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資訊和影評、電影資源,關注微信号“杜克電影”

我很喜歡歌德說過的一句話,他說:相信生活,他給人的教誨比任何一本書籍都要好。
我們總是問别人:你最想回到什麼時候?
智者們永遠都會說:“當下就好,知足常樂。”

很顯然,我對這個問題是有答案的,我會選擇青春懵懂時期,那時候,世界很大,好奇心很強,愛情還沒到來,憂慮并沒那麼多。
但随着人一天天長大,對于生活和時間的定義便會逐漸擴大意義。這是我們一生都要面對的課題,你又如何面對生活?

在大數據的現代社會,生活很快,一天便在網絡世界和工作忙碌中度過,生活更是雜碎不堪,要面對太多不堪負重的壓力,似乎談生活變成了一種極度奢侈之事。
但生活總是要繼續,我們這樣一群人,在看到生活的種種瘡痍後,還能相信生活嗎?

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答案,我的朋友在經曆了經濟壓力和家庭壓力後,仍然保持着樂觀的心态,她開玩笑地說道:“相信我,我很快就會發财了。”
說後仍然哈哈大笑,對自我的肯定和生活的肯定從未如此堅定過。這倒不是金錢帶給她的滿足感,而是她在看到生活的艱辛後,仍然沒有放棄。

這讓我瞬間想到邁克·李導演的《生活是甜蜜的》中那個母親的形象,她笑聲爽朗,從未對生活有過抱怨,更用熱情和希望填滿着整個家庭,可獨自一人時,她也時常思慮萬千,憂心忡忡。
這看似是一個人的孤獨變成了家庭的協奏曲,而她是那個附庸者。

丈夫是一個大廚,生活中卻很懶惰,不願打理花園的雜草,更随意聽信了朋友的吹捧買下了一輛無用的二手雜貨車。
但她從不幹涉丈夫的私人生活,隻一心堅信生活艱辛,卻同樣是美麗的。

在英國大師邁克·李的電影語境中,人物是主體,故事毫無主線,生活是背景,時間是剪輯師,看似閑散的叙事風格隐藏着生活的哲理性和豐富性。

《生活是甜蜜的》本不屬于我願意和大家分享的電影,它有些過于私人化,更無太突出之處,無論從文本還是到鏡頭語言,它都體現得極為平淡。
但我突然因為朋友的分享而想到它,也的确是一種緣分使然。

況且在邁克·李的電影裡,我們都是局中人,更是生活的行路人。
四天的時間,一家四口,以慵懶和個性的基調串聯成了一本家庭小傳。
越是看上去簡單的電影卻越難拍攝,尤其像邁克·李這樣以個人風格見長的導演,從影以來一直在拍攝同一種題材,是什麼讓他樂此不疲?又是什麼讓影迷不厭其煩?

在《生活是甜蜜的》前三十分鐘,角色都已見雛形,無論是樂天派的媽媽,還是平庸的爸爸,亦或者是性格迥異的雙胞胎女兒,這一家四口是英國典型的平民家庭,沒有太多矛盾,卻缺少一種顯露的激情。




父親買下雜貨車後也并未有所計劃,夫妻兩的朋友開了家餐廳卻無人問津,女兒得了厭食症和厭世症後更加自閉敏感。

人物的個性是邁克·李電影的一大亮點,和賈木許的電影有相似之處,人物必然是一個複雜的矛盾體。
其中女兒尼古拉的性情是吸引觀衆的重要砝碼,她思維跳脫、言語叛逆、行事乖張、自我厭惡。

這樣一個人物勢必會得到我們的注意,邁克·李并未交代人物性格的前因後果,隻是把人物支配在電影的平均鏡頭中,不多不少,情緒恰到好處。

我們看電影通常會适度地尋求共情感,但很遺憾的是,不要試圖在邁克·李的鏡頭中安放情感,因為他的電影都是在情感的邊緣試探,就如《生活是甜蜜的》倆夫妻,同框鏡頭不多,對話不多,個性不同,絲毫沒有太多矛盾點,就像我們平日生活中的父母,有各自的生活和朋友,偶有幾句溝通也都是點到為止。

這時候,你不會因為溫情而批判電影過于泛濫,這是導演對生活的細緻觀察力所創造出來的獨特語境。

而那些過客般的小人物,也都在這個家庭的基礎上發揮出了自己的潛能性,如奧布裡,他開了一個餐廳,特意邀請夫妻倆幫忙,卻沒有任何人光顧門店,他喝得酩酊大醉,脫下了褲子肆意攪亂了自己的店面。
這是一個失意男人對平庸生活的反抗,卻仍然無濟于事。

又如尼古拉,她的自我厭惡不知從何處而來?更斥責母親不應該把她生下來,男友也嘲笑她根本是個蠢女人。
直到母親說了那句:我們從不讨厭你,我們愛你,可是你自己選擇了放棄,你看看你父親,雖然他生活得亂七八糟,可他每天六點就去上班,生活從來都是艱難的,可我們從來不放棄。

這時,電影的主題才得以升華,看似是在描述生活的無盡煩惱,其實是在勾勒出溝通和交流的重要性。
任何家庭都是如此,父母與兒女,永遠都需要通過交流來抒發各自的需求。

當然,邁克·李不是伍迪·艾倫,他的電影叙事夾雜着獨特的英式幽默,在台詞的處理上也并無刻意戲劇化,而是平鋪直叙,你能從他電影中嗅出生活的五味雜陳,這一點,我們後來在亞曆山大·佩恩的電影中也能感知一二。

一個鏡頭不個性化,叙事不戲劇化的導演一直在把鏡頭聚焦普通生活。
表層下的魅力是感受生活的萬般滋味,而内在的潛能永遠都是家庭的喜怒哀樂。

邁克·李毫無疑問是這個時代最極緻的導演之一,他沒有太多情調可以制造,也沒有太多鏡頭可以推敲,看他的電影,就像在午茶間喝了一杯清淡的咖啡,沒有糖分攝入,更沒有奶油調味。
隻是原本的、純粹的、不加修飾的。
就如生活本身,在我們慢慢長大後,才深刻地體會到生活萬般艱辛,生活如詩美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