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age

也許是剛去了該片拍攝地的緣故,當我在《海角七号》裡看見那熟悉的潮起潮落,聽見那熟悉的烈烈海風時,竟産生一股莫名的親切感。

總覺得在這樣一個終年氤氲着金色陽光和鹹鹹海水味的地方,即使再木讷的人也會做着如同彩虹般絢麗的夢。

其實整個《海角七号》就是一個美麗的夢,它宣洩着現實生活中存在的種種真實情緒,夢想破滅的失落與憤懑、對現狀不滿的焦灼與無奈,在觀者心中激起陣陣共鳴。

同時,它又為這層現實披上一件朦胧的外衣,将敗北轉化為對理想的無畏追求,将錯失修飾為耐人尋味的遺憾之美,讓人們的心在兩個多小時的觀影過程中獲得短暫的慰藉。

可以說,正是由于電影充分滿足了台灣民衆這種宣洩與撫慰的心理需求,《海角七号》才得以在台灣獲得如此高的票房。

細看之下,會發現《海角七号》無處不在調動台灣觀衆心中的共鳴。

從劇情來看,影片選擇了一個極為簡單明了的故事框架,這樣做一方面符合大衆觀影習慣,另一方面也可留出足夠的空間來展現恒春的風俗人情以及人物的獨特個性,說白了就是靠本土特色來喚起台灣觀衆的親近感。

從人物設定看,主要角色幾乎各個年齡階段都有,更有利于突破觀衆年齡界限,達到老少鹹宜的境地。

此外,片中對一些台灣時事的反映或調侃、客家話的插科打诨,甚至那段與主要劇情基本不靠譜的台灣光複史,在某種程度上也成了吸引觀衆的磁場。我想,光開頭那句“我C你M的台北!”就足以敲開一群台灣“北漂族”的心扉了。

總而言之,《海角七号》打的就是“親情牌”,觀衆的親近再加上政府與媒體對本土電影的力挺,它在台灣創造票房神話并不奇怪。

不過,除了這些主觀因素之外,影片的質素仍是值得肯定的,雖然它談不上深刻,也有些瑕疵,但依然掩蓋不了整體的光彩。印象最深的就是片中的音樂、七封情書的優美文字以及劇情中讨人喜歡的小幽默,從這些地方都可以看出導演魏德聖的細膩與用心。

看罷《海角七号》,不由得想起還沒一部電影能成功反映俺家鄉——武漢風味的電影。

記得數年前的《江城夏日》就是以武漢風情為賣點,但我怎麼看都覺得沒有漢味,當時還有人反駁我說武漢的幾張城市名片都在電影裡出現了,哪裡還沒漢味。

但一個地方的風土人情又怎麼能僅憑幾座冷冰冰的标志性建築展現呢?另外還有改編自方方作品的《桃花燦爛》,我隻能說這是一個恰巧在武漢取景的故事而已。

感覺稍稍有點意思的是《生活秀》,武漢個體女老闆的潑辣與風情表現得還是那麼回事兒,可這片子居然不是在武漢拍的,唉。

可能導演都不是武漢人的緣故吧。看來要拍好地方特色的影片,還真該像魏導一樣,用一顆與觀衆同情同理的心來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