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很脆弱,不能管、打、罵,如今年四月份,上海一母親在車内教訓了孩子幾句,孩子受不了跳橋自殺。

再比如大熱的《小歡喜》裡的喬英子,因高考臨近,母親對她的管教過于嚴格,她便以跳海擺脫。

這些“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對于8090後來說,是很稀松平常的,孩子不聽話、不好好學習,就應該打罵,快高考了,就應該緊一點。

成長于這個階段的8090後也很習慣這樣的教育,他們很少去自殺、自殘以尋求自由,而是接受這樣的教育。

耳濡目染中他們為人父母後便會延續上一輩人的教育,可是漸漸的發現,他們小時候經受的那種教育似乎對現在的孩子很難如法炮制。

所以,很多家長都會發出同樣的感歎:“我們那時候都是打罵出來的,比較容易管教但是現在的孩子打不得、罵不得,不知怎麼教育。”

可教育的改變又需幾代人的改觀,而非一代人就可以扭轉,那麼這時候我們應該如何教育。

著名記者周轶君走訪日本、芬蘭、印度、以色列、英國,最後回到中國,探尋各國的童年教育。

在取經、認知與對比中,将一路的見聞拍攝成紀錄片《他鄉的童年》,或許會給我們更多的反思。

在日本的民族特性中,最為突出的是集體性,凝聚力以及對細節近乎完美的追求,也是全世界公認的國民素質高。

而形成這一切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的從小就接受的基礎教育。

日本的幼兒園很注重同伴意識的培養,會去竭力引導大家重視身邊的夥伴,強調大家為了一個目标而努力。

他們不會放棄任何一個離群的夥伴,縱使他在一旁不知所措,也會有三五成群的小朋友把他拉回集體。

他們會通過大聲喊叫來鍛煉集體性,這種叫聲不是單純的耗費體力,撕裂嗓子,而是在學習之前先要解放身體。

保持整齊劃一的儀态,大家一同像男子漢一樣吼叫,每個人都應該對身邊的夥伴負責,以自身的行為去影響周遭。

這是每個人都要講究的紀律和遵守的制度,就算是老師也不例外。

老師從踏進校門口時就要時刻微笑直至放學,讓自己看起來元氣滿滿,不能有一絲懈怠,因為消極的行為會對小朋友産生不利誘導。

在細節方面,日本也做到了極緻。

幼兒園會在門口設計拖鞋形狀的圖案,讓孩子們知道脫鞋要擺正,如果有小孩子依舊亂擺亂放,老師不會訓斥而是細心引導。

門也會特意做成關不上的樣子,不是自動門或者伸縮門,全憑小朋友自己動手關門,否則門就關不嚴。

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們知道做事要做完整,不能半途而廢,也從小培養他們不給人添麻煩的性格。

因為冬天天冷時,靠門近的小朋友就會起身去關門,一旦他有懈怠把門關不緊,其他人就會感覺到冷,所以他必須要做完整。

為了讓孩子們知道節約用水,洗完手記得關水龍頭,幼兒園會把水龍頭設計成沒有水槽的樣子。

這樣大家在洗手時水流四濺就會淋濕自己的腳,下一次他再洗手時就會自覺意識到要去及時關上水龍頭。

除此之外,他們也奉行解放天性,保持好奇的教育。

日本的小孩子,一天的上課時間,在外面喧鬧占了很長時間,他們鼓勵孩子們出去玩,喧鬧不怕就怕你隻會一個人安靜的待着。

日本人在18年間拿下18個諾貝爾講的秘訣是什麼?

