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長時間沒有讀過書了?

據有關媒體報道,2017年中國人的年均讀書為0.7本。面對這樣的數據,我想很多人都已經見怪不怪。畢竟越來越不喜歡看書,越來越沒有時間看書,光買書不看書已經成了我們的閱讀常态。

其實看書,讀書都不難,我們缺的是一本好書。在這個喧嚣的時代從書本的智慧裡去探尋更為深刻的意義,在浩瀚書海裡追溯文化傳承,在求知路上不斷開拓向前,應該是每一個中國人賦予書本最本真的希冀。今天桃子要給大家安利的這檔綜藝節目,就和書有關。

「一路書香」第二季

...

這是一檔由"色情小主播"窦文濤帶領衆明星及文化名人行走名城,閱讀并緻敬經典名著的文化節目,「一路書香」第一季一經播出就被各大媒體和網友集體點贊,少了梁道長,馬爺,許老師的加持,名嘴窦文濤卻依舊還是那麼會聊天,「一路書香」和那些大型場景式讀書節目不同,它的讀書方式也很特别,是将讀與行共進,和明星、文化名人一起造訪經典著作裡的所記錄的地方并追憶書中人物的傳奇一生,這樣的行讀可謂很獨特了。

在「一路書香」第一季節目中,任賢齊、窦文濤、張星月、蔣方舟、馬家輝、馬未都、許子東等名人嘉賓帶領觀衆們品讀了餘光中的「鄉愁」、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

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韻味,但這些書中有傳承了千百年的中華文明,到了第二季,節目中出現的經典讀物更為觀衆們所熟知,王安憶的「長恨歌」,錢鐘書的「圍城」,沈從文的「邊城」以及金庸先生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

在第二季第一期,節目組帶領大家随着「長恨歌」穿越時空,感悟上海十裡洋場的悲歡離合,有人說讀懂了《長恨歌》,就讀懂了上海,也讀懂了女性,提到當代寫上海的作家,王安憶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從小在上海弄堂裡長大的王安憶,筆下的上海不是十裡洋場,不是五光十色的鬧市,而是在裡弄深處真實的煙火氣。

王安憶說:要寫上海,最好的代表是女性,而這部獲得了茅盾文學獎的「長恨歌」,正是抓住了上海女人的特點。節目組沿着小說的情節與脈絡,穿越上海的大街小巷和弄堂深處,帶領大家浏覽這部橫跨了半個世紀的現代上海史詩「長恨歌」。

...

"站一個制高點看上海,上海的弄堂是壯觀的景象,當天黑下來,燈亮起來的時分,這些點和線都是有光的。在那光後面,大片大片的暗,便是上海的弄堂了。"

...

時裝這東西,你要說它是虛榮也罷。可你千萬不能小視它,它也是時代精神。

...

這人生說起來是朝前走,卻又好像是朝後退的。

...

王安憶筆下的「長恨歌」描繪了舊上海選美小姐王琦瑤情感糾結的一生。小說橫跨四十年的時間長度,寫人,寫城,寫情。時至今日,「長恨歌」依舊可以稱得上寫盡上海市井世相,書窮女性擇偶秘要。

...

節目組來到了書中王琦瑤居住的平安裡39号,這是一處逼仄的弄堂。

...

也就是這裡,是王琦瑤人生境遇直下的轉折,在平安裡39号的樓頂,嘉賓們體味着小說中出現的情景,他們的頭頂也飛過了書中出現的那一群來自弄堂的鴿子。

...

弄堂之外的天空很高,誰都想飛的更高,但是即使你飛的再高,你始終是那隻來自弄堂的土鴿子,一心想出人頭地的王琦瑤最終獲得了選美小姐的第三名,然後她結識了有權勢的國民黨高官李主任,認識李主任是王琦瑤一生中的人生頂峰,她的居住環境也從逼仄的上海弄堂轉至夢幻城堡馬勒别墅。

...

王琦瑤的一生經曆了4個男人——一直陪伴她,真心侍奉的"暖男"程先生、有權勢的國民黨高官李主任、富家公子康明遜和小鮮肉"老克臘"。

...

這4個男人分别投射出女人對理想愛情的不同選擇和追求,嘉賓們重讀長恨歌,并抛出了一系列女性愛情疑問。

1.金錢,權力和地位,真的能引發愛情嗎?

2.時代變遷,什麼樣的男人最受女性歡迎?

3.怎麼樣才能在愛情中不迷失自我?

...

...

伴随着嘉賓們的解讀,我們不難發現,獨立,自愛的女性越來越多,王琦瑤式的悲劇在現代社會發生的幾率越來越小,這也是節目重讀「長恨歌」的意義所在吧!重讀完「長恨歌」,「一路書香2」重讀了錢鐘書的「圍城」,「圍城」——這部誕生于上海孤島文學時期的著作,時隔70多年,放之今日,我們依然能從書中找到共鳴!

...

在上海複興中路,留學歸來的錢鐘書在夫人楊绛的輔佐下,寫出了關于婚姻與人生終極思考的「圍城」。

...

年少時,我們是難以讀出「圍城」背後埋藏的關于婚姻與人生的種種道理,然而當你終于長大之後,經曆過種種世事無常,再看「圍城」,你不難發現,男主角方鴻漸人生不同階段的迷局,仿佛正是自己的一個縮影。

...

"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這句話不知被多少人奉為對婚姻、事業以及生活中各種圍城的解讀,人的處境永遠都是坐井觀天,你不管見聞多廣大,你跟這宇宙萬象相比,你永遠是狹隘的。

...

窦文濤和嘉賓們在節目中借着「圍城」和方鴻漸,探讨了有關婚姻、家庭、事業乃至精神與人生的圍城,圍城是否真的是一個能與困境畫上等号的比喻,身處圍城的人們,又該如何處理自身和圍城的關系?在嘉賓們的探尋中,我們都可以試着找出答案。

...

書中的方鴻漸,太像我們自己,因為在生活中,我們總是被命運左右,而無法掌握它,在書中,方鴻漸即便走出了婚姻圍城,走到外邊依然遍地圍城——找不到心儀或是看得上的工作,工作之後又覺得理想與現實有出入。

...

放眼如今,這些問題又何嘗不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圍城,那麼圍城就等于困境嗎?其實不然。

...

著名學者朱大可認為,圍城其實是一個比較中性的詞,有的時候他是監獄,有的時候他是花園,就看你如何看待它,這比它是什麼更加重要。

...

面對圍城,即便人的一生是從一座圍城跳入另一座,我們也不應失去對婚姻,家庭,工作乃至生活的熱情。相比徹底擺脫無處不在的圍城,如何看待和适應圍城或許才是我們該思考的問題。

...

如今,我們很難拿着一本書,認認真真的讀下去,更别說和三五好友讨論書中的故事和人物了。随手刷刷抖音,看看網絡小說似乎已經成了我們的日常。

如果不是哪位文化巨擘過世,我們真的很難把目光放在那些曾經的經典上,一本書就是一條路,行萬裡路,讀萬卷書,當你的步伐越走越快,越邁越大的時候,便更需要手捧經典,用經典讀物驅散眼前浮雲,了解和發現自己與天地萬物。

本文首發于「腹黑電影」公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