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豆瓣的牛人很多。

这部《孩子王》都被牛人们榨甘蔗般分析,从叙事到摄影构图,意象,视听语言,再到文化批判,精神反思,甚至分析到每一个镜头,可以说榨的只剩渣渣了。

简单说两句,打个卡吧。

以前也看过阿城的小说,电影和小说大体一致。里面印象最深的就是孩子们自己写的作文。

王福第一次写作文,是这样的:

我家没有表,我起来了,我穿起衣服,

我洗脸,我去伙房打饭,我吃了饭,洗了碗,我拿了书包,我没有表,我走了多久,

山有雾,我到学校,我坐下,上课。

老杆说好,第一,没错字,清楚,第二,有内容。

其实潜在的表达是,只要是自己真实的表达,就是值得赞扬的。最重要的,它不是抄别人的,而是源自于自己的思索与创造。即使是很简单、很粗糙的一些描述,也是独一无二的。

这就是质变的第一步。迈出了自我表达的第一步,接下来的技巧与修饰,就是单纯积累功夫和时间了。

于是一段时间后,王福就有了如下的第二篇作文:

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是世界中力气最大的人。他在队里扛麻袋,别人都比不过他。我的父亲又是世界中吃饭最多的人。家里的饭,都是母亲让他吃饱。这很对,因为父亲要做工,每月拿钱来养活一家人。但是父亲说:“我没有王福力气大,因为王福在识字。”父亲是一个不能讲话的人,但我懂他的意思。队上有人欺负他,我明白。所以我要好好学文化,替他说话。父亲很辛苦,今天他病了,后来慢慢爬起来,还要去干活,不愿失去一天的钱。我要上学,现在还替不了他。早上出的白太阳,父亲在山上走,走进白太阳里去。我想,父亲有力气啦。

这篇作文,虽然文字功夫是模拟初中生所为,但是意境、意味上,其实是阿城通过王福的嘴,说出了文化与文字背后潜藏的力量。

这段表达和鲁迅的弃医从文,有着相似的意味。力气大,不如有文化,可以自己表达,发声说话,因为话语即权力。治身体上的疾病,不如唤醒民众精神层面的力量。

所以纵观整部片子和小说,私以为这篇王福的作文,才是画龙点睛之笔。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还是要学好文化,真实的表达自己,开口说话。

只要是自己的,发自内心,真实的表达,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