紀錄片中有提到,很多獲得諾貝爾獎的專家幾乎異口同聲道,小時候在外面瘋玩的經驗。

對萬事萬物保持好奇并去引導這種好奇,是他們小時候就學會的技能,也是學校一直強調的重點。

自己種洋蔥、茄子,可以在學校騎馬、玩水、爬樹,大都是真實的而非隻是書本上的圖片,不能摸、不能碰,隻有想象。

當然,日本的童年教育中也不都是盡善盡美,有其好的一面,就有壞的一面。

日本的教育過度考慮别人,忽略了自己的情緒釋放,在别人誇贊的同時也會給自己帶來災難,衆所周知,日本的自殺率很高。

而且他們自殺也擔心給别人造成麻煩,卧軌會選擇末班車,以免耽誤上班族上下班,不會在出租屋自殺,防止房東的房屋貶值。

總歸日本的教育在講紀律、重儀态、求完美等方面還是蠻值得其他國家學習,如遵交規、守秩序,以及一些做人的基本準則。

在芬蘭,他們的教育沒有考試,盡量避免競争。

評估的标準不是在學科中學了多少知識,而是他們如何學習、如何思考,如何與人相處。

因為沒有競争,他們可以在優良的環境下去學習感知藝術,去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造更多具有創意性的作品。

如芬蘭的小學裡會有森林課堂。

老師會帶着學生們去野外,讓他們尋找森林中與色卡對應的顔色,也會讓他們找到不同氣味,不必準确地說出這種氣味叫什麼,隻需要描述出來。

在大自然中寓教于樂,不僅能感受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也能分辨不同的顔色、氣味,更能懂得不需死記硬背,沒有标準答案,但要有想法。

孩子們可以不擅長數理化,隻要他們有毅力、有好奇心、有同情心,也可以當一個好人,這也是教育的一部分。

在沒有壓力的環境下,你可以做一切你喜歡的事情,隻要不違法,你可以是清潔工,可以是程序員,也可以是律師、老闆……

你不必過分優秀,你隻需要做好你自己。

在包容的國民品德下,芬蘭的學校有不同語系的孩子,他們可以自由的選擇和分享自己喜歡的語言。

所以每一位芬蘭小孩,都至少掌握三種語言。

芬蘭特别注重平等教育,1921年開始實施義務教育,1943年政府通過法律要求各地方政府為小學生提供免費午餐。

70年代芬蘭政府回收所有私人學校,将它們全部歸納成國有學校,以便執行平等教育,讓所有人都能順利完成學業。

在中國,如果我們被問到最好的學校在哪,大都回答北大清華,如果是國外的學校,如美國,答案也是一緻的,就是哈佛、耶魯。

但是在芬蘭,要是你問他們的國民最好的學校在哪,他們都會告訴你離你家最近的學校。

芬蘭的教育資源分配的很平均,不存在貧賤之分,不是有錢人就能接受好的教育,窮人則必須省吃儉用的上學。

首都的教育水準與北極圈的教育水平是一緻的,不會因為首都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就大力支持。

隻不過會根據當地的特色做相應的調整,如北極圈的學校會加入訓馴鹿,而且他們也不用擔心這樣的教育在将來找不到工作。

芬蘭能這樣教育的基礎,一是因為他們高标準、嚴要求的師資力量。

他們認為沒有不好的學生,隻有不好的教育,所以芬蘭對教師的要求極其嚴格,有一項不合格都無法取得教師資格證。

從小學到大學,每位老師的都必須是碩士以上學位。

但成了老師之後,也和學生一樣,沒有考試,沒有競争,沒有職稱,也不會有督學過來檢查,更也不會攀比。

到了一定年限會自動加薪,且對所有教師都是一緻的。

二是得益于芬蘭是個高福利國家。

免費教育、免費醫療、新生兒福利金、失業救濟金、老年保障金,芬蘭人從出生到死亡幾乎都有人照顧,也是全世界聞名的“保姆”性質的國家。

正因為如此,當問到小孩子們什麼是成功時,他們才不會有焦急、憂慮,不會被過多的世俗所牽絆。

所以他們可以很淡然地說出,這個國家很平等,不存在競争,我有一個妻子,一份工作,有點錢,就算成功。

但是這樣的教育理念和高福利真的很适應于其他國家嗎?

