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衆号:無物永駐,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說到日本動畫界有名的吉蔔力工作室,我們最先想起的一定是宮崎駿了,另一位吉蔔力的動畫大師高畑勳卻不那麼知名,這與他作品的低産和為人的低調有關。二人是多年的老友和對手,是高畑勳發現了宮崎駿,而他們也曾合作過多部作品,宮崎駿的《天空之城》《風之谷》等作品都有高畑勳的加持,而高畑勳的《歲月的童話》也是由宮崎駿任制作人。

雖然有過合作,但兩人的風格還是有所不同的。宮崎駿的動畫往往充滿着神奇靈動的想象,高煙勳的動畫則傾向于貼近現實生活,在平凡的生活畫面中表現普通人的情感,發掘人生的哲理和詩意,著名的作品如《螢火蟲之墓》《輝夜姬物語》等。高畑勳已于2018年病逝,而他留下來的那些經典動畫作品将永遠是歲月裡不朽的童話。

...

不同于《螢火蟲之墓》的悲傷沉重,《歲月的童話》正如它的片名那樣,是一部溫情、懷舊的電影。講的是在東京工作的妙子請假十天,到山形縣農村體驗自己向往已久的農村生活。一路上,她不斷回憶起五年級的自己,回憶起那些點點滴滴的舊日生活,她的人生也因這次旅行而發生了改變。電影裡現實中的田園風光與記憶中的童年往事兩條線索相互穿插,共同織就了一篇動人的散文詩。

...

回歸鄉土,貼近自然


一個女子離開自己長期居住的城市,前往鄉村去體驗一段與城市完全不同的生活,其中也穿插了一些對過去的回憶。看過有名的《小森林》的觀衆對這樣的結構肯定不會陌生,不知《小森林》的導演有沒有從這部91年的動畫電影裡得到靈感,它們的故事結構是很相似的。當然,《歲月的童話》的故事性要比《小森林》更強,所欲表達的也更加豐富。

...

妙子來到農村,她被那優美怡人的自然風光深深吸引,同時也加入到農人們的勞作之中。紅花是當地的特色作物,當地人對紅花虔誠相待,當晨光熹微,采摘紅花的人們都雙手合十,閉目禱告。這一幕正是他們敬畏自然的表現。妙子和大夥兒一起摘紅花、做花餅、染紅花布,整個過程都以妙子的旁白詳細叙述,加上畫面的精緻唯美,看這一段确實是讓人賞心悅目的。

...

...

電影處處用精美的畫筆展現着鄉村的美好,而在鄉村從事有機農業的男主人公也對鄉村發出了由衷的贊美:“鄉村真的很珍貴,住在城市裡的人,看到了茂密的森林,或者是小橋流水,就會立刻興奮起來,感受到大自然的恩寵。”他還對鄉村與大自然的關系作了一番解釋:鄉村也是人工形成的,但它不以破壞大自然為代價,而是與它和諧共生,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分割。

與鄉村相對應的自然是城市,電影隐含着一層城鄉對比的結構。雖然電影并未對妙子的城市生活做過多交代,但我們可以獲取這樣的信息:妙子在城裡從事着自己并不熱愛,卻不得不為了生計而忙碌的工作,三十多歲的她到了時常被家裡人催婚的年紀。城市生活對她造成了一些壓抑,而請假到鄉村度假其實是她的一次暫時的超脫,當然,也是為了以此來調整自己的心态,更好地面對生活。

...

城市化迅猛推進的當下,鄉村卻越來越成為疲憊的都市人的一座避風港。在這裡,他們可以欣賞青山綠水,呼吸新鮮空氣,觸摸一草一木,也可以體驗農村的勞作活動,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能讓人身心愉悅,獲得一種自由感。而這些,正是都市生活難以擁有的。

或許也正因為如此,諸如《歲月的童話》《小森林》這樣的電影才會湧現出來,這些電影裡充滿了美好的鄉村風景和生活畫面,以精緻的影像建構出一個鄉村“烏托邦”。與此同時,這些電影其實也把鄉村的許多負面因素過濾掉了,它們并不負責呈現一個真實的鄉村,而是給遠離鄉村的都市人一個鄉村的美好想象。

...

《歲月的童話》雖然也建構了這樣一個烏托邦,但也拆穿了它虛幻的一面。妙子這一路都是與敏雄同行,敏雄心裡喜歡妙子,當他的家人希望促成敏雄和妙子的婚姻,并向妙子表露時,她不由地逃到外邊。她意識到自己根本沒有做農家媳婦的準備,适應農家的生活方式對她來說是不可思議的。因為她并未真正體會經營農業的艱難,而隻是來度假的。這時,體驗農家勞作的愉快經曆已經成了她的愧疚。

...

