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殘酷地點出,每個人都經曆過的成長本身,即是不斷悔恨的累積。人生透過不斷的等價交換,換取前往年少輕狂時向往目标所需的裡程數。

而在這些交換中,我們抛棄了某些曾經珍惜的事物,換得想像中以為美好的未來,而在生命中某個時刻,驚覺在這些交換裡,也慢慢地給出了我們自己,直至我們成為一個與出發時全然不同的人。

秩父出身的岡田麿裡,将《知道天空》列為她的秩父三部曲最終章。

她将秩父寫成了這部電影裡的隐性主角,秩父是一個四面環山的盆地,雖然地處鄰近東京都的埼玉縣,

...

但是無論從東京、埼玉或長野任一個附近的大都市要到達秩父,都得花上百公裡左右的車程,可以說秩父是一個半封閉的山城。

《知道天空》的片名來自一句俗諺:

「井底之蛙雖然不知道大海的遼闊,卻知道天空有多藍」。

某種程度上,秩父出身的茜、葵與慎之介,都是或曾經是這個小山城之中的井底之蛙,而他們都想知道大海的遼闊,有人爬出去了、有人卻待了下來、有人還在做着大海之夢,卻忘記了天空是什麼顔色。

...

爬出井外的過程,充滿了因為取舍而産生的痛苦,而痛苦需要以遺忘來麻痹。

最終悔恨自取舍與遺忘的縫隙中偷偷溜了出來,特别是在看到大海時與想像的落差時,悔恨特别劇烈的滾滾湧出──名作家楚門卡波提(Truman Capote) 曾說,

「願望實現時的眼淚,比願望無法實現時的眼淚還要多」

這些悔恨足以撕裂靈魂、讓我們傷害最愛的人、甚至是傷害那個我們已經遺忘的自己。

《知道天空》對于年輕觀衆來說,是一則殘酷的預言,對于年長觀衆來說,是一則殘酷的寓言。

如果你還很年輕,還沒有在人生中付出過太多代價,你也許會為這些角色們的變化感到錯愕、或是為他們試圖改變悔恨的命運而感到揪心。

...

但對于成人觀衆來說,未必會覺得這些淚水夠辛酸,

但是《知道天空》也許會言簡意赅地、勾你回想起當年做出交換的那些時刻。如今淚水早已流幹,但是唏噓仍在,更唏噓的是,

你已經很清楚,現實人生很難像《知道天空》裡一樣,每個人都可以擁有第二次選擇的機會。

————

最後希望你能看一下我的個人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