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衆号:無物永駐,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辭典,是人人都會用到的工具書,每個人識記字詞、掌握語言的過程都離不開辭典的幫助。但也因為辭典的工具性太強,大部分人隻是在使用,而很少會去想它是誰編的、怎麼編的。

日本電影《編舟記》根據三浦紫苑同名小說改編,别出心裁地把鏡頭對準了“編辭典”這一鮮為人知的行業,展現了一部辭典的編纂過程,并揭示其與編纂者的聯系。把這個表面看來枯燥乏味的故事拍得十分有趣且富有深意。

...

故事的開頭,玄武書房拟出版一部國語辭典《大渡海》,由資深國語學者松本擔任總編,不料他最為器重的編輯荒木卻在此時辭職,回家照顧病妻。荒木希望找到一個接班人,然而這份工作并不受人待見,書局局長認為幹不好工作的人才會去,而公司很多人都覺得編辭典“老土”“沒前途”。經多方尋找,他終于相中了青年馬締光也。

...

馬締性格木讷,不善言辭,給人第一印象就是标準宅男。但他工作認真負責,更重要的是對詞語有敏銳的認識度。編辭典無疑很适合馬締,他也很快就接下新的工作。

總編松本這樣解釋《大渡海》的編纂意義:語言的海洋廣闊無垠,而辭典就像漂浮在大海上的一葉扁舟。人們通過辭典尋找能夠确切表達自己心意的語言,并且理解他人的心情和想法,從而與他人結下羁絆。

...

可見導演(及原著作者)沒有把辭典當做簡單的工具書,而是力圖展現其人文蘊涵。用辭典查字詞,知道語言的意義并學會使用,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與他人實現有效的交流并建立起聯系,這份工作對于人類是具有極大意義的。

語言随時代的發展而變化,辭典也需要與時俱進,《大渡海》的編纂正是為了順應語言的新變。為此,編輯部成員們需要廣泛接觸社會,通過讀報紙、實地聽人交談等途徑來收集新詞,并用卡片記錄下來。而那些含義發生變化的舊詞也需要增加或改變釋義。

...

很少人查辭典時會關心詞意和例句與編寫者有什麼關系,而在電影中,這些是與編寫者的生活緊密聯系的。馬締對房東的孫女林香具矢一見鐘情,從此朝思暮想,主編知道後讓他編寫“戀”一詞的釋義。馬締真情投入,寫出的釋義如情詩一般:

...

再如編輯西岡在喝醉後借着酒力向女友求婚,而他為“土爆了”一詞編寫的例句就是:“借着酒力求婚真是土爆了。”

當然不是所有釋義和例句都與編寫者親身經曆相關,但它們确實凝聚着編寫者的智慧、閱曆、感情等因素。電影如此安排劇情不僅是讓這個編辭典的故事更有趣、更有人情味,同時也是松本所說的辭典意義的體現。我們掌握語言是為了能夠與他人交流和建立情誼,而編寫者自己的經曆就做了一個極好的示範。

...

辭典的編纂除了需要編寫者的智慧和閱曆外,更需要一種頑強的職人精神。日本詞語“職人”原本專指從事特殊傳統手工制作的藝術家,但自昭和時代始,現代都市中的“職人”概念也擴展為所有“一生懸命的”從業者。

...

職人精神首先是一生熱愛和忠誠于自己的職業的精神,在電影中,松本和馬締是這種精神最直接的體現。松本為《大渡海》奉獻十幾年,到死也沒有看見它的出版,他患食道癌之後仍然堅持工作,不忘收集新詞。而馬締一進編輯部就全身心投入這份工作,當他知道編一部辭典可能要幾十年時,正當年輕的他卻決定把一生奉獻給辭典。而西岡和岸邊的職人精神則有一個發展過程,他們開始并不愛這一工作,因為它的單調、麻煩及曠日持久,但随着與馬締等人的相處,他們漸漸認識到這份工作的意義,也愛上了這份工作。

職人精神也是對職業的一絲不苟和精益求精。編寫辭典的工作極為繁重,不但要時刻收集新詞,編寫詞意,也要對詞語進行多次的校對。而因為辭典對于人們的重要性,編寫者必須力求準确無誤。這些都對編寫者的細心和耐心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

編辭典也重視創新,市面上的辭典很多,質量卻良莠不齊,編一部好辭典就意味着得有自己的獨特優勢。編輯部在編寫“右”的詞意時就進行了一番讨論,經典釋義為“翻閱本辭典時,偶數頁所處方向為右。”而松本則提議編寫為:“數字10中0所處的方向為右。”相比奇偶之分更為直觀。

此外,整個團隊的團結合作也是十分重要的。馬締一開始就明白編辭典不可能一個人完成,于是,他雖然不善言談,但也主動去找同事西岡聊天。一開始免不了尴尬,但也漸漸與西岡成了好友。辭典編寫後期即将迎來出版,校閱時卻發現了錯誤。為趕上出版,馬締和一衆員工搬到編輯室來居住,夜以繼日,齊心協力,努力把所有錯誤糾正過來。編輯部還經常有同事間的小聚會,相互讨論和溝通。

...

一部辭典正是這樣煉成的,我們習以為常的工具書裡凝聚着編寫者長年累月的汗水和心血。當然,任何職業要做到極緻都少不了這樣的精神和付出。這部電影以一個相對邊緣的職業為入口,聚焦一部辭典的編纂過程,因其新穎的題材、細膩的刻畫、輕快幽默的風格等,極具觀賞價值。而其中體現出來的人文内涵和職人精神等,又具有普遍的認識意義。

在這個瞬息萬變、躁動不安的時代,心懷職人精神,對一份工作沉下心來,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下去是很不容易的。當下無論是日本還是其他許多國家,這種職人精神都在日漸式微。而《編舟記》從編辭典的工作中把這種精神淋漓盡緻地彰顯出來,其實也是對當下稀缺的職人精神的呼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