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房工人聯誼會是由一群熱愛電影和現實世界的年輕朋友組成的觀影團體。實際上,不僅對電影膠片進行顯影的原初之地被稱為暗房,電影最初被記錄下來的攝像機膠片暗盒也是暗房,作品被觀衆完整欣賞的影院也是暗房。在這些暗房之間,電影發生了什麼變化?是什麼導緻了這些變化?這是我們好奇的。無論是經典還是當代影視作品,我們尤其注意這些作品被建構的過程,其與所處的曆史與現實環境之間所發生的互動。因而也可以把我們的讨論視為對電影這一現實的顯影。

...

影片簡介

這部電影是1979年美國的一個電影。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女主角給我的印象非常深,表演也非常精彩,獲得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當年的戛納好像也把最佳女演員的獎項頒給她。這個電影其實是根據美國曆史上的真實事件改編的。美國的工會曆史上的确有這麼一個人存在,她的經曆跟電影裡面其實就差不多。電影開頭有很多照片,照片裡的女性其實跟這個女演員不是同一個人,照片裡的人應該是真實世界裡的那個人的樣子。

地點是美國的北卡羅來納州,它是美國東南部的一個州,也是美國曆史上一個比較傳統的蓄奴州。19世紀末、20世紀前幾十年,當地經濟也主要是以棉花種植、紡織加工為主。所以可以說這個地方是比較典型的存在種族主義問題的這麼一個州,我們在電影裡面也會看到黑人和白人之間存在沖突。

我接下來就分别從女主角、外來的工會組織者盧本、棉紡織廠這三個方面去介紹下這部電影的内容。

...

女主角諾瑪蕾是棉紡織廠裡面的女工。這個小鎮隻有這麼一家工廠,它可以提供這麼多的就業崗位,所以很多當地的家庭可能一家人都在那個工廠裡面工作。諾瑪蕾一家就是這樣,她的父親、母親,還有她自己,都是在那個工廠工作。

我們會看到她還住在父母家,有兩個孩子。就是說在生活上會遇到很多問題。一個是因為工資比較低,所以她經濟肯定沒法獨立。再加上她有兩個孩子,不太可能帶着孩子出去獨自生活,我覺得主要可能是房子的原因。然後,因為她跟父母住在一起,也沒有一個獨立的生活空間,在生活上會受到家裡的約束。就比如像她父親對她的約束,裡面有一場戲,是說她其實想出去見她的情人,然後她的父親還問她是去哪裡,就是顯得很緊張,而且一定要她說出她是去幹什麼。她其實在撒謊,就說她要去買些雜志,然後買一些内衣、衛生巾,就感覺家長對她的約束還是比較嚴格,雖然她早就成年了。還有情節展現她跟父親的沖突,她說自己早就已經過了21歲,但是父親還一直管她。這個應該跟當地的性别環境也有關。

不光是他父親,就像她去旅館見那個情人,就因為她跟情人提分手,那個男人就暴力對待她。而且他說的一些話也顯示出他隻把諾瑪蕾作為性方面的工具。諾瑪蕾說她在跟他的偷情裡面得不到很大的快樂,然後他就說,但是你可以使我感到滿意。就感覺這個男性還是非常以自我為中心的這麼一個人。

除了這個情人以外,社會上的輿論影響也比較大。很多情節都有體現,這個小鎮上的人對諾瑪蕾的評價,包括工廠想要放謠言去影響她,總工會派來的人想要調查她和盧本之間的關系。我覺得他們的評價的意思是,諾瑪蕾是一個性生活上比較放蕩的人。這些都是有很大影響的。所以這個性别環境會比較糟糕。

她在工廠裡面的經曆,可以看出她從性格上來說,是一個比較敢說、願意向工廠提意見的人。大部分的工人可能都是忍氣吞聲的,不會跟這個管理層提什麼意見,但是她就會去提,然後也因為這個,主管不是說她是大嘴巴麼。後來工廠把她提拔為監工,就是要她去給每一個工人計時,但是後來她為了挽回跟其他工人的友情,還是辭掉了監工的工作,雖然這個工作可以給她帶來收入上的提高,但她後來還是重新回到基層。

再往後就是她受到盧本的影響,開始積極組織工會。工會組織活動和她的家庭之間的這種沖突,她在兩個男人之間的關系處理,好像會比較複雜。還是可以看出,她的丈夫是很愛她的,但是中間還是會有很多不滿。就比如說有一段時間,她經常需要忙工會的事情,就沒有辦法做家務,然後她的丈夫就非常不滿。那個場景我覺得還拍得挺好的,不光是工廠,就像那些白領女性,可能都會遇到這種問題。家裡的孩子,然後做飯呀,購物啊,洗衣服啊,做這些事情,傳統上都被認為是女性分内的事情,所以她去忙工會的事情,丈夫非常不滿。

除了家務勞動的問題,在情感上面,電影把盧本和諾瑪蕾之間的關系處理得非常的柏拉圖,他們在精神上互相吸引,彼此幫助彼此成長,但是他們在性方面就是互相之間能夠保持克制。中間不是還有一場他們在河裡面遊泳,其實這個怎麼說,就按一般比較狗血的電影,可能就會發生關系了,但是他們還是保持了非常純潔的友情。所以說這個挺有意思的,這種處理。她丈夫肯定也一直會猜測她跟盧本之間會不會有外遇啊,他其實後來也直接問了。

所以可以看到,勞動環境和性别環境,這些其實都非常糟糕。

...

