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海報
觀《間諜之橋》有感

文 / 許健


    一個簡單的任務,作一名敵方間諜的法庭辯護律師,為什麼簡單?你懂的。而紐約的保險律師詹姆斯•多諾萬卻将事情變得複雜起來,并将自己深陷其中。

    由斯皮爾伯格導演的美國影片《間諜之橋(Bridge of spies)》,是根據真實曆史事件改編的。蘇聯間諜阿貝爾被捕并拒絕與美方合作,可以想見對他的審判将是程式化的,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偏偏循規蹈矩的多諾萬從一名律師職責的角度,不僅将阿貝爾看做一名群情憤恨的敵人,同時把他當作享有應有權利的人。正是出于這樣的信念,多諾萬頂住來自政府、同僚、民衆的壓力,甚至是生命的威脅,終使阿貝爾免除了死刑,也赢得了對方的尊敬。

    不久,美軍U2偵察機在蘇聯上空被擊落,飛行員鮑爾斯作為間諜被俘,雙方有了交換不被各自方所承認的間諜的想法,多諾萬律師自然成了理想的中間人,他冒着巨大的政治風險和生命風險,曆盡曲折,最終達成協議,在東德的格利尼克橋雙方完成了阿貝爾和鮑爾斯的交換。

    影片并沒有通常大片的緊張刺激,真正感人的是其中的人物。是什麼令多諾萬律師與衆不同?今天總有人講信仰危機,信仰是什麼?是人生的規矩底線,盡管不同人底線相差甚遠,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逾越了它也就否定了自己,人生也就變成沒有靈魂的行屍走肉。設想多諾萬律師屈于壓力而隻是做做樣子,他自己還能自豪地認為自己是個偉大的律師嗎?如果沒有對每個生命的尊重,他所尊奉的信念還能成立嗎?他的循規蹈矩正是對自己作為一個人的維持。高尚的生命是活給自己的,這種坦然也非大多數人所能有勇氣去享受的,這才是多諾萬律師藐視一切艱難險阻的力量源泉。片尾,鮑爾斯急于表白自己的忠誠,多諾萬對他說:“别人的想法并不重要,你自己知道就好。”你知道你是一個好人嗎?人永遠不能騙過自己。

    阿貝爾和鮑爾斯,他們和多諾萬律師的持守有着共同之處,雖然某種程度上說他們都是這場遊戲中的一個棋子,但為了各自的信念不懼犧牲生命,或者是一種為自己負責的自私,他們不願成為一個喪失了靈魂的迷失者。因為有信仰,因為有認可的規矩和底線,生活便總是可以對未來的某一刻充滿希望,人生便也活得有意義。因為有信仰,一切的榮耀及逆旅,紛雜變幻的世事,皆可以阿貝爾的口頭禅來應對:有什麼幫助呢?(又如何呢?)

    導演斯皮爾伯格也有自己的堅守,影片中對飛行員用于自殺成仁的毒針兩次出現,中情局對營救卷入其中的大學生的消極态度,等等,他在通過藝術手法譴責對生命的漠視。尊重每個人的生命,是人類文明的共同價值所在。正如某影評所言:“該片對于普遍情理和國際關系中的平等地位的辯護非常值得傾聽,但正如所有信息一樣,越輕柔的傳遞才越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處世不亂,君子也。

——2016年3月15日定稿


原創文字   請勿擅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