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發現此部劇集有多難下,我才明白一個詞的含義——小衆。的确,喜歡《扪心問診》這部美劇的人太少了,如果沒有丁點兒心理學知識,或是,沒有對探尋人物内心有着濃厚的興趣,即使隻看三集《扪心問診》都需要‘堅持’——漫長的對話,看似波瀾不驚的情節發展,确實會讓很多人對此劇望而卻步,但是,這些都不會阻止我愛上它——僅僅用了不到一周時間,我和老婆就看到了《扪心問診》第一季的37集。
每一次觀看,我都在心裡默想,paul下一句的問話将是什麼,他怎樣去發掘,來訪者們将會如何辯護、回旋、乃至憤怒地反擊。大部分時候,(我自覺還算聰明),對對話發展的猜測基本還算對路,這和我頭腦中預想的心理問診差不多——就在一年多前,我還準備做一名心理醫生呢,看過的那些書,幫我很好地理解了劇情,甚至可以說,paul和gina也在諄諄于我教授,我從中學到了很多。
每次看完《扪心問診》,唏噓之餘,我和老婆還在一起讨論,分析,分析劇中的人物,分析我們自己,從童年經曆一直到目前我們關系中的不良交流——事實上,理解和做到是兩回事,我們潛意識上的防禦系統太強大了——從某種意義上,我們體内的超我就象社會上的小衆群體,它們可能會喊出理智的聲響,不過,那聲音太過微弱,它們需要去被聆聽,需要去被尊重。
看到alex死去那一段情節時,我的心海湧起很多波瀾——象alex這樣的情況,心理問診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幫助了他,或是,在揭露了那些童年創傷後,當事人陷入了更加迷惘的境地?paul幫了他,還是害了他,我不得答案。
有些人,注定,要走在命定的道路上?而任是你掌握了很多知識、洞徹了很多内心糾結,你投入了愛,你想緊緊抓住他的手,卻未能于他的人生有任何幫助。非常具有諷刺意味的就是,paul自己的生活也是一團亂麻,他去愛他的病人,他理智而清醒,卻不能處理好自己的事務。哈,哈,苦澀地幹笑兩聲,就如同我對有時的自己的不屑。
我們需要什麼?靠什麼來指引?
當有時,我這樣問自己時,幾個詞閃電一般從腦海中劃過——神?宗教?需要被徹底信賴的萬物主?
所以,我才會這樣說,對我自己,或對我的朋友們說,我說,當我50歲左右時,我會選擇一門宗教,投身其中。至于為什麼不是現在?是50歲,51、52?我自己也說不清楚,我隻是聽到仿佛中的冥冥之聲說,還不到時候,非到你自己不嘗盡這些幸福歡欣,這些痛苦和磨折,不到你徹底感悟這人世間的一切時,你就不能明白神的偉大。
我真的是在你說的道路上前行麼?我的神。
我不祈求,從你那裡獲得,他們說的那些榮耀、财富,或是善惡有報的結果,我僅僅是想,得到一個明白,一個關于生死的明白——到底,我們是被,出于某種目的,被創造出來的,還是,我們就該在這裡,毫無因果地走完這一世——我手拿火炬,欣喜地從父輩那裡接過,而後,當我交出它時,有人對我說,很好,你完成了你的過程。我問,然後呢?那人回答,沒有然後了。我就這樣消失在未明中。甚至,就根本沒有我預想的這一段對話,沒有,什麼也沒有。
但是,
可是,
我知道,我隐約地感到,我還是願意相信,我們是有意來到這個世界的,若非如此,我為何能從一個淵底走到現在?我掙紮着,我痛苦地赢得了幸福,我如償地逐漸成熟,甚至,我越來越愛自己的生命,愛我的妻,愛我的家人,愛這世界。
這一切,終究還是需要我自己來領悟的,對不?我的神,我開始越來越相信你能聽見我的呢喃了。如果說,現在我還不能将我的此心交付,正如你所說的,孩子,還不是時候。
你看,你是多麼的神奇,你在用我的思維,讓我自己同我自己對話,我想,寫完這段文字後,我有了一些更為堅定的感覺——那些關于使命,或是造化、曆練,随你怎麼定義吧,我有了一些這樣的領悟。這樣的感覺,很不錯。
很不錯。
謝謝你,我的,現在我還未能将你的榮尊同我的貼服聯系在一起的,我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