從盧本的角度,他是一個外來的工會組織者,這種角色在美國的工會影片裡面挺多的。我們上一次就提到了有一部片子叫怒火戰線,也是這麼一個角色,一個外來的工會組織者來到一個小鎮,然後組織當地的工人進行罷工,組建工會。其實包括抱歉打擾,也是這樣。這其實是一個比較典型的角色,但是這麼一個角色,他為什麼會存在。一方面肯定是現實因素,後面我會簡單說一下為什麼工會組織外來者的形象出現了,其實是有曆史原因的。

盧本進入到一個陌生的地方,但他的職業其實就是工會組織。他會在不同的地方,隻要是有工廠,有一個比較不平等的勞動環境。有組建工會的需要,他就去那邊幫助當地的工人去組建工會,所以他會在不同的地方之間流動。影片的結尾也是說,他在當地組建工會成功以後,就跟諾瑪蕾告别了,他也不是之後就一直在這個工會,他肯定又去到别的地方組建新的工會。

他進入到這個小鎮,其實也遇到了很多阻礙。一開始大家對他不理解,就比如說諾瑪蕾的父親。盧本剛去諾瑪蕾家拜訪的時候,在門口有一段對話,就很典型地反映了在一個工會不怎麼盛行的南方的一個州,大部分工人對工會是一個什麼态度。他們還是把工會看作是一個外來的東西。因為其實工廠在當地的時間是更久的,而且他們整個家庭可能好幾代都一直在那個工廠幹活,所以他們跟工廠的情感會比工會更深一點。工會是一個陌生的東西,他們也不确定這到底是什麼。一個比較常見的現象是資方一般都會動用一些輿論宣傳去引導工人,就說這個工會其實并不一定是對你有利的,然後會說,你要交工會的會費啊,那個工會其實也是吸你的血啊,也會剝削你啊,就會有各種話術,說這個工會對你沒有利,還不如不要組建工會。盧本的父親對這個工會也是敵視的态度,中間有一個工人說,你到别的地方去推銷你的工會吧。他用的推銷這個詞,很有意思,就是感覺工會這個東西不是工人自己組織的維權的機構,是個外面的東西,就這種外來的感覺一直都非常的強烈。

那盧本他是怎麼樣克服這個這種問題的?他需要首先在那個工廠裡面就找到一些比較同情他、願意組建工會的人,他首先瞄準的其實就是諾瑪蕾。後來也證明,她的确是一個比較合适的人選,願意在工廠内部跟他一起配合,也比較積極在當地的社區去和各種不同的工人去打交道,然後上門拜訪。這應該說是一種長期的工作,在電影裡面可能會覺得很快,但是其實像這種基層的社區工作,日複一日的,可能不一定那麼有趣,有的時候會有些枯燥,但是就像這個電影的主題曲裡面提到的那樣,“這種日複一日的工作,最後能夠創造奇迹”,它是一個比較樂觀的态度。然後也可以看到,盧本他也會依托法律。就因為美國的法律基本原則是支持組建工會,但是它也會賦予資方一定的合法手段去阻礙工會的組建。所以就是兩方,資方和勞方其實都有手段去維護自己的利益,最後到底能不能夠實現,就是要看具體的環境,但是兩方其實都是有法可依的。這個後面具體也會再分析。

然後接下來我會說這個棉紡織廠它自己存在什麼問題。

...

勞動環境還是比較惡劣。

影片開頭,棉花四處飛舞的鏡頭好像很美,但是仔細想的話,如果工人缺乏勞動保護,很有可能會造成一些職業病,實際上也造成了。比如這個工廠裡的噪聲特别的大,所以諾瑪蕾的母親聽力受損了,然後還有的工人得了肺病去世了,得了肺病以後也沒有那種正規的工傷賠償,說明缺乏保障。

還有就是他們的工資真的很低,盧本和諾瑪蕾父親的對話,說一個小時的工資是1.33美元。那是七十年代,我也不知道那個工資是什麼水平,從那個台詞來看,好像就是很低的工資。而且,也沒有穩定的加薪制度。

他們還會有非常嚴格的勞動監督的制度。這個制度要求每一個工人在一定的時間内必須要達到一定的目标,所以諾瑪蕾拿着那個計時表去測勞動的效率,這個其實會導緻一些工人過勞。另外,就還有不給予女工月經期的休假吧。

中間其實盧本組織一些工人在一起提工廠的問題,那個情節裡,有一個黑人提到種族歧視。他說那個主管專門給他派重活。

所以問題還是很多的,然後也可以看到,工廠、資方為了阻礙那個工會的建立,其實也采取了一些手段。就比如說按照法律的規定,在公告欄裡面必須要貼工會的宣傳海報,但是他故意把那個海報貼在非常高的地方,你站在平地上,根本看不見那個上面寫的什麼東西。然後,工廠其實對那些參加工會的工人進行了懲罰,就是增加了他們的工作時間,所以中間會有一些矛盾,工會組織過程受到一些挫敗。還有一個就是挑撥不同種族的工人之間的關系。他會說,這個工會組建了以後,黑人可能會控制工會,然後對白人不利,就導緻了有一個情節,一群白人工人他們在毆打一個黑人。當然還有一個手段,就是直接去解雇組建工會的積極分子啊,比較典型的就是諾瑪蕾。當地的警方其實也很配合他。工廠說,諾瑪蕾妨礙了我們的生産活動,所以後來警察就把諾瑪蕾給抓到監獄裡面去了。但是也可以看到,魯本作為總工會派下來的一個人,他其實也可以根據法律程序要求警方把諾瑪蕾給釋放。美國的法律有法可依的,給你一定的鬥争空間,但其實又在限制你的空間。

背景補充

可以看到整部電影其實還是比較樂觀的,最後這個工會組建也成功了,也塑造了積極争取勞動者整體權益、努力彌合種族之間的裂隙、維護勞工團結的這麼一個女工的形象。所以它其實是一個比較理想的狀态,就是說黑人和白人之間可以團結起來,女性也能夠比較積極參與到勞工運動裡面,也可以維護自己的權益。

這種樂觀,其實有美國七十年代的背景。南方紡織業工會組建得比較順利,這種環境其實也受到六七十年代美國民權運動以及第二波女權運動的影響。

我先從性别開始講吧。其實美國的女性工人,他們組建工會也比較早了,是在19世紀的六七十年代,當時最早的一個女性工會應該是洗衣工女工的工會。之後逐漸的,女工越來越多的在那個服裝廠裡面工作,所以後來也組建了服裝行業的女工工會。但是一直到二戰以後,女性才逐漸被允許在一些比較重型的工業制造業裡面工作,就比如像是汽車的制造業。在七十年代的話,其實是受到第二波女權運動的影響,但是第二波女權運動還是以白人女性為主角,他們主要有幾個訴求。女性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堕胎,要求在工作場所裡面的平等權利,比如同工同酬啊,包括女性生理期的一些勞動保障。有一些要求實現了,就比如說工作場所的勞動權利方面,性别平等問題的确是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解決。所以七十年代有一個現象就是女性在這個工會裡面的地位提高了,參與度也變得更高了,更加積極了。有一個标志性的事件就是,1970年美國應該是發生了一個女性罷工,就她們完全就是為了争取平等的權利進行罷工,所以這個應該也是第二波女權運動裡面一個比較标志性的事件。

