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看了韓國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
82年生的金智英,是某個人的妻子,某個人的母親,某個人的女兒,某個人的姐妹,某個人的同事。她平凡地生活到2019年,雖然有時也會感到苦悶,但她有愛她的丈夫大賢和一個兩歲左右可愛的女兒,娘家人也給了她堅實的力量。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她仿佛變了個人,容易情緒低落,健忘,偶爾會變成另外一個人說話,而她自己全然不知。這讓她的老公很擔憂,後來兩邊的家人都知道她病了,她自己卻是最後一個知道的。她答應去看老公為她聯系好的心理醫生,終于說出心中的塊壘:
“我覺得這樣活着也不錯,作為别人的媽媽,别人的妻子,偶爾也覺得挺幸福的。可是有時候呢,我又覺得自己像是被囚禁在什麼地方,我總覺得越過這面牆壁,就應該能找到出口,結果還是碰壁,就算找到其他出路,也依然碰壁。有時候我會想說,是不是打從一開始就沒有出口,也會為此憤懑不已。可後來我又明白,其實這一切都是我的錯,别人應該也找到了自己的出口,我不過是自己沒能力。”
應該說,金智英的憂郁,便是她的心被困住了,找不到出口。在她那些恍恍惚惚的瞬間,我們看到了她所經曆過的那些黑暗:父親的重男輕女,童年時公交車上遇到的色狼,考工作時的壓力,在工作單位廁所裡被偷窺,當全職媽媽的辛苦與被人無意嘲諷,婆婆的苛刻……這些黑暗背後,有一個更大的社會背景:韓國男女不平等的社會現實帶給婦女身心上的摧殘,讓一個普通女性漸漸陷入生命的困境。這種陷入不是一下子到來的,而是如春蠶在咀嚼桑葉,細細碎碎,點點累積,最終如一座山一樣将她擊垮。
好在電影的結尾,是個讨喜的大團圓結局。金智英挽着老公的手走在大街上,她眼中泛起了失落許久的光芒,她對老公說:“哥哥,已經是春天了呢。看見了嗎?那邊長出的新芽。”這個春天,是個隐喻,是金智英心中的光,意味着她走出了心靈的冬天,他們一起向着美好的人生走去。

後來她能夠走出困境,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在心理醫生的幫助下,她找到了那個心靈的出口,即把憋在心中的話說出來或寫出來,于是她用弟弟給她的鋼筆,寫下了自己的故事《82年生的金智英》,這部電影便是由此書改編而來。
當然,金智英能夠走出困境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愛,這也是電影中最能戳中淚點的地方。金智英雖然人生中遇到些坎坷,但有老公的愛和母親的愛溫暖着她,呵護着她,她也是很幸運的。比如當知道她生病後,老公和母親都支持她做自己想做的事,積極幫助她走出困境。
不隻是在韓國,在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有無數個金智英存在,也許有的人并沒有金智英那麼幸運。能不能走出困境,完全看自己有沒有一顆強大的心,能不能找到自己心靈的出口。
如果心中生出一雙翅膀,又哪能被生活的瑣碎困住呢?生活的海底有時很悶,需要上來透口氣,做自己想做的事,找到心靈的出口,就會有光透進來。就像走出心靈困境的金智英對老公說的:“已經是春天了呢。看見了嗎?那邊長出了新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