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公衆号:無物永駐

評法國電影《觸不可及》

人與人之間的理解,有時在特定的人身邊并非想象中那麼重要;相反,有時正是不去理解才讓人心安自在。


這一點,在出身貴族家庭的年過五十載的菲利普和出身在貧民窟的黑人青年德希斯的一段别緻的、跨階級、甚至跨年齡的友誼中尤為體現。


貴族大叔和黑人男孩,這對拍檔仿佛是隻有出現在小說和電影中的情節,但是這個故事并非是筆墨下新穎的空中閣樓,而是根據法國的一個真實故事改編。


電影開頭,德希斯跟因跳傘發生意外而全身癱瘓的菲利普一起坐在汽車前座上,在靜谧又蕭瑟的鋼琴配樂下德希斯面無表情地看着路上的一輛輛車,菲利普昂着身上唯一能動的頭仰望着汽車窗鏡外,路燈的暖色燈光打在臉上,他若有所思。在一個堵車的空檔時間内,氤氲了安靜平淡的《Fly》電影配樂霎然間被耐不住無聊的德希斯拐出車行道的汽車轟鳴聲掩蓋,然而身邊從小被接受高等教育的菲利普隻是把頭扭向德希斯看了一眼而已,而不知廉恥的德希斯隻是會心一笑。

...

...

盡管兩人相差甚遠,但在一起因違反交通規則又欺詐警車為他們開路的歡樂是最真實的。

...

全片基本貫穿了一種靜谧祥和但又歡快的感情基調,頗有法國浪漫的人文情懷,然而身為一部喜劇片又不乏情節的清新脫俗,新穎的看點以及深刻的内涵;貫穿在黑人德希斯的生活與貴族老闆菲利普生活的交織中。

在情節的發展開始進入正軌的時候,電影介紹了德希斯是在菲律普的一次護理應聘時相識的,在一個個前來應聘的護理皆被輪椅上的菲律普回絕後,剛從監獄出來為了領取政府失業金而特意前來向應聘的公司簽失業證明的德希斯卻被菲利普看上。

...

黑人德希斯,輕率直爽,隻想讓菲律普簽個字走人,面對面前的菲利普絲毫沒有尊敬甚至還調侃了一波菲利普的音樂品味。

...

...

...

在紙醉金迷的誘惑下,德希斯一定會接受做菲利普的護理,然而完全不在一個世界的兩個人必然會擦出火花。無論是談話舉止還是樂趣所在都可謂天壤之别,就連幫助菲律普灌腸都要向自己的同事吃飯時抱怨。

...

...

...

...

...

盡管電影經常展現出這種情節,但導演要表達的遠遠不止這些,菲利普在與黑人德希斯的相處中同時也披露了上層社會的虛僞以及在一些生活方面的卑恭順從。例如菲利普的鄰居總是把車停在菲利普的家門口,即使門牌上明确标示着禁止停車的字眼,但屢教不改;然而在德希斯接任菲利普的護理時他明白一些人光說是沒有用的,于是下了車的德希斯就把擋了自己道的菲利普鄰居直接揪下車。


在德希斯作畫這一方面也頗見端倪,一次菲利普去畫館欣賞畫作看了面前的一副看似簡單的畫看了一個小時,張口幾萬買了下來,頓覺驚愕的德希斯用油漆也着手畫了一副很抽象但整體也挺和諧的一副畫。于是菲利普把這幅畫在自己的朋友面前推薦吹捧這是一位初見端倪的畫家的畫作,騙朋友拿一萬多買了下來。

...

...

在這方面,黑人德希斯幫忙管教菲利普叛逆不懂事的女孩的方式也不一樣,菲利普在這一方面總是說那樣不太好。可是德希斯以及同事都希望菲利普女兒應當嚴加管教,于是德希斯不顧輪椅上的菲利普擅自嚴教菲利普的女兒。

...

...

菲利普對德希斯說過,參加自己生日聚會的那些人主要是來看看遭受意外事故後自己是否還活着,就像例行檢查一樣,大家相互遷就有時都彼此有些讨厭了。然而德希斯在古典音樂的無聊氛圍下自己播放一段流行音樂然後帶動整個聚會跳起舞來。

...

...