民權運動的話,其實我們上一次也有提到。就是說六七十年代,除了公民民權運動以外,還有一些更激進的黑人運動,比如像黑人權力運動就是black power這些運動,其實對當時黑人的勞工運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馬丁路德金,我們知道他後來是被暗殺死的,其實他被暗殺的地方就是他去支持孟菲斯的環衛工人罷工的地方。那次罷工工人大部分都是黑人。他是在那個罷工的演講上面被槍殺的。

這個是當時的背景。其實七十年代還有兩部工會電影,但是它們的整體基調就跟諾瑪蕾很不一樣。這兩部也非常值得推薦。一部是當時一個女性導演叫芭芭拉庫伯,拍了一部紀錄片,叫美國哈蘭縣。說當時南方的一個煤礦,當地的工人罷工,但是最後是因為有工人被槍殺,所以工人的這個權益最終才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滿足。還是挺震撼的。那個煤礦公司,他們雇傭的私人武裝,還有當地的警察都是站在資方那邊,那個總工會非常不值得信賴,就是内部腐敗非常嚴重,然後不滿足這個基層工人的利益訴求,就有點像是背叛了基層工人。是在一個很絕望的狀态下,最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勝利,但就是很悲壯的故事。這部電影應該也拿了很多獎吧,就很經典的一個記錄片。還有一部就是更加悲觀的,也是講工會,叫藍領階級。故事是說兩個黑人和一個白人工人,就他們三個人對工會一直都很不滿,就覺得工會成為了一個擺設,并沒有真正的去為工人的權益去鬥争,工會内部也不時有這種腐敗的消息傳出來,所以他們很不滿。他們自己的家庭生活非常窘迫,又遇到了一些很現實的困難,所以他們就決定合夥去偷工會的保險箱,結果他們把那保險箱偷出來以後,發現裡面沒有錢,隻有賬本,他們就從那個賬本裡面發現了工會原來在用工人交上去的錢放高利貸。這個問題還是挺嚴重的。他們就想用這個賬本去敲詐勒索工會,但是工會的領導人,我覺得就真的跟黑社會差不多了,就通過各種手段,包括謀殺、收買,最後把這三個工人給瓦解了。所以是一個很黑色的電影。劇本也寫得很好。

...
美國哈蘭縣

從這兩部電影就可以看出,當時美國社會對工會的态度其實是越來越差的。一方面的确很多工會在建立起全國性的組織以後,會變得官僚化,甚至産生一些腐敗的問題。另一方面,資方,包括政府,他們會更加支持打壓工人的運動。所以還是比較悲觀的。

我之前在群裡發了一篇文章,算是對美國工會運動的曆史的簡單叙述,就從那個裡面也可以看到,從七十年代末開始,美國工會的參與率越來越低,然後這種低谷一直維持。最近這幾年,有一些好轉,出現了一些小高潮,但是從70年以來的差不多四十多年吧,美國工人運動都處在一個非常非常低谷的狀态,然後美國南方尤其如此。

美國南方一個是種族主義,傳統上一直都存在這個問題,所以資方很容易利用不同種族的工人之間的分歧去分化工人團結的力量。還有一個就是美國其實從四十年代末以來,南方的很多州都通過了一個法案,叫做工作權利法案。這個法案專門用來瓦解工會或者阻撓工會組織的。就是說,不加入工會的工人也可以享受這個工會帶來的福利,然後也不用交會費,結果導緻很多交了會費的工人、積極參與工會組建的工人覺得自己這麼積極不值,還面臨被資方被開除的風險,覺得自己劃不來、很虧。所以說其實會阻礙工會在公司、工廠裡面的建立。這個影片發生的地方是北卡羅來納州,它其實就是最早的一批通過工作權利法案的州,1947年就通過了。

除了這兩個困難以外呢,我前面有提到,就是工會的外部化,或者說體制化。

還有一個就是資方會輿論引導。我們在《美國工廠》也可以看到,工廠會運用當地的報紙控制輿論,政府可能會支持他,因為帶來就業。然後,工廠也會雇傭一些專門處理勞資關系的那種咨詢公司,去對工人做反工會的宣傳。所以就會遇到很多方面的困難。

最後我再簡單跟那個《抱歉打擾》對比一下。在主題上其實會有一些相似性,都是強調工會運動裡面種族團結的重要性,就都會有這一方面的主題,然後在劇本上也有很相似的地方,都是說一個工會組織者進入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進入到一個具體的情侶或是家庭關系裡面,然後改變了其中的某一個人。主角在跟工會組織者的關系裡面,獲得成長。都有這個方面的情節。

還有一部電影就跟這個很像,是肯洛奇的片子,就是《面包與玫瑰》。這部電影也是說服務業保潔的工人組建工會的故事。它也會強調種族,因為到了21世紀,有很多外來的移民進入到美國,就比如像墨西哥的移民,像第三世界國家的移民,然後他們去充當美國待遇最底層的那些工作的勞動者。《面包與玫瑰》裡面帶有很多對性别問題、對職業工會工作者工作方式的反思。

我好像漏掉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為什麼會有職業的工會工作者。這是回到前面關于工會外部性的讨論。我們看張躍然的那篇文章,裡面也可以看到,其實美國在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分别通過了兩部有關勞動者權益的法案。第一部是羅斯福在任總統的時候頒布的,其實非常親勞工,允許不同的工廠之間串聯的罷工,然後也規定了一些社會保障,要去合法組建工會有很多便利的條件。但是到了四十年代,新頒布的那部跟工會有關的法案,被認為是親資方的。就比如像一些野貓罷工,沒有體制内工會去組織的工會,工人他們自己去組織的工會。沒有得到承認,這就是非法的。然後也不允許二次罷工,比如一個工廠,它為了另一個工廠而罷工,就不允許這種跨地域的罷工。而且美國這種勞動法,他一直以來就是跟法國、德國那些西歐國家不太一樣的地方,就是它其實不允許那種整個行業的集體談判,隻允許在單個的工作場所,比如一個公司或者工廠裡面去組建工會。這個時候怎麼說,工人的權益會很難得到一個整體的提升,也不利于工人整體的這個團結,實際上是把工人分散化。

最後,這部電影裡面,它其實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投票。它看上去很民主,但是其實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把工會給外部化了,好像工會是一個跟公司、資方平級的機構,它不再是工人自己組織的,不是一個自組織了。這麼說,你必須要在資方和工會之間做一個選擇,哪個對你最有利,你就選哪一個,就投哪一個。對,所以這其實也是一個離間工會和工人之間關系的手段。

我分享的就是這些,接下來就是我們自由讨論吧,然後大家有什麼問題就可以提。

讨論

...

