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水諾

黃軒、Angelababy主演的《創業時代》已于10月上旬開播,這部追随“創業題材熱潮”的應景之作開播前赢得了多少關注開播後就遭受了多少批評。該劇甚至連累了男主演,成為向來頗受業内人士和國劇觀衆看重的黃軒的污點之作。

...

作為文藝作品,《創業時代》難尋亮點,觀衆對該劇的批評卻是可圈可點。從女主演一如既往的演技到男主演“出乎意料的癫狂”再到懸浮到令網友懷疑人生的劇情,《創業時代》三大槽點句句中地、不容置疑。

事實上,從男性創業者形象、職場女性形象和創業主題劇的情節設計等三大角度出發不僅可以把脈《創業時代》的症結所在,也可以勾勒出國産創業劇的發展脈絡和現存問題。郭鑫年和那藍兩個主角形象淪落至此,與創業劇的發展曆史和編劇的創作定位不無關系。

從“鳳凰男”到“富二代” 創業者之殇逐漸褪去

近年來電視劇中的“創業熱”源于職場劇《獵場》。《獵場》走紅後,2018年以來,《南方有喬木》《為了你我願意熱愛整個世界》《合夥人》等創業大戲輪番上演,正午陽光出品的《大江大河》也将于年末播出。

...

雖然創業題材劇近兩年才逐漸成為較為成熟的題材類型,“創業者”的形象卻是早已有之。上世紀90年代的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就塑造了一批典型的海外創業者形象,也奠定了“創業之殇”的基調——白手起家的創業者一旦“暴富”之後往往初心難守,最終落得悲涼下場。

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内,國産劇中的創業者形象大都具有一定的消極意味。《我是老闆》中固執笨拙的馬一明來回折騰幾番差點鬧得妻離子散,《北京愛情故事》中石小猛勇闖北京卻在對權勢和金錢的追逐中丢了女友,《相愛十年》中肖然白手起家成為億萬富翁卻在紙醉金迷中迷失自我……

...

國産劇中創業者的“迷惘”固然與現實社會背景息息相關,卻也與創業者形象的先天設定不無關系。在2018年之前,創業劇的主角大多是白手起家的創業者,這些“富一代”幾經波折一朝暴富卻很難脫離“鳳凰男”所帶有的先天局限——易忘初心。此類形象雖然略顯消極卻也立體豐滿,頗具現實主義風采。

當今國産劇中創業者形象的真正源頭不是上文所言的傳統鳳凰男而是偶像劇中的勵志型“霸道總裁”,如《最美的時光》中的陸勵成、《緻我們終将逝去的青春》中的陳孝正、《何以笙箫默》中的應晖。

傳統鳳凰男和勵志霸道總裁雖然均是出身貧寒,二者卻也大有不同。後者更多地被隐去了先天局限而放大了其偶像光環,而前者卻逐漸淪落成為創業劇中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反派形象。《好久不見》中的葛天就是傳統鳳凰男形象的典型代表。

為進一步美化創業者形象,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編劇選擇對創業者的出身避而不談或者不惜賦予其一個顯赫的家世背景,因而誕生了《微微一笑很傾城》中的肖奈、《好久不見》中的賀言、《歸去來》中的書澈以及《泡沫之夏》中的歐辰等一批正面的創業者形象。

當國産劇中的創業者從“鳳凰男”轉變為“富二代”,《北京愛情故事》折射而出的“寓言”在如今創業劇中成為“現實”——石小猛式的創業者難以逃脫迷失自我的命運,而富二代程峰式的創業者才是最後的赢家。

女創業者屈指可數,創業劇非女性友好型

男性創業者形象在國産劇中早已有之、數不勝數,而女性創業者形象卻是不可多得、鳳毛麟角。以女性為主角的創業劇少之又少,而與“創業”二字略有淵源的女性形象通常被塑造為呆闆的、無奈的或者是“閑置的”。

...

第一,呆闆的女性形象。創業劇中不乏先天優秀的精英女性,高起點決定了她們是既定成功者而非創業者。“白骨精”這一名詞固化了她們的形象氣質并對其提出超高要求。《創業時代》中的那藍既為白骨精便應殺伐決斷,面對出軌男友時她的不知所措難免引發觀衆質疑。

《南方有喬木》塑造了一種别具一格的職場女性形象——理工宅女。與白骨精不同,南喬隻懂技術、不善交際、缺乏情趣。這一形象看似具有一定新意,事實上仍是一種呆闆化的職場女性形象。反觀創業劇中的職場男性,他們不僅睿智執着而且幽默風趣、平易近人。

...

