》是一部講述教育的,父母為了孩子争取到進入最好學校的名額,各種努力,搬到富人區,沒争取到名額,又假扮成窮人,住到貧民窟,淩晨排隊,整夜不睡覺,依然落空。

各種掙紮過後,終于進了心儀的學校,但是良心卻發現,搶了朋友家孩子上學的名額,終歸是不好的。于是轉學,去了公立學校。電影結局很完美,同時給我們深深地啟發與思考。

教育是每個家長不容忽視的問題,真正從孩子的身心發展着手。每個孩子都是一張白紙,我希望家長能夠給孩子最大空間,讓孩子按自己的意願畫出最美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