影片與現實的聯系以及優點

小碗熊:我想說一下你剛剛說的最後一點,美國人會很喜歡他們的各種組織中、包括工作場所的民主 (workplace democracy),但是我看的時候覺得匪夷所思,為什麼這個工廠在不允許工會組織、不允許罷工的情況下,還要搞一出看似很民主的做法,每個人都可以投票。我當時覺得這就是作秀,但實際上想一下,我覺得還很符合美國人的精氣神,包括他們在工作場所的這些制度,還有整個社會的感覺。因為他們對于自己的民主制度真的就是有那種非常濃厚、自視甚高的自信,蜜汁自信的态度。他們不僅僅是在外交上面,說我們要去給别的國家、給什麼中東北非帶來民主,他們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弄這麼一出。但是實際上,我會覺得,從意識形态角度來說,它是用民主這一個幌子來去掩蓋甚至抹殺資本家和工人之間這種勢不兩立的敵對态度,反正就是有一種用民主制度、用公平投票來粉飾太平的感覺。反正我仔細想了想,南方州會非常親資本,跟這個态度是一脈相承的。

小五:它們同樣起到一種阻礙工會的作用。然後其實美國的工會,包括一些比較活躍的工人活動家,他們一直都想推一項新的法案,就是不要通過投票去組建工會,而是隻要有超過一半的人簽署那個工會的組織卡,隻要簽那個卡,隻要簽署人數超過一半就可以組建。對,就是這樣會更容易一些。

小碗熊:我覺得真的是意識形态上做得很好,很多工人認為工會是一種外來的組織,不會認為工會可以維護他們的權益和利益。從大家敵對的态度就可以看出來。而且資方不會把工會宣傳的傳單或廣告貼在很顯眼的地方,還會用各種抹黑的辦法,阻攔大家用正确或者精準的渠道獲取信息。那就是說,這樣的投票也未必是公開透明的,因為大家對工會一開始就有一種敵對的态度。我還有一點想說,我看的時候,聽口音可以聽出來是一個南方的州,但是我還是想問哪個州會有這種口音,當你說北卡的時候,我覺得,北卡是這種口音嗎?像路易斯安那州,直到現在還會在街上插着邦聯的旗子,還會禁止堕胎。但是二十世紀下半葉以來,北卡在南方各州裡面算是比較先進,是比較開放的一個,所以我就覺得還蠻神奇的。而且在這幾個月BLM的集會和遊行,在北卡的夏洛特也有一些比較激烈的武裝沖突。所以我覺得它相對一些南方州,還是要開放一些。女主的口音,我一開始聽,覺得是南方口音;女主真的很厲害,她本人是加州的,但是這個口音我以為是南方土生土長的。當年它可以獲得奧斯卡,包括在歐洲主流電影節獲得認可,其實歐洲我倒不是很意外,我隻是覺得為什麼這種題材在如此資本至上的好萊塢居然也能夠獲獎。

小五:嗯,我也覺得很奇怪,就包括我前面提到的那個紀錄片,就是《美國哈蘭縣》那部也是當年奧斯卡的最佳紀錄片,但是那部就真的把當地的警察黑得很慘,看完覺得就是走狗啊,很惡劣的那種形象。

小碗熊:就是這樣,尤其想到16年大選的時候,好萊塢大部分人都支持希拉裡而不是更偏工人更社民的桑德斯,就覺得非常詭異。這部片裡,諾瑪蕾站上桌子被警察押送出去的時候,她的意識非常好:雖然她自己說她從小出生長大一直在這個鎮子、總共去過兩個地方,但後面保安/警察出現的時候,她讓警察紙面保證一定會送她回家,然後一出門看見警車,她一下就反應過來了。我當時都沒有反應過來,覺得她還挺厲害的,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她會有這種意識,一下子就知道警察并不是站在她這邊的。可以理解為主角光環(? 但在一個小鎮子,教育程度不高、文化方面非常保守的大多數人可能真的會聽信美國的主旋律,會認為警察和軍隊都是為他們好,保護人權,完全沒有想過警察的本質其實是為了保護資本,而不是保護人權的。女主這方面意識非常先進。

小五:确實,你這麼一說,我突然意識到一個問題,就是說為什麼她生了這麼多孩子,她一個人帶着,後來想,可能也跟當地不太允許堕胎有關。

小碗熊:嗯 我覺得影片很成功的是,塑造了南方小鎮這樣一個民風淳樸但是又對外來者非常警惕的狀态。包括直到現在,半個世紀之後,都覺得非常神奇的是,他們一方面污名化女性的性經驗,一方面年輕女性身在其中且又樂在其中的樣子。你看諾瑪蕾,她有一個私生子,她跟情人也一直沒有結婚,然後鬼知道還有多少别的情人,“海王”的狀态。她爸媽好像對這一點沒有多大意見。然後呢,她二婚的對象好像馬上就接受了這個孩子。我就覺得非常神奇,其實我也沒有去過南方,所以我也不知道他們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态。尤其想說,如果是别的州像阿拉巴馬那種,你們知道有一個說法是Sweet Home Alabama,但是在美國流行文化裡,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指亂倫。就不知道為什麼阿拉巴馬會出現很多兄妹亂倫的情況,而且阿拉巴馬是禁止堕胎的。美國南方真是一個矛盾集合體。

