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問題沒有答案

比如————

如果他沒有死在27歲……現在的音樂世界是什麼樣子?

《科特·柯本的煩惱蒙太奇》


...
渣手繪海報登場

柯特·柯本(Kurt Donald Cobain),1987年組建涅槃樂隊(Nirvana),1991年發行第二張專輯唱片《Never Mind》,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爆款”。這張唱片讓當時的一種邊緣音樂風格被大衆所熟知,獲贊無數。諷刺的是,柯本是一個真·朋克,不屑于被主流的追捧。1993他試圖想用《In Utero》這張風格更加極端的專輯驅散那些“盲目的崇拜者”,并不太成功。1994年4月8日,輿論的圍攻和自身的狀态導緻柯本于家中自殺。

在早期的搖滾樂崛起的年代,每一位音樂人都有着傳奇的一生。

傳奇有時也意味着毀譽參半,道德的模糊性,被狗仔糾纏。

所有的行為都會被模仿,被指摘。

傳奇也代表被“鍵盤俠”口誅筆伐,代表着别人眼中的流量與财富。

任何一個年代都驚人的相似。

前一段時間上映的《波西米亞狂想曲》也有人因為對牙叔的改編不實而引起不滿。

HBO的這部紀錄片采用很讨巧的方式,兼顧了娛樂性與真實性。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影片把當年的視頻素材,錄音采訪,音頻等資料的重組。


...
圖片發自簡書App


配合動畫和當事人回訪來構建起科特柯本這位搖滾巨星的一生(科特柯本本人一定不願接受搖滾巨星這個稱呼)


...
圖片發自簡書App

開場的一段欲言又止的獨白,拉開了對科特·柯本歲月的回溯。


...
圖片發自簡書App


涅槃樂隊是藥君的國外搖滾啟蒙樂隊之一,當年高三。

和諸多粉絲一樣收集一切能收集到的,不知真假的關于涅槃樂隊的所有。


...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删

新聞,海報,T恤,鴨舌帽,書籍,視頻。

2000年的信息閉塞,能了解到的不多。

即使是現在看來畫質渣到令人發指的VCD,也如數家珍般的反複觀看。


...
圖片發自簡書App


涅槃音樂裡那種狂躁,敏感和困惑也許和當年高三的心境有些共鳴吧。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多年過去,看到這部影片的時候,藥君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那些喜歡涅槃的人,理由是什麼呢?我喜歡涅槃的理由是什麼呢?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影片的故事更像是一部主張自己根紅苗正的流水記錄。

情感的傾向性也比較一緻———那些過錯都該被原諒。

那些曾經施以傷害的人,那些被傷害的人似乎都多了一點釋懷。

面對鏡頭的謹言慎行也都多了一點虛僞。

雖然對于涅槃的歌迷來說影片沒有什麼波瀾起伏,故事也是那個故事。

但對于柯本這個人展現的卻更為多元。

你認為一直憤怒的那個柯本,内心有時如孩童一般純淨。

你認為一直很酷的那個柯本,扯淡的時候也是個段子手。

(模仿鮑勃迪倫那段不知道迪倫叔看完是什麼心态,哈哈哈)

面對他的女兒更是眼神如水。

你似乎能走進了他的内心……

畢竟人生總是撲簌迷離的,就算是當事人,也難說清楚是非曲直。

有音樂,這些都不再重要。

郝舫在《傷花怒放》中說,“搖滾樂是一種最沒心沒肺的藝術,因此也才是一種最沒有負擔的藝術,它的弑父行為和自相殘殺實在是每天都在發生,所以很多心地善良的人都受不了這玩意兒,可是搖滾樂由此也才會永遠死不了。”

藥君喜歡涅槃的原因可能就是在這種沒有負擔的音樂中感受到最直接的力量吧。

依稀記得當年有一位朋友的QQ簽名是這樣寫的“鮮花和烏托邦都換不走我手中的這壺酒,除非柯本做我的吉他手。”

...
圖片發自簡書App

斯人已逝,别安息!一直搖滾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