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衆号:無物永駐,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談及國産青春電影,你會想到什麼?

早戀,堕胎,出國留學,以及各種狗血劇情……

在衆多雷同而又題材單一的情況下,人們不禁對國産青春片産生了視覺疲勞。

...

《狗十三》是一部涉及敏銳題材而被禁封五年的青春電影,不過一上映就在衆多熱映電影中脫穎而出,好評如潮,成為2018評分最高華語電影的NO.4。

有一則短評不能再贊同:“原來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或者說,如果沒有共鳴,你知不知道你有多幸運……”

《狗十三》是由曹保平導演執導,張雪迎(飾李玩),果靖霖(飾李玩父親)等主演完成于2013年,上映于2018年的劇情電影。如果說《少年的你》講訴了校園暴力,那麼《狗十三》則講訴了學會妥協,學會“成長”的無形暴力。

欺騙,是自作聰明的傷害

 

張雪迎飾演的李玩,是一名13歲的初中生,家境優渥。自小,她就備受寵愛,家人都以她為中心。不過,在父親與後媽瞞着她生下弟弟後,一切都變了。

父親擅自更改了李玩的物理愛好,讓她加入了最讨厭的英語小組。為了讓女兒高興,他給女兒買了一隻小狗。李玩由排斥到最終的接納,“愛因斯坦”成為了精神的寄托。

...

很多人不理解,狗丢的瞬間李玩為什麼會那麼生氣,甚至被爺爺訓斥“養了幾天的狗,還不如他爺他奶親呢”。

在物質上,李玩無疑是幸運的;在精神上,家庭是不圓滿的。家人無疑是愛她的,甚至可以說是寵愛。不過他們永遠也無法體會,在李玩的内心世界,無比渴望關注與理解。

相比物質,離異家庭的孩子更渴望得到關注與理解。

狗丢了,家人沒有第一時間去找;不見了,找一隻替代品指鹿為馬。其實,李玩不是非得要“愛因斯坦”,“愛因斯坦”不過是寄托了她對物理的喜好。

...

《狗十三》的成功在于它的真實,把生活還原,沒有偏向哪一方,這一點尤為難能可貴。電影并沒有美化一個13歲的女孩,沒有為悲劇而故意營造悲劇,甚至在前半部分看不出李玩的可憐。

《狗十三》更像一部紀錄片,以小見大,把普遍的家庭問題濃縮在李玩一家。它的立場無疑是客觀的,陳述是直觀的,讓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無需懂。

懂的是一種悲哀,不懂是一種幸運。

父母離異,處于青春期叛逆期,都無法成為李玩大吵大鬧,甚至無意推倒爺爺的理由。這時候的李玩,确實不太懂事,也不值得我們可憐。父親打了李玩一頓後,語重深長地說:“俺娃不哭,不生氣。娃一哭,爸跟着心裡難受,娃懂事啊。”

在這之後,李玩也确實懂事了,甚至開始認真學英語。父親無疑是愛女兒的,也為這個家操碎了心。唯一想指責的是不該使用暴力,并且用大人世界的那一套指鹿為馬試圖糊弄一個13歲的“小孩”。

...

武志紅在《為何家會傷人》一書中說:

“‘我不理會感覺,我隻解決問題。’這種方式在公司裡可以“快刀斬亂麻”,并且工作的核心是利益,隻要利益處理得好,感覺的确不是特别重要。

但家裡完全不同,家裡講感覺,理解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最重要的,利益已退居次要位置。”

孩子有錯,但教育的方式應該是循環漸進,而不是容忍到一個點突然爆發出來。雖然父親道歉了,但留在李玩心中的陰影不會消散。“打一頓再給顆糖”是大人慣用的伎倆,但不要忘了甜頭是無法直達心頭的。

僞善的世界裡,

妥協不過一種變相的僞裝

 

電影中有個插曲,一隻蝙蝠飛進了教室,在學生的打鬧聲中老師把那隻蝙蝠拍死了。回答不上問題的李玩,怔怔看着這一切,忽然明白一個道理: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的時候,終将會被扼殺。

李玩詢問堂姐“hypocritical”的意思後,嘴裡不停念叨着“僞善的”,她開始接受“愛因斯坦”,心裡也默認了這就是自己丢失的那隻狗。

...

她不得不妥協,向成人世界低頭,扼殺掉自己的天性。可悲的是,人們看到“懂事”的孩子,就會忽略對他們的關心。其實,他們隻是學會了僞裝,學會了把自己的情緒隐藏起來。

看着慢慢“懂事”的女兒,父親終于說出那個滑着真冰的小孩,是她的弟弟。是的,在為“昭昭”的慶典宴上,李玩發現原來隻有自己不知情。

原來還有弟弟,都兩歲了,兩歲了。換位思考,一個13歲的女孩真的能承受這麼長時間的欺騙嗎?欺騙她的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一群最愛的人。

...

欺騙,往往會對孩子造成無法評估的創傷。不管初衷是什麼,沒有人會不在意“被騙”的感覺。何況,突然冒出的“弟弟”打破了原本的生活秩序。

“速度快一些,時間就會縮短;時間縮短,人就能長大快一點兒。”李玩不過是被“催熟”長大的懂事,明白“用實話開頭的句子一般都是謊話”。

二胎政策下,

真的能做到一視同仁嗎?

 

随着中國二胎政策的推廣,“生二胎該不該和大的商量”“該不該隐瞞”一度成為讨論的話題。孩子并不具備左右父母的能力,但他們擁有被告知的權力。

...