關于女性主義,關于70年代第二波女權運動圍繞的“女性要如何平衡家庭與工作”。影片最打動我的一個片段——除了她站在桌子上,以及最後他們道别握手的時候——就是,她第二次結婚後搬到了桑尼家去,她發火他不做家務的那一段,女主情緒的渲染非常到位。那種做家務做到崩潰的感覺,正好呼應第二波女權運動平衡家庭工作的核心。另一個角度,為什麼女權主義非常重要,因為抹黑一個女人最好的方法是對她的貞潔和貞操進行攻擊,甚至可以是莫須有的玩意:不管你有沒有真正做,我說你有就有。導緻當她被警察抓走的時候,我一度非常擔心他們會不會強暴她。就真的挺可怕的。另外諾瑪蕾被那兩個工會的頭子說的時候,她那種低眉順眼、好像全盤接受莫須有的指責的态度讓我覺得還挺難受的。因為她在片中别的方面,不管是面對工廠領導,還是她爸,她永遠是一種鬥志昂揚的狀态;但是一到性方面被抹黑,就整個人都蔫了。這些指責真夠别有用心了,仿佛這個就是她最大的軟肋。不過那場戲裡面,盧本的反應也非常好,立馬翻臉,二話不說,完全沒有表現出對女工、女同志一點道德上的懷疑。還挺棒的。

小五:性生活方面的攻擊,對外來的工會組織者也是一種常用的手段,《怒火戰線》裡面其實也有類似的情節。

...

小碗熊:對,你有提到這部電影裡盧本和諾瑪蕾的關系是非常柏拉圖的,我覺得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算是劇情發展的一個懸念吧。他們下河遊泳的時候,我也在想,這兩個人會不會發生什麼?但影片處理得很好的是,它把這個懸念一直留到最後,直到他們要告别的時候,我都覺得至少可以抱一下的吧,但兩個人隻是非常克制地握手(捂臉)。其實也挺好的,因為他們也不需要對誰證明兩人是清白的;同時我覺得影片完全沒有撮合兩人的意思,這點也做得非常好。确實有點難得,一部片裡男女主從頭到尾都是朋友、戰友的關系。《瘋狂的麥克斯4》出來的時候,很多人誇這一點,說純粹的戰友關系值得為人稱道。這個概念放在七十年代真是相當先進。電影介紹盧本出場的情節也非常搞笑。諾瑪蕾在汽車旅館被人打了嘛,盧本給她敷冰的時候,他說,我是猶太人,然後諾瑪蕾說,我以為你們都長角呢。确實南方會有較激化的種族矛盾,不僅僅是針對黑人或者後來的墨西哥移民,針對猶太人是自古至今一直都有的。盧本也非常圓滑地接住了這個梗,他說沒有,我們隻是割過包皮而已。就是這個态度,我覺得可以說某種程度上印證了七十年代反越戰的示威活動還有性解放運動的時代背景。這兩人之間的插科打诨還蠻好玩的。還有一段關于親密關系的對話裡,諾瑪蕾問盧本,如果是你的女朋友多蘿西,會怎麼做,盧本直接說 “戴套”。這個回複非常符合盧本對多蘿西的描述,就是紐約高級知識分子的形象,是個律師、會讀紐約時報,她們對避孕的意識是足夠主動的。某種程度上延續了反堕胎的話題,諾瑪蕾之所以會有如此沉重的經濟困境,一大塊是出于沒有合理避孕/不給堕胎,所以她才會有這麼多孩子要養,才會有這樣的家庭負擔。對比來說,紐約受過教育然後階層稍微高一點的律師精英,她們就會有避孕的意識。雖不說天上地下吧,但在女性意識方面的發展,是差了個幾十年的樣子。

小五:南方州避孕也會有道德方面的約束嗎?

小碗熊:可能道德上面倒沒有那麼多,更多是一種風氣,會覺得多子多福。近幾年更白熱化的讨論是美國缺乏全民醫療保險,它的藥價也很貴,比如假設你有更想用的避孕方式,保險公司甚至可能拒絕給你買單(中國的醫保也幾乎不包含避孕措施)。南方對避孕要求還沒有堕胎那麼嚴,但是這兩者是一脈相承的。再岔個題,70年代末80年代初紐約的猶太人,我覺得他們應該會認識伍迪艾倫(捂臉),這個群體就非常伍迪艾倫。

小五:我其實是第二遍看,看到那個經典的段落的時候,真的有想哭的感覺。

...

小碗熊:她站到桌子上那裡。

小五:她舉着那個牌子,就是對着那些正在工作的工人,她不停調整自己的站位和方向,然後每個方向的工人就随着她的轉向,把機器關掉。最後,整個工廠就從很嘈雜的機器聲裡面完全安靜下來,太震撼了。

小碗熊:而且這個段落對于女主Sally Field拿奧斯卡,說不定有直接的幫助,因為她真的在用眼神逼視每一個人,眼神所接觸過的人都受了感染,然後開始罷工,直到最後一個女工直接把插頭拔掉,整個工廠都靜下來。我上一次看到這種站到桌子上的震撼場面,還是《死亡詩社》。很多人站在桌子上的震撼感覺,諾瑪蕾一個人完成了;同時很好的是,她知道怎麼樣用聲勢浩大的姿态來喚醒大家的意識。她一個普通女工,被很多管理層、又高又壯的男人包圍着,她還拿起筆在紙牌上寫了"union"。反正我非常敬佩這個女人,得知曆史上真有這個人,就更加敬佩了。

小五:其實裡面還涉及到宗教問題,不過我沒有查更多資料,我也不是很了解。

小碗熊:我昨天截的那個圖,就是諾瑪蕾在教堂門口問牧師說,能不能用你們的場地,然後牧師不是拒絕了嘛。後面說那個教會是浸信會。美國新教裡面有各個教會的分支,我其實了解沒有特别多,但是就印象而言,每一個教會在不同的州的人數和地理分布不一樣,浸信會比别的要稍微保守一些。它們還恐同,會引用聖經來反對同性戀,比如會說是“亞當和伊芙(所以隻能異性戀!)”,然後一些支持同運的人就偏要說是亞當和斯蒂夫,是個男的,哈哈哈。恐同和反堕胎肯定是一起的。其實我也有點好奇,諾瑪蕾她具體是怎樣完成了這樣的一種轉變。因為台詞裡面說她從小就來教會,還是唱詩班的,我就比較好奇。

小五:你說怎麼從宗教徒變成一個如此堅定的工會組織者的?

