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母親的複仇》,這是一部印度犯罪劇情電影,影片的原型是2012年震驚世界“德裡黑公交案”。在2012年12月,一名23歲的女大學生誤乘一輛黑公交,遭遇了包括司機在内的6人輪奸,導緻女孩傷重身亡,事情一出,震怒了整個印度,盡管事後對涉事人進行了處理,可此類事件仍然不斷發生。電影《一個母親的複仇》的播出,再一次引起社會關注。
電影中,女學生艾莉亞在一次酒會時,因為拒絕了混混同學和另一個小混混的請求,導緻在艾莉亞離開酒會時,這4個混混便襲擊了艾莉亞,将她綁到車上進行了輪奸,更可惡的是還将她抛在排水溝中。還好附近居民發現了她,将她搶救了過來。
雖然艾莉亞醒來後舉報了兇手,憤怒的警察馬修也迅速逮捕了這4個兇手,本以為會将他們繩之以法,誰知上了法院卻變了樣。
兇手竟然買通了法院,通過各種手段愣是把事實扭曲了,4個兇手無罪釋放,這讓艾莉亞的父母勃然大怒,艾莉亞本人也是再受打擊。

這時艾莉亞的繼母戴維琪登場,艾莉亞生母已經去世,繼母戴維琪是學校的老師,一直将艾莉亞當做自己的親生女兒看待,但艾莉亞卻始終沒有認可這個繼母,雖然如此,繼母戴維琪依然一心對她。
當繼母戴維琪看到其中一個兇手堂而皇之的回到學校,還向自己挑釁時,她再也無法忍了,她決定通過自己的方式向兇手複仇。
戴維琪找到了一個私家偵探收集情報,先是在一個兇手喝醉後,将其騙入車中,然後将其閹割。

三天後,迷迷糊糊回到家中的兇手,在上廁所時發現自己被閹割,精神受到刺激直接死在了廁所裡。這一消息讓受害者艾莉亞精神有些好轉。
随後,繼母戴維琪用蘋果籽制作氫化物,将一個兇手毒到癱瘓,再作案工具栽贓到混混學生家中,一下使混混學生也被捕入獄。再看到這些消息後,艾莉亞心情大好,決定和家人一起去度假。
然而這時,警官馬修發現了戴維琪的作案證據,但警官馬修是同情戴維琪的,并沒有對她做什麼,反而提醒她最後一個兇手出自犯罪世家,不好對付,勸她不要再出手,讓警察去處理兇手。
果然,還沒等到戴維琪出手,這個兇手就先殺了戴維琪找的那個私人偵探,随後又去艾莉亞的度假點,在槍擊了艾莉亞的父親,又準備殺害戴維琪和艾莉亞。
幸運地是偵探的眼鏡具有錄像功能,記錄下了兇手殺害他的過程,也記錄下了他和戴維琪密謀複仇的過程。在知道真相後,警察馬修迅速趕往度假點營救艾莉亞一家,在戴維琪即将被殺之際趕到,并救下了她,在和兇手一番厮打後,準備将兇手帶回警察局處理。

這時,憤怒的戴維琪拿着兇手的槍準備殺了他,戴維琪說,如果不在這裡殺了兇手,帶回警察局後又将兇手釋放怎麼辦?聽了這番話後,警察馬修不再執着的帶走兇手,因為上一次兇手就被無罪釋放,他很憤怒,他也很清楚,這一次兇手仍然有可能被釋放。雖然按照規定,警察馬修應該将兇手活着帶回去處置,可是面對現實,這樣符合規定的舉動卻完全是縱容兇手,兇手總會買通政府,而讓老實人蒙冤,這顯然有違警察初心。
法律和規則總是制定給了弱勢群體,而讓強人超越其上,面對如此冷酷的現實,最終,馬修将自己的手槍給了戴維琪,讓她殺了兇手,後面的事情自己來處理,同時,對于戴維琪複仇的事,警察馬修也願意保守秘密。最後,戴維琪親自殺了兇手,知道一切的女兒艾莉亞也擁抱了這比親母還親的母親。面對殘酷的事實,這樣的結局大概是最令人欣慰的了。
身為老師的戴維琪看似柔弱,但要知道,女子雖弱,為母則剛,當一位母親決心為孩子做些什麼的時候,整個世界都無法阻擋;戴維琪展現了母愛的力量,她願意為了女兒,去付出一切,哪怕是犧牲自己也在所不惜。

雖然戴維琪的複仇行為并非是符合法律的行為,但她的行為卻是每一位父母都想做的,也必須做的;雖然警察馬修的行為也并不符合規定,但他的行為卻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警察真正該做的事。也許,正義往往是感性的人去聲張,而不是理性的遵守規則的人在聲張。
如果警察堅守原則,遵守規定,在發現戴維琪毒害兇手的證據時,關押了戴維琪,而且因為沒有證據仍然讓兇手逍遙法外時,那麼,我們将看到一個隻會抓受害者,隻會欺負弱勢群體,而對惡人無所作為的“警察”,這多麼令人寒心。
面對社會現實,面對政府的腐敗,規則并沒有讓社會平等,反而是給強人留下了鑽空的機會,按規定·、按法律去做事往往無法懲惡揚善,受害者經常被強者玩弄于股掌之間,這讓人對正義大失所望。
也許,我們更喜歡戴維琪和警察馬修那樣,把人性放在第一位,靠人性去聲張正義,去感受人性的溫暖。或許有時候我們更需要一個能夠有仇必報的社會,而并非規則滿滿的傀儡社會,正如金庸先生的江湖一般,快意恩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