撇去影片的幽默,德希斯的出身其實很是不幸,自己在八歲時被另一個家庭的養母領養,養母随後又生了幾個孩子,養母丈夫死後又和别的男人結婚,結果落得一家孩子都管不過來的地步。自己的弟弟并非親弟弟,但德希斯認真管教着自己沾上毒品的弟弟,并在被趕出來後一個人開車在樓下看望正在擦窗戶的母親。

...

...

...

影片在展露德希斯的生活境況時無外乎地使用影片的配樂《Fly》伴随着靜谧祥和的旋律烘托生活的索然。然而比起出身貧民窟的社會青年德希斯,更可悲的還數因意外事故全身癱瘓的菲利普,而菲利普為何選德希斯做自己的護理以及到影片結尾德希斯為何不繼續一直在菲利普身邊做護理的原因是連接影片的終極真理,也是這部電影最可圈可評的地方,也是小編要說得在《觸不可及》這部電影中人與人之間的理解為何有時顯得并非那麼重要,以及,在整部電影中觸不可及的,究竟是什麼?


先說到菲利普,自己妻子在二十五年前因屢屢流産而不幸離世,他最終選擇領養一個女孩,女孩嬌生慣養不懂事自己為了分擔妻子離世的痛苦玩極限運動摔成殘疾。依靠現代科技以及豐厚的資産,他可以保證活到七十歲,然而菲利普内心的痛苦在影片中雖沒裸露太多,有的也隻是與德希斯談話時濕潤的眼眶,當然德希斯也不例外,但是菲利普的痛苦在于:他不被像看待正常人一樣被别人看待,殘疾的貴族大老闆長年卧椅必然心情有些壓抑和一些看不到的煩躁,可是身邊前來應聘的護理對菲利普唯唯諾諾,帶着謙卑和憐憫之心來應職的他們無法理解身體癱瘓無望的内心痛楚或分擔菲利普的孤獨。正如菲利普在說德希斯時這樣表達:“他總是忘記我癱瘓的事實,我要的就是這樣的人,沒有憐憫沒有特殊對待沒有歧視。”

...

...

說到這裡,兩人相處融洽,在一起非常歡樂,但是為什麼影片最後菲利普和德希斯都覺得彼此離開最好呢?

...

原因在于,德希斯還有一群小孩和單親母親的家庭要操管,況且菲利普也不希望德希斯一輩子陪在一個殘疾人身邊。

...

...

我們所信奉的包容、理解和愛,有時并不是那麼重要,因為人性的光輝也并非隻在于彼此犧牲和感動。有時我們可能想要的隻是一種祥和、真實的陪伴來讓自己獲得正常人的尊嚴,忘記所無法改變的痛苦,就像德希斯觸不可及菲利普身體癱瘓的痛苦而菲利普也體會不到德希斯這種社會底層階級為生活操勞的艱辛。然而正是菲利普在德希斯身邊顯得不卑不亢而德希斯也從不提及自己家庭的緣故,給予了兩人内心深處那不可觸碰的空間所需的尊重與回避,讓兩人成為了成年人好朋友的榜樣。


《觸不可及》這部電影是當年法國票房冠軍,電影的感動之處遠超出一般感動意義上的付出、大無畏的俗套格局。電影的主題曲《Una Mattina》寂寥又溫馨的旋律出現在德希斯一個人走在前往菲利普家裡取失業證明時以及一個人開車看望母親在樓上擦窗戶時響起,同時又烘托了在菲利普沒有勇氣見自己的筆友而跟車裡的德希斯打電話時的情節的悲哀,象征着兩個人難以觸碰的孤獨。然而主題配樂的最後一次響起,是在電影的結尾,受不了新護理的菲利普再次邀請德希斯來到他身邊,而德希斯把菲利普一個人推到酒店,偷偷邀請了菲利普的筆友跟自己見面。


給予了菲利普新的陪伴的德希斯最終微笑告别,主題寂寥溫馨的鋼琴旋律最終貫徹了整部影片的結尾直至影片徹底結束。

...

...

電影在最後用字幕交代了菲利普現定居摩納哥,再婚,育有二女而阿戴爾賽魯(電影改編為德希斯)現為企業主管,已婚并有三個孩子。


這部電影曾是影史上趕超《泰坦尼克号》的存在,豆瓣評分9.5,一直被奉為影史經典,無論是歡快溫馨又顯得有些悲哀的情節基調,還是倍受好評的電影配樂以及豐富又深刻的内涵,都值得細細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