小碗熊:對,我覺得她從一開始就沒有特别抗拒這個事情,因為她待遇不好,工作時間長,工作環境非常垃圾,盧本第一次去敲她家門的時候,她爸在那裡罵人,但是她在後面就隻是靜靜看而已。所以我覺得可能一開始,她意識上就松動一些?

小五:可能工會組織者也是挺關鍵的,他首先自己是一個一定程度上具有異性吸引力的形象,至少塑造成了這樣,而且也是一個比較知識分子的形象。諾瑪蕾是一個沒有受過太多教育的工人形象,在這個裡面會有一種“學習”的感覺。

小碗熊:如果我們再開一個腦洞的話,我會覺得說,她作為一個單身母親的身份會讓她對于弱勢群體有更多的共情,對于這些外來的概念更為接受。你看盧本跟她去各個地方給鄉親發傳單,有一幕是好多那種上了年紀的大老爺們圍在一起,大概七八個人,全是白人,隻有一個黑人坐在角落。那一群大爺很多是拒絕了傳單,就是不感興趣的态度。所以我覺得體現了男性氣質和排外、種族主義,這些鄉親父老對于外來事物的抗拒,對于生存現狀沒有反思。但是因為諾瑪蕾她一直都是處在這樣的被忽視、甚至被白眼、被羞辱的狀态,所以有可能她不會認為現狀是一個特别需要被維持的東西,反而會有很多這種反思的能力、對抗的力量。

小五:她對其他相對弱勢的群體共情的能力也會更強。

小碗熊:因為單身母親真的很難。她最後把所有的孩子叫醒,然後給他們看照片,她也說她做這個事情,就是希望孩子們的生活能比她的好,我覺得确實這就是女性主義的力量。很神奇的是,這部影片沒有特别去圍繞她作為母親的身份來搞文章,反而重點關注她的社會經濟身份,她是一個工人,她作為一個女工的獨特、進入公共場域的叙事,而不是把她圈在家庭這種私人場域。她的婚姻和她的家庭反而是這部片裡比較次要的叙述,是更加完善地刻畫人物的輔助,而不是把她框在一個家庭的叙事中說她是一個多麼好的母親。影片做得非常成功的點,在于你不僅僅可以看到她在公共領域的表現,同時也完全不會丢掉她是一個好母親的形象。私人場域的刻畫是點睛之筆,增加了這個人物的立體性和複雜度。這麼一說,我倒能理解了當年為什麼可以獲得奧斯卡的青睐。

小五:說到這個方面,就她的丈夫,我覺得其實也是挺罕見的吧。當然有個轉變吧,他後面就變得很支持他的妻子去做這些工作。我當時想到另一部女權主義的電影,叫《女性參政論者》,你們不知道有沒有看過,就是拍英國當時一些女性去争取女性投票權的一部電影。裡面有個主角是被警察抓進去坐牢然後放出來,丈夫就要和她決裂,不讓她回家,不讓她見她孩子,讓她走。這一部的這個丈夫,諾瑪蕾從監獄回來以後,而且是跟着盧本一起回來的。我覺得那場戲也挺微妙的,就是她丈夫在前景鏡頭裡面,然後盧本在遠景裡面,在他們家的門口,他們兩個之間對話,就能看出她丈夫的那個臉色,其實也不能說不好吧,但就是有一些奇怪,說了一些話,就感覺肯定心裡是很不爽的,但是也沒有怎麼透露,就從臉色上沒有透露出來,語氣上也聽不太出來。後來回到那個床上的時候,他還跟諾瑪蕾說我的腦子裡隻有你。我覺得這個丈夫就有點塑造得,怎麼說呢,感覺這種人其實很少吧,在現實生活裡面。

小碗熊:而且難得的是,她的丈夫雖然一直擔心老婆出去搞事之類,最後那個表白還有點戀愛腦的感覺,蠻神奇的。國内就絕對不可能出現這樣的角色,尤其近幾年,永遠隻有女人戀愛腦。我還蠻喜歡當丈夫去問盧本說,諾瑪蕾為什麼打電話找你卻沒有找我,盧本的回答非常機智,她知道我能把她保釋出來。盧本這種直來直去的思維,我覺得很有趣。

小五:而且那個時候盧本對諾瑪蕾丈夫說了一句挺震撼的話,是評價諾瑪蕾,原話什麼來着,“要麼你就選擇自由……”

小碗熊:大概是說“她可以自由選擇出去做她想做的事情,你要麼配得上她,要麼就配不上她”。

小五:還有一句,他說“當她站上桌子的那一刻,就是一個自由的女人,她要麼一直自由下去,要麼不”。有一種你一旦選擇自由就不會再回頭,告别過去受壓迫的生活的感覺。

小碗熊:是挺震撼。我還想到另外一點 最低工資。我們知道七十年代到現在有通貨膨脹,物價上漲。電影裡的最低工資是1.33,可幾十年後,現今美國聯邦标準最低工資也僅有$7.25/小時。我一個大學朋友,她去田納西,也算是南方的州,在大學實驗室打工,一個小時拿7.50,就覺得好絕望。東北部一些經濟比較先進、社會比較開放的州,工資會漲,但是,以我2019年還在麻州的學校給教授打工的工資水平,是一個小時11.5。想想從七十年代到現在,物價漲了多少?尤其比如大學學費是翻番的。放到物價上漲的角度看,就會覺得這個最低時薪不是人能接受的。所以美國現在很多無産階級面臨的狀況是,要麼他們沒有工作,要麼他們有工作,卻完全沒法以此謀生,連付房租都不一定夠,就挺糟糕的。之前競選總統的桑德斯和紐約州最年輕的女議員AOC (Alexandria Ocasio-Cortez),他們作為偏社民的派别,号召把全國标準的最低工資提升到15刀,這樣在美國主流政治裡依然寸步難行。

小五:你說這個,其實我有想到美國前幾年有一個運動,每小時15美元吧,英文名叫“fight for 15”,當時參加運動的大多數都是非裔美國人,在服務業啊,就是少數族裔為主。當時這個運動跟blm也是聯動的。

小碗熊:電影裡資本家挑撥離間,引起種族争端,這個我覺得也是非常典型的手段。在南方有這樣的社會土壤,随便教唆一下,就可能有黑人挨打。真的是别有用心,太險惡了。

...