人們說電影是造夢機器,夢固然滿足了人們超越自身種種局限的願望,讓人們看到另一個千姿百态的世界。可是夢終究是一種幻想,不可能取代現實。正如真實的農村生活絕不是度假時短暫體驗的農村生活,妙子很清楚地意識到這一點,但她最終仍然選擇了愛情,選擇了留下,勇敢地邁出了改變生活的一步。

以後的事誰知道呢?但這一步必須聽從内心的召喚。

...

追憶往昔,啟迪未來


與現實的鄉村生活并行的另一條線索,是妙子對童年的回憶。奇妙的是,這些回憶都集中在她小學五年級那一年。第一次吃菠蘿,第一次被爸爸打,被别班同學喜歡時的羞澀,剛迎來生理期時的無所适從,演小角色卻想盡辦法給自己加戲,做分數題絞盡腦汁也繞不過來……這一切,在三十多歲的妙子腦海裡記憶猶新。

...

看過電影一定都會記住那個喜歡妙子的小男孩對妙子的“告白”:

“那個……雨天,陰天,晴天,你更喜歡哪一個?”

“陰天。”

“我也是耶!”

...

雖然這個似乎是“初戀”的故事并沒有後續的發展,但那個場景和對話,那兩個傻站着不敢說話、因害羞而臉紅的少男少女,卻成了讓妙子多年後想起來仍然樂不可支的回憶。因為青春年少時的感情萌動,最是純真無邪,最是讓人難以忘懷。

...

當然,妙子回憶裡的其他故事大多卻并不那麼愉快和溫馨:第一次吃菠蘿,滿心期待卻發現一點也不好吃;因出色的表演而得到成為小明星的機會,爸爸卻堅決不許她當“戲子”;姐姐不用的包卻不情願給她,看她做不出分數題便議論她是否腦子有問題;還有媽媽不近情理的教導:“小孩子作文成績好有什麼用呢?大人喜歡的是不挑食的孩子。”……

...

...

一般的溫情片都主要是講那些美好的、溫暖的故事,《歲月的童話》卻反其道而行之,但電影卻沒有因此而基調低沉,相反整個電影都是令人舒服适意的。這一方面是因為妙子自小便是個樂觀開朗的女孩,她總是能用自己的方式調節心情,另一方面,也是那些曾經讓她傷心、煩惱的事情已經在歲月的沉澱下,變成了值得回味的過往。歲月真是一位神奇的魔法師,當過去的悲傷疼痛時過境遷之後,人們卻可以帶着笑容娓娓道來。

“毛毛蟲如果沒有經過成蛹的尴尬,不可能變成美麗的蝴蝶。”小學五年級,妙子迎來了生理期、畢業、朦胧的感情,以及許多的第一次,成長的節點總是充滿着各種各樣的尴尬困窘。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些又何嘗不是歲月的饋贈?

往事并不都是如煙,那些在自己成長道路節點上發生的事情尤其如此,總有那麼一些經曆刻骨銘心,正是它們塑造了現在的自己,開辟了自己現在走的路。而回首過往,不一定是留戀過去、逃避現實,它也可以是總結過去的種種經驗,從而激勵現在的自己,為自己尋找新的方向。

所以,妙子想:那個五年級大的自己在腦海裡揮之不去,或許是希望她再一次回首過往,重新展翅飛翔,所以才特意出現。面臨着工作和婚姻上的雙重壓力,妙子去到一個自己熱愛的地方,在那裡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審視自己的内心。這時,五年級的小妙子向她走來,指引着她走向另一條路。

...

電影有一個絕妙的結尾,片尾曲響起,妙子坐車離開農村,五年級的自己、五年級的同學朋友們紛紛出現在她的身旁,陪伴着她一起離去。但中途妙子又下定決心留下來,于是坐車回返。最後,她告别了從前的自己和夥伴們,乘着未來丈夫的車一同離去,走向了嶄新的人生之路。

...

妙子終于又一次跳出了蛹,展開美麗的翅膀向新的天空飛去了。電影在美好的歌聲和畫面中結束,它的結局是美好的。正如許許多多童話故事的經典結尾:“從此,他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隻是電影已經告訴了我們:人生并不是結一次蛹就可以永遠展翅高飛,而是不斷經曆成蛹、破蛹的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