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樓話心

...

image

在觀看《猜火車》之前,我在網上讀了不少關于此片的評論,絕大多數都将關注點放在影片對青年人頹廢精神狀态的傳神表現,和那亦真亦幻的拍攝手法上。

當然,這确實是該片最顯著的亮點,因為無論是片名“猜火車”的寓義,還是布景、服裝、音樂、剪接等各方面,都十分準确的傳遞出一種迷幻、輕狂的腐敗感,而那些為人們津津樂道的魔幻場面——“馬桶”段落,以及馬克吸毒後和毒瘾發作時的幻覺,更是讓人印象深刻。

...

image

不過,在我看來,影片的結尾帶給我的震撼卻遠超過前面所有的感官沖擊。

《猜火車》剛上映時,曾在觀衆中引起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種來源于主流社會,這群人将該片斥為令人作嘔的大毒草,另一種則來自于青少年,他們将影片視為自己精神生活的真實寫照,并與之産生強烈共鳴。

在這裡,我很想弄清楚的一個問題是,他們到底怎樣看待電影的結尾?如果認為此片的放浪形骸不對,那麼馬克的“改邪歸正”則應當受到贊許和支持;如果認為影片所描寫的離經叛道正好道出了自己的心聲,那麼馬克最後的行為不就成了一種背叛和屈服?

也有一些人對馬克的“回歸正途”做出反應,據說當地政府曾向青少年免費派發電影票,就是因為政府覺得影片的結局有積極的教育作用,可是,他們又該怎麼看待馬克那筆用來“改過自新”的資金呢?那可是販賣毒品的贓款。

又有人說,馬克選擇了代表平庸而正常的大多數人的價值取向,表現了創作者對社會的最終妥協與悲哀。但回頭再仔細看看馬克最後那張欣喜的笑臉,聽聽他那著名的“選擇”獨白,我感覺不到一丁點妥協的悲傷……

似乎沒有人對結局給出合理的解釋,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

雙面嬌娃

...

image

究竟是什麼促成了馬克的轉變?往回追溯,一個着墨不多的人物進入視野,那就是戴安。

戴安是馬克在酒吧裡遇見的一個性感美女,剛一接觸,馬克就被她的一頓搶白弄得不知所措。戴安的機智與老練讓馬克和觀衆都以為她是一個久經沙場的成熟女郎。

哪知,翻雲覆雨後的翌日清晨,身穿校服、手提書包再次出場的乖乖女戴安卻讓所有人大跌眼鏡。千萬别以為這隻是馬克頹廢生活中的一段小插曲,實際上,戴安正是解讀創作者真正意圖的關鍵所在。

如果從行為的實質來看,戴安也應和馬克等人一樣,被劃歸于問題少年之列。然而,與馬克借用毒品來逃避世事、發洩憤怒不同,戴安使用了一種更高明的手段來應對社會。

盡管年紀不大,她卻是個典型的雙面嬌娃,白天是父母的乖女兒、學校裡的好學生,晚上便成為流連酒吧的性感辣妹、情場老手,正如戴安房間裡懸挂的同一張照片的不同色調版本,你很難确切知道她的真面目。

戴安毫不費力的遊走于主流社會與邊緣地帶之間,并充分利用兩者的便利來滿足自己的需求,她是真正能夠駕馭生活的強者,她也正是指引馬克走向新生的精神導師。

不難發現,馬克的身上也存在着一種“雙面”的潛質。一方面他自甘堕落,吸毒、搶劫、不務正業,另一方面他體内仍殘留着積極的因子,比如他曾不止一次的試圖戒毒,以求改變自己糜爛的生活狀态。

同時,他對社會現實也有着比一般人更清醒的認識,那段鐵軌旁的精彩說辭簡直一針見血的道出了蘇格蘭民族的悲哀。然而,也正是這種清醒,讓他對現實的失望與憤怒來得更加猛烈。

簡單來說,馬克的痛苦正來自于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且這種痛苦是無法用強制手段來平息的。當馬克因搶劫而被告上法庭時,導演給了他一個略顯誇張的仰拍角度,将他塑造成一個視覺上的巨人,相比之下,原本正襟危坐的法官卻顯得極為渺小可笑。

這一鏡頭十分有力的表現了馬克毫不屈服的思想個性。隻不過,馬克深感這樣一味的放縱也不是辦法,但又苦于沒有好的方式來改變自己的生活,正在左右為難之時,戴安出現了,她告訴馬克:世界在變。

沒錯,就算這個世界有種種不是,但同時它也在不斷産生着許多新事物,而且其中好的東西不在少數,如果僅僅囿于憤世的囚籠,那麼就無法享受新鮮的樂趣。

更重要的是,所有這些美好的事物依然是面對普通大衆的,所以,要想順利的獲得這些,馬克就必須對自己進行一次“清潔”——成為主流人群中的一員。

在戴安的影響下,馬克成功轉型。就像一個在封閉的黑屋中待得太久,而強烈渴望陽光和新鮮空氣的人一樣,他很快成為一個幹勁十足的公司職員,拿着不多的薪水,卻過着充實的每一天。

—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