子津:我剛剛想到一個問題,電影裡的外來工會組織者是男的,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過女性作為工會組織者的這種電影?

小五:我沒有看過這樣的。目前看到的比較主動、比較有能力去影響其他人的,就還是《抱歉打擾》裡面那個女主,她已經算是比較主動的積極的。

小碗熊:抱歉打擾的女主自己就會上街塗鴉,挺酷的。可能可以從創作者的女性意識發展這個角度來看,如果找古早一些的影片,可能就很難拍出來積極的、發起運動的女性角色。但是你越到近幾年,越可能會出現這樣的女性角色,隻是一個猜測而已。

小五:是有一個發展的脈絡。我們上次分享的時候其實也提到一部四十年代的電影吧,是叫《社會中堅》。那部電影其實說的是,當時那些男性的煤礦工人因為新的勞動法案的通過,他們不能夠參與到這個罷工糾察隊裡面,所以他們就退出了,但他們又要繼續把罷工進行下去,不能讓外面的工賊進入,所以就是由他們的家庭裡面的女性來承擔組建罷工糾察隊的任務。從這裡面可以看出,女性當時還是男性的替補的角色。再比如像這個《諾瑪蕾》,她就是更加主動的這麼一個角色,雖然是受到工會組織者的影響,但是她在工廠裡面是一個領導者的角色。然後在這個《抱歉打擾》裡面的話,那個女主角她其實會主動有自己的主張,去采取行動,她也不是說受到這個工會組織者的影響,她一直就是做這些。這感覺還是會有這種變化。

小碗熊:想到一點,跟南方社會族群的脈絡有關的是,盧本一開始作為一個外來者發傳單,沒幾個人出現,但是到後面諾瑪蕾走親訪友去找她的父老鄉親,帶着盧本去的時候,就感覺大家的接受度稍微提高了一些。放在南方小鎮偏人情社會的環境裡面,女主作為一個本地人,在很多傳統理念裡,女性通常是要去承擔起串聯人情、保持鄰裡之間關系的任務的。影片很好的一點是利用了諾瑪蕾在地的女性身份,來串聯起鄉鎮的父老鄉親還有鄰裡關系。如果你是外來人,想要組織一個大型工會,恰恰最需要的就是這些本地的、可以跟你一起戰鬥、可以幫你一起組織的同胞。我越說越覺得美國南方很像中國大部分的村莊。

安爽:之前看過肯洛奇很多電影,裡面也提到工人運動,提到左翼運動和教會的沖突。可能除了警察之外,另一個繞不開的機構就是教會。而且相對于警察或者資本家,教會的領導人牧師或者神父更有話語權,在當地也比較有影響力,他往往代表着一種反對性的力量,和工會、左翼政黨之類的,有非常直接的沖突。這一部電影沒有直接表現,但是牧師面臨兩難命題時,就直接把諾瑪蕾趕出了工會。我覺得可能宗教它在美國,在資本主義國家,它本身也不是說是一種前現代的組織形式,它已經變成了資本主義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本身的倫理可能已經融入到了這個資本主義的秩序和再生産中了,是再生産的一個必不可少的角色。工會組建其實是合法的,它在美國是受法律保護的,它不會和法律、當地政府有什麼直接的沖突。去喚醒工人的階級意識、鬥争意識,讓工人階級意識到他們是一個整體,有被剝削的這種意識,這也是一種文化上的或者是思想上的革命,就這一點上看,我覺得工會和教會的沖突是比較直接的沖突吧。好像電影裡面也很少見到基督教馬克思主義這種比較有進步思想的神職人員,一般都是非常保守的,是和既存的秩序站在一塊的。

小碗熊:這個角度感覺值得多談一下,說得很有道理。美國社會很多時候繞不開的力量就是宗教,尤其在南方一些保守的州,除了家庭,最有效的社會機構應該就是教會,确實影響很大。

小五:後面是那個牧師他不同意他們用那個教堂是嗎?

安爽:諾瑪蕾對牧師說,你如果支持的話,我還是這個教會的成員,還是信奉上帝,就覺得上帝是和正義站在一塊的。如果說你不支持這個事,你的立場是站在另一邊,那我就隻能退出,你就聽不到我的歌聲了。牧師就說“你不用再來了”。

小碗熊:我突然想到另外一點,就是盧本他不僅僅在族裔上作為猶太人和這些人不一樣,同時他還是“異(于基督教的)教徒”。每個特點都在凸顯他的外來者身份。

小五:他們後面去的教堂是什麼教堂啊?是不是另外的教會?

安爽:他們第一次集會,好像也是在教堂。

小碗熊:除了最後一次是在諾瑪蕾的家,其它都是在教堂。但我也沒有特别注意是不是另外的教會。

安爽:好像是有黑人教會。

小碗熊:從六十年代民權運動一直到現在,教會在黑人群體裡面是非常有影響力的,像馬丁路德金就是一個牧師。教會和宗教領袖會有一些特殊的影響。(這是不是其實也暗示了種族團結對于勞工團結的重要性。)

...

影片存在的問題

老林:我覺得影片雖然描述了組建工會的過程當中遇到的困難、沖突和張力”,但沒有把将這些張力的化解過程講得很清楚。舉例而言,為什麼諾瑪蕾會變得這麼堅定?諾瑪蕾在運動中面對着許多經常的張力,包括與丈夫的矛盾。比如,諾瑪蕾因為工會工作的原因不能兼顧家庭,這個張力是如何緩解的呢?影片沒有交待,觀衆隻能腦補一下也許是丈夫最終選擇包容。再舉個例子,在諾瑪蕾進行宣傳時,有一個工人就提到說加入工會之後,工廠就針對我,讓我薪水減半、工作量加倍。再就比如資方利用種族分化組建工會的力量。諾瑪蕾他們到底是如何克服這些困難的呢?