第二,無奈的女性形象。國産劇中少有的女性創業者大多是迫于無奈走上“創業”之路的。《女不強大天不容》中都市報社主任鄭雨晴原本一心準備退休回家相夫教子不料卻是臨危受命、“黃袍加身”,不得已出任了傳媒集團總經理一職,從此帶領團隊走上改制之路。

港劇《再創世紀》中的卓定垚本是家境優越、抗拒經商的大小姐,誰料突然經曆家庭變故,不得不扛起了家族大旗,逐漸成長為叱咤商界的女強人。一則,卓定垚式的女創業者走上創業之路實屬無奈之舉并非主動為之;二則她們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私營公司開創者,隻是挽救者。

...

第三,閑置的女性形象。所謂閑置的女性形象是指創業劇中原本能力頗強的女主因為包括感情因素在内的多方面原因擱置了其事業心,心甘情願的淪為了男人的“附屬品”。《微微一笑很傾城》中的貝微微、《一仆二主》中的唐紅、《獵場》中的羅伊人都是此種女性形象。

貝微微品學兼優,其專業素養卻被擱置不談,被标簽化為作為英雄的戰利品而存在的美女;唐紅是靠自己的雙手赢得千萬家産的成功女商人,卻被塑造成一個多愁善感、矯揉造作的大齡剩女;羅伊人能力足夠卻始終需要依靠男人幫助或者靠助力初戀男友來實現自身價值。

創業者自帶偶像光環,夢想家不食人間煙火

近兩年來創業劇層出不窮、幾近紮堆卻又難出佳作,為何電視劇導演和編劇仍然對創業題材保持如此熱情?其原因不過在于該題材既響應了廣電總局對于影視作品“堅持正能量”的号召,又成功地借助了現實主義的外衣講述了偶像主義的故事。

夢想光環,閃閃發光。“夢想”本身就是個有魔力的詞彙,有夢想的人原本就是閃閃發光的。歸根結蒂,對于創業劇中的主角而言,“創業”不過是他們的一道光環,強化了角色的偶像化氣質。無論主角是拼搏還是癫狂、失敗還是成功,都會因勇敢逐夢而熠熠生輝。

“如果創業不成功,我就得回家繼承百億家産”這流行語的玄機在于它不僅為“富二代”洗脫了“原罪感”,将先天富貴化為令人歆羨的優勢資源,而且為“富二代”形象注入了獨立自主、積極進取的精神魅力,如此一來,以歐辰為代表的創業者形象自然魅力無限、無懈可擊。

工作自由,便于搞事。在諸多創業劇中,創業者通常也就等同于自由職業者,編劇常常允許這些角色“為所欲為”。《獵場》中的鄭秋冬将大把時間扔進兒女情長中,《創業時代》中的郭鑫年創意被否便背上行囊一走了之……試問現實生活中有哪位功成名就的創業者成功之前能夠如此“灑脫”?

...

劇情跌宕,方向既定。既然創業自然會有波折磨難,既然有波折磨難自然有跌宕起伏。創業劇有着較為固定的劇情套路,故事進展過程中會有大起大落營造緊張感,也會有大落大起帶給觀衆以快感,無論怎樣起落,最終取得成功的大方向卻是既定的,給人以人人皆可成功的夢幻感。

争做先鋒,與時俱進。創業劇既以“創”為主題,其主角職業往往具有“創新性”。創業劇中不乏高新技術領域的創業者,翟至味、肖奈、南喬、歐辰等人均是如此。此外,電視劇《何以笙箫默》中的應晖被指隐射李彥宏,而《創業時代》中的郭鑫年則隐射了Talkbox創始人。

專業人做專業的事,既然是高新技術領域難免要請專業人才入駐。《創業時代》原著小說的作者付遙初為程序員,後又做過銷售和管理。故事中,作者對于專業技術的介紹較為到位,卻似乎基于銷售經曆催生了男主的“莫名癫狂”,而所叙故事的内在邏輯混亂牽強,郭鑫年和秀秀呈現的國劇史上最冷靜、最客氣的離婚讓人哭笑不得。

...

對于創業者形象而言,光環固然是先天的,卻也該小心愛惜羽毛,事業固然是重要的,生活也該是充滿煙火氣的。無論是創業劇編劇還是編劇筆下的創業者,他們的心中都不該隻有詩和遠方的田野,還應有眼前的苟且。畢竟,創業者不能腳踏實地無以談成功,編劇不能貼近生活無從談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