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度高分電影《調音師》正在熱映,其法國同名短片也再一次走進了大衆視野。

這部短片隻有不到14分鐘,豆瓣評分9.2分,榮獲2011年盧紋國際電影節最佳短片獎、2012年法國恺撒獎最佳短片獎(法國電影凱撒獎,法國電影的最高榮譽,有"法國奧斯卡"之稱)。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影片主要講述了一個學習鋼琴已有15年之久的天才鋼琴家,在一次很重要的比賽上失敗後,人生開始跌入低谷,挺過來後的他卻僞裝成為了一名盲人鋼琴調音師。在他看來,僞裝成盲人會讓别人認為他聽覺方面更加敏銳,并由此會得到更多的同情和小費,甚至還會窺視到别人的生活與隐私,他享受并沉浸在這種利益之下,并怡然自得。直到某一天,他意外的卷入了一場謀殺案之中······

影片最後,主人公本有機會反抗卻未反抗,直到成為任老太太宰割的羔羊。實際上,在一開始發現屋内有樁殺人案時,主人公憑借自身的力氣,完全可以制服一個當時手無寸槍的老太太,然後逃出去。但聰明反被聰明誤,主人公入戲太深,真的把自己當成了一名盲人,甚至在最後一刻還心存僥幸心理,不停地自欺欺人,直到一步步地落入老太太的槍口之下,坐以待斃。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其實,主人公從高傲的鋼琴師到轉化為假裝盲人的調音師,轉變的不止是身份,還有人生,從假裝的那一刻起,他從心理上就已經是一名弱者了。前面的一系列鋪墊,也暗含了主人公最後的結局。引導他放棄反抗、走向深淵的,除了命運(即導演)的安排、對自己演技的盲目自信以及後面的心存僥幸,還有他長期的自我催眠,自己就是一名弱者,久而久之真的變成了一名弱者,以至于哪怕在危險來臨之際,都還在不停地給自己心理暗示,自己真的是一名盲人,從而忘記了自己是一名正常人。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就像大象與木樁的故事一樣,大象還是小象的時候,訓象人就用鎖鍊将它綁在木樁上,小象無論怎麼掙紮都無法掙脫。久而久之小象放棄了掙紮,習慣了鎖鍊。直到長成大象,可以輕而易舉地掙脫木樁了,它卻不再掙脫了,在大象眼中,那根木樁是比自己強大的。這是一個有關習慣的故事,也是一個有關心理暗示的故事。

很多時候,我們認為我們自己弱,真的就會變弱,甚至還會不停地為自己的弱找借口,覺得自己本來就是這樣的人,從而慢慢消磨掉了自己變強大的自信和可能。當我們覺得自己很強大時,哪怕暫時不夠強大,隻要經常告訴自己我很厲害,即使我現在不厲害,以後也會很厲害,也會從中獲得力量,慢慢地變成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所以,我們認為我們是哪樣的人,我們就會慢慢變成哪樣的人,如果想要變成你想成為的人,就先去扮演那個角色吧。哪怕暫時沒有條件去扮演,也可以從一些細節處調整,比如着裝、生活習慣等,慢慢地你就會發現這種心理暗示所帶給自己的力量。

...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後,不免俗地猜測一下結局,大家認為主人公有沒有over?

小編認為over了。理由如下:

1、開頭就給出了結尾,在片子開頭的時候,老婦人站在他身後,然後伴随着一個聲音(有可能是槍聲),然後畫面就變黑了,主人公的世界也就真的黑了。

2、在主人公進到房間裡後,門被反鎖了三次,說明老太太一直堤防着他,後來摘下他的眼鏡說明已經起了疑心,最後,在他調音時,有一個背景是老太太在看筆記本的剪影,說明她發現了筆記本,從而發現主人公并非是真的盲人。

調音師:如何一步步走向老太太槍口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