紀錄片中提到2000年—2009年舉行的四次經合組織“國際學生評價”中,芬蘭學生的總體成績名列前茅。

可實際情況是上海的學生目前已經領跑了好幾年,芬蘭早就不在前三之列,他們賴以為重的高福利之一的醫保系統,在今年宣告破産。

但是有一點值得肯定,那就是他們的教育能夠被拍出來學習,是幸運的。

可在世界範圍内的其他國家和地區,那裡的孩子們的童年是怎樣的。

在非洲,孩子們的童年是怎樣的?

在埃塞俄比亞,孩子們要經過世界上最炎熱的沙漠地區之一,夏季氣溫可達50℃,地表溫度更是高達70℃。

早上六點必須起床,幫一家人做好飯、幹完家務,然後徒步跋涉2個小時,一路上沒有水源、沒有陰涼處。

他們還要提防随時可能來的沙塵暴以及蛇蠍毒蟲,他們所在的地方幾乎沒有醫生,所以扛過渴死、毒死、曬死等磨難後才能達到學校。

在拉丁美洲,孩子們的童年又是怎樣的?

在墨西哥,孩子們要徒手翻山越嶺,有斷崖、有陡峰,還要度過湍急的河流和注意不知從什麼地方冒出來的毒蛇。

一旦有松懈,他們的屍體可能要好幾天才能被人發現,甚至更久,而他們去學校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學習知識,另一方面是學校有飯吃。

在大洋洲,孩子們的童年是怎樣的?

在巴布亞新幾内亞,那裡有許多被人類足迹發現的原始部落,他們接觸了現代化的文化,便學會了與現代社會接軌。

孩子們上學的代價幾乎是付出性命,因為他們要跋涉100多公裡,徒步7天才能到達學校,僥幸到了學校,一年之後才能回家。

這7天裡,他們要經曆叢林裡的野獸,有毒植物,多變的天氣和每天吃食,即使這些都克服了,還要挑戰寬闊、洶湧的大河。

這條河經常淹死小孩,如果沒有渡船隻能原路返回,那就意味着他們之前的磨難全都白受了,但這就是現實,無法回避。

在亞洲,孩子們的童年是怎樣的?

在中國,記錄電影《遙望南方的童年》中讓我們再次知道了留守兒童的問題依舊很嚴峻。

壯勞力都外出打工,村裡留下的盡是老人和小孩,老人們精力和能力都有限,隻能采取放養的态度。

孩子們自制力強的還能長成對社會有用的大人,如果經受不住苦難與誘惑,便會誤入歧途。

教育的重要性在節骨眼上,然而經濟問題能讓大部分小孩都無法完成九年義務教育。

這些還好歹都是在和平地帶,在戰争區,孩子們的童年又是怎樣的?

在巴勒斯坦,孩子們要穿過戰火紛飛的街頭,不知從哪射出的子彈就能輕易地取走他們的性命。

但是他們沒有退縮的資本,回家是幹不完的家務和沒有盼頭的生活,有了教育至少人生有點希望。

所以《他鄉的童年》是部很好的紀錄片,但是它所折射出的警示意義,需要太多的現實基礎。

比如芬蘭的教育,對于大國的參考價值不大,它隻有500萬人口,教育資源可以很合理的分配。

而大國動辄上億的人口,光是這一環,在教育資源的分配上就足以難住一個國家十幾年甚至更長時間。

而在全世界的每個國家和地區,都有它必須要接受教育和無法接受教育的原因,這對于全世界的任何一個政府來說都是難題。

并不是每一個小孩的童年都能享受教育帶來的福音,沒有教育就沒有未來,沒有教育國家勢必走向滅亡。

可是,現實中總有很多困難襲來,讓教育難以落地。

戰争、疾病、暴動、貧窮、文化……稍有一環出現問題,受到危害的便是教育,而教育出現問題,毀掉的是孩子們。

孩子們不能健康成長,國将不能稱之為國,少年強則國強,國強的根本是經濟和教育,而教育、經濟的基礎是少年。

所以和平與發展,是全球都應該重視的命題,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