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不知是不是心開始變老了,越來越不願意去接受新的環境與人,但玩具朋友們所展現的溫情與勇氣,始終能寬慰那個曾經的自己。令我重新蓄滿期待,潇灑地包容這個花花世界。


我是從《玩具總動員3》才覺得它好看的。雖然還是一點都不喜歡胡迪和巴斯光年的形象,就好像我非常不喜歡宮崎駿筆下的人物造型,但是不妨礙我覺得他的片子好看一樣。

1995年《玩具總動員1》推出的時候,給我留下的印象隻有它是迪士尼與皮克斯動畫工作室合作推出的史上首部3D動畫電影,再有就是這些玩具造型好醜,根本看不進去,那些玩具我一個都不想要。片中的玩具都是在美國早已紅極一時的,現在的話講那都是大IP,但是它走出國門對于我們是陌生的,由于當時的三維技術的限制,畫面渲染充斥着廉價的塑料質感,我的眼睛完全無法接受。直到多年以後,從事了這一行才知道它的出現對于行業意味着什麼。


...

圖片發自簡書App


看慣了二維動畫片一下子到了一個純三維的全新領域是有些欣喜和陌生的,而對我這種畫面控的人來講,第一次踏入這個領域就失敗了。聽說,那時在二維被三維取代的大勢所趨的殘酷事實面前,迪士尼有相當一批老動畫師不願意丢下畫筆和畫紙,不願走出舒适區,無法完成二維到三維的技術革新與改變,導緻許多動畫老人不能适應新的工作環境而大批失業。

1999年第二部的胡迪還是那麼醜,我依然不會去看。直到2010年,我是被那個新角色抱抱熊羅素吸引的,三維新技術讓玩具們不再隻是簡單的塑料了,這個大毛絨玩具真的既可愛又逼真,還有那個穿着背帶褲的胖刺猬,紮着兩個小辮身穿橙色裙子的布娃娃,他們真得讓我覺得玩具活了這事兒是可信的。


...

圖片發自簡書App


2010年第三部出現,終于我走進了玩具們的世界,終于發現了它們有趣的靈魂。如果說《玩具總動員3》讓我第一次覺得這個系列有趣,那麼《玩具總動員4》是真得讓我感動了。


24年的時間跨度,這個世界經曆着日新月異的變化,我們每個人身上都一個詞語始終跟随,就是“成長”,當中“孤獨、離别”是衍生品,也是我們每個人從中吸取能量獲得新生的契機。

24年的時間,我們從玩具不離手的孩童,逐漸過渡到給娃買玩具的年紀,人生中不斷地經曆着得到玩具的快樂、離開父母獨立的喜悅、和初戀說再見的悲傷、得到人生第一份工作的欣喜,不斷體驗晉升與跳槽的刺激,身邊的人來來去去,慢慢的是在一個自己熟悉的領域繼續不痛不癢的混着,還是跳出舒适區在一個新環境裡嘗試全新的人生體驗,我們不停地選擇Yes或者NO。不知不覺我們變得木讷與無感,世界上再難有什麼事情讓我們覺得新鮮,我們很難再做出反應。

24年足以讓一個天真孩童變成油膩大叔。一個走了24年的系列電影,要給它已經發生變化的受衆帶來什麼才能讓他們做出反應,哪怕隻是在短短的100分鐘裡。很顯然,它做到了。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大熒幕上的胡迪,經曆了第一任主人安迪從幼兒園到走進大學,從完全依賴胡迪的陪伴到把胡迪送走,離别還是來了。胡迪有了新的主人小女孩邦尼,邦尼曾經每天都抱着胡迪玩兒,但是有一天,她卻沒有發現胡迪竟然不見了。

邦尼有了自己做的新玩具,很顯然她更加喜歡這個新鮮的小家夥。經曆了前三集的曆練,胡迪早已從“我是唯一”變為真正的陪伴者,他會處處為主人考慮,處處為主人着急。他會在大家都勸說不要出去冒險的情況下依然去尋找逃家的新玩具“叉叉”,他會去勸說“叉叉”自己是玩具而不是垃圾,主人真得很需要他的陪伴。

胡迪從舒适的家裡出來,各種曆險,發現外面的天地有更多的玩具更多的孩子,而主人邦尼真的還需要自己麼?在和牧羊女重逢之後讓胡迪發現原來走出舒适區未必是件壞事。在“家養”變成“野生”的過程裡,會讓自己變得更加靈活變通,更加堅定從容,重要的是能夠得到跟大的快樂。

終于走了24年的胡迪就這樣和我們分離了,分得好!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如今的3D技術沒有最好隻有更好,迪士尼.皮克斯代表的就是世界頂級的3D技術與動畫内容,新技術不斷出現早已讓畫面以假亂真,逼真的大玩具活靈活現的出現在面前,讓人絕對不會出戲。

第四部新加入的角色中最讨喜的是遊樂場裡的藍兔子和小黃鴨,他們是逗逼二人組,總是沉浸在各式幻想中,他們是全片最大的笑點,會讓人瞬間忘記所有家中熊孩子的屎尿屁和工作中煩人的KPI。

牛仔胡迪就是觀影中的每一個我們,我們随着胡迪慢慢成熟,我們從依賴他人變得獨當一面,又從習慣到試着打破習慣。

感謝《玩具總動員》給中年人按下的重啟鍵,迷茫也是人到中年會遇到的硬核問題,孤獨與分離也是中年人害怕觸及的軟肋,如同人到中年的胡迪一樣,每天小心翼翼。24年足以讓任何人變得成熟,就像胡迪一樣,不念過去,不懼将來,在合适的時候,選擇淡然的離開,在下一個階段去嘗試全新的體驗,尋找本真的自己。

走出舒适區,或許沒有那麼難。來吧,不管到沒到中年,需要的話就去按重啟鍵吧。


...

圖片發自簡書App

End

No.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