欺騙本身就是一種傷害,隐瞞更會讓人想入非非。李玩沒有大吵大鬧,在家人中似乎處于忽視的邊緣。沒有人注意到李玩的不自在,因為全場的焦點都在“昭昭”身上。

觀影的時候,确實有一種“重男輕女”的感受,随着昭昭的出現,李玩變成了一個陌生人。她不再處于家庭的中心位置,成為了一個邊緣人。

在家裡,昭昭可以胡作非為,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昭昭取代了李玩,成為了所有人的關注對象。明顯的區别對待,前後的巨大落差,讓李玩的失落一點一滴展現出來。

...

李玩說,昭昭應該向奶奶道歉,因為他打了奶奶。但,父親抱起兒子,輕描淡寫地說了句“孩子這麼小懂什麼”。在全家人眼裡,昭昭一切都是對的,一切都可以被原諒,可以寵溺到讓父親把“愛因斯坦”送去狗肉店。

所有人都寵着昭昭,隻有“愛因斯坦”反抗,所以被扼殺了。父親想的是,那隻狗會咬人,所以要用暴力制服。隻有李玩知道,狗咬人不過是受到昭昭的欺負,而讓狗安靜下來不過是俯下身子溫柔的撫摸即可。

在父母眼中,無論子女多大都還是孩子;在孩子心裡,無論自己多大都渴望得到父母的關注。李玩懂事,不會跟昭昭争寵,但内心的失落卻無從訴說。

似乎李玩的每一次備受關注,都是因為取得了好成績。但随着昭昭的到來,連這份博取父親關注的驕傲都失去了價值。昭昭那句“你來我家,我家有很多玩具”瞬間擊中了李玩,原來自己成為了一個外人。

...

李玩的名字是随便取的,昭昭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李玩長那麼大沒有滑過真冰,而昭昭早就有專門的教練;李玩不懂事被打出血,昭昭“這麼小懂什麼”……

沒有人喜歡被忽略,隻是不愛表露出來。在那些看似輕描淡寫的背後,是無盡的落寞。不過,寄托“落寞”的愛因斯坦被帶走了。父親完全沒有顧及女兒的哀求,剩下李玩哭泣的聲音令人心酸。

當最後的寄托化為烏有,當僅存的希望變成泡沫,李玩也不再是李玩了。原本短暫的青春,就此被扼殺,不禁給人一種沉重的壓抑。

“愛因斯坦”還是“愛因斯坦”,

李玩卻早已不再是李玩

 

《狗十三》暴露了太多的家庭問題,以及青春是如何被扼殺的過程。它真實地把千千萬萬個“李玩”赤裸裸地展現在公衆面前,去回顧那段不堪回首的青春。

...

我們會“釋懷”,甚至若幹年後不記得曾經向生活妥協,像魯迅《風筝》裡的弟弟忘記了被哥哥扼殺的童真。在社會問題普遍存在的前提下,我們甚至會認為那就是成長,那就是生活。

訓斥女兒喝酒的父親,不記得為了應酬讓女兒喝酒;承諾帶女兒去看展覽的父親,也會奉承生意夥伴“人的事還沒搞明白,就想向天看了”……

忽然發現,作為一名父親,他一點也不了解女兒,甚至是一名不合格的父親。

在應酬上,李玩成為了父親的驕傲,因為物理獲得了省級一等獎。宴席上,聽着張伯伯長篇大論,引經據典,所有人都在阿谀奉承。當張伯伯得知李玩在看《時間簡史》後,直言那是給小孩子看的書。

帶自己的女兒去這種酒局,見證這些虛僞場景真的好嗎?

父親忘記了答應女兒看展出的承諾,雖然最終李玩選擇一個人去看展覽,但還是錯過了。他們給李玩點了招牌菜“紅燒狗肉”,一家人屏氣凝神地看着她。

李玩望着叔伯們夾到眼前的狗肉,接受了他們的“好意”。父親開車送女兒回家的路上,留下了眼淚:“娃長大了,懂事了。”父親流着淚說,自己不是個好父親……

...

是啊,我們聽到最多的是“什麼時候長大,什麼時候才懂事”。不過當真的“長大了”,才發現不過是一種妥協,像李玩吃下狗肉,逼自己喝下牛奶嘔吐不止。

...

成長的過程難免會低頭,向這個世界妥協。不過,在我看來,《狗十三》反映的是“被催熟”的童真。青春的美好不就是活力,不就是張揚,甚至還有些叛逆嗎?

13歲少女向成年世界妥協,由“不懂事”轉向“太懂事”,是教育的可悲。李玩遇見了曾經丢失的“愛因斯坦”,不敢相認,甚至害怕認出她。

...

她明白“這樣的事還多着”,即使“愛因斯坦”回到自己的身邊也不過慘遭送去狗肉店的命運。隻有空無一人的時候,李玩才敢放聲大哭,為這不被人理解的“懂事”,也為自己被扼殺的青春恸哭。

“這樣的事還多着呢。”電影的落幕,是昭昭在滑冰場一次次的跌倒掙紮,象征着每個人的成長。昭昭也不喜歡喝牛奶,但誰也無法保證,以後的他不會被迫喝下牛奶,成為下一個李玩。

...

不理解的人,認為生活不就是如此嗎?但扪心自問,在不該承受的年紀承受了所謂的“懂事”,不就是一場閹割葬禮嗎?諷刺的是,這個罪魁禍首,竟然是最親近的家人。

最後還是希望每個人的妥協成長不是來源于家庭,不然韶華青春也未免太可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