還有一個令我映像深刻的困境來自運動的組織内部。影片中的工會組織者自身也在一個高負荷的、甚至可能不亞于工廠工作的勞動強度中。盧本自己的情緒也會有很多波動,諾瑪蕾甚至會明說“你現在越來越暴躁了”。這些在我看來,都是一個運動當中肯定會遇到的、而且需要集體去解決的問題。但是在電影當中,好像很少具體探讨和展現他們怎麼去用集體的力量去解決問題、克服困難。因為沒有展開,我們就會用自己的意識形态視點把它補完。比如,我們會把它放到個人的努力和個人的某種特質上面,覺得是諾瑪蕾和戰友通過某種堅強的努力克服了困難。這就導緻這個反抗和組件工會的故事變得有些模糊和斷裂,工會運動者的具體的策略、團隊合作等等都不那麼清楚。因此,當最後要通過投票決定是否建立工會時,我對于工會一方勝利與否是完全心理沒底的。因為回顧前面的鋪墊,都沒有講明遇到的困難如何獲得解決。雖然說投票結果宣告了勝利了,但是我會覺得就這個勝利有點突然,因為之前并沒有展現工會壯大和鞏固的具體過程。這是我看下來的疑惑。

小五:我也覺得這部電影其實是通過一些情節的設置,在回避一些現實運動裡面可能很難去處理的矛盾。就比如我們說到這個丈夫,他這個丈夫是非常理想化的,現實中我覺得就是很少有這樣的丈夫。然後你想想她把這麼多時間投到這個工會裡面,這個家務,我感覺後來很多時候就變成她丈夫去做了。她丈夫是在一個加油站還是什麼地方工作,我不确定,如果要按照那個劇本走的話,他的工作時間是要比他妻子少的,然後他才能夠有時間去照顧孩子、做家務。劇本是通過把這個丈夫設置得很好來解決這個問題的。但在這個現實裡面,如果沒有這樣的丈夫,這個丈夫不是這樣的一個人,那諾瑪蕾她就沒有辦法繼續去做這些工作,她要麼就是再次離婚或者怎麼樣,但是再離婚的話,她的經濟負擔也會更重。我覺得可能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

還有一個地方,就是為什麼突然工會投票就赢了,好像很容易。我覺得有一個很重要的轉折點,應該是諾瑪蕾的父親在工廠裡面工作的時候猝死了,讓那些工人更加憤怒。其實那是一個轉折點。當時工會其實出了很毒的一招,就是專門針對那些積極的分子,調整他們的工資,然後增加工作時長。所以當時内心其實他們是有很多抱怨,但是突然出了這麼一件事情,最活躍的工會組織的領導者諾瑪蕾她的父親死了,而且是因為猝死,而且是因為這幾個管理人員對他的身體狀況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注,沒有讓他及時休息。這就是資方很大的過失,我覺得可能是發生了這個事情,對這個工會最後組建成功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

小碗熊:她因為做這個被炒掉,在工友眼裡也會是非常激發憤怒的事情。

小五:但是可能現實當中的确就是沒有那麼容易。可能某一個人被炒了,其他人會更害怕,就不敢去繼續參與這個活動,也有可能,現實中反而很多情況就這樣發生了。

小碗熊:影片對于配角的叙述,确實是服務于諾瑪蕾一個女主而存在的,像勞工這些角色就是支持性的角色。既然片名叫諾瑪蕾,它關注點确實是圍繞這個女人,沒有把特别多的關注給其他勞工。

老林:我想再引申一個剛剛說到的點。每次組建工會的力量遭遇危機,尤其事精神上的危機,組織者的辦法主要就是給大家打雞血、鼓勵大家堅持下去。比如,諾瑪蕾從監獄出來的時候情緒有些絕望和低落,戰友就說“有多少人比你更慘”。工會超負荷工作的時候,諾瑪蕾提到說“我一天十幾個小時都在這裡,我付出很多”,戰友也不是去安慰她的情緒,而是說“你一定要堅持下去”這類的。怎麼去解決組織工作給内部成員帶來的一些負面效應,比如團隊内部的争論或是高強度工作帶來的情緒問題呢?這部電影沒有怎麼讨論。不妨這樣提問,如果最後就投票失敗了,大家努力的結果是一個階段性的失敗,他們要怎麼面對這樣一個結局呢?

子津:我覺得這部電影,它在工會的具體組織工作上,不是一部特别寫實的電影,或者可以說它重點并不是在這裡。我會覺得它是一個特别大框架的,特别能夠給人鼓舞的電影,但是不是說我們可以從中得到特别多組織經驗的。而且我感覺,與其說它是一部工人影片,不如說是一部女性主義影片,就是它确實是更突出大女主諾瑪蕾的,而且涉及了很多女性主義議題。

安爽:我就覺得這個電影提出了問題,但它沒有想着把這個問題解決。包括說失敗了怎麼辦,我覺得失敗了,隻能就是離開。當時那個工會有兩個人來找盧本,說這個地方發展不太好要不就撤吧,而且之前有人說盧本好像蝗蟲一樣,就是每隔三個月,或者每隔三年都會來一次。就說他之前肯定就來了不止一次了,來了很多次,建立工會如果失敗就走了。如果說這次投票失敗的話,我覺得這個男主角可能最多走,因為他也是工會的工作人員,他隻是拿工會的薪水,可能就去另一個地方。工廠裡很多問題,包括過勞這些,解決得都比較偶然。還有工友遇到的家庭上的壓力,全都展現出來。女主角的形象也比較特殊,她本身就不太顧及這種世俗眼光,包括她自己對丈夫也非常坦誠。就是她丈夫問她和盧本有沒有上過床,她就說沒有,但是我覺得我心裡是有他的一個影子。而且她跟孩子說她自己的處境,說外面會有各種流言蜚語,說你們肯定會聽到很多,說她自己也不是一個多好的人,但她就是為了你們以後能夠有個很好的環境。我覺得都挺現實主義,唯一一個浪漫化就是那個諾瑪蕾站在桌子上那一段,就非常有感染力,沒說什麼,整個工廠就變得非常沉默。我覺得這有點像那個《死亡詩社》。最後諾瑪蕾家庭遇到的困難也沒有減少多少,工會也隻是一個雛形,我覺得電影挺現實的,哪些問題都沒有解決,也沒有提供解決辦法。某種程度上成功了,但是那些矛盾沖突依然是這樣。是非常現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