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什麼時候決定想要冒一次險,體驗充滿好奇卻從未做過的事?比如高空跳傘。

你是什麼時候開始對愛人感到疲憊,又在某一個瞬間幡然醒悟,深情原來從未走遠?

你是什麼時候願意放下執着,撕掉自己過去的标簽,坦誠地面對自己,與周圍和解?

……

電影《遺願清單》裡,兩個同住一間病房的癌友,在生命的最後幾個月,将沉重的心情轉化為重新體驗生命的雀躍,為最後的生命時光創造了很有意義的體驗。

不過,美好的一切伴随着死亡而來,似乎有些沉重。

不過,電影裡還有很多相對簡單的設定。比如,其中一名癌友家财萬貫,為他們的生命體驗之旅提供了金錢保障;比如,雖然是癌症晚期,他們在大部分旅程中并沒有受到病痛的困擾;再比如,他們的“我執”似乎特别的重,找回生命本質的過程,着實兜兜轉轉走了一大圈。

現實中,有這麼簡單的外在條件設定和人物特質設定嗎?

外在環境通常會更加複雜,電影表達往往更純粹。

人性也會更加複雜,或許一念之間就完成了轉變;也或許念頭起來時,還未覺察到,又已經消失了;再或許念頭紛紛擾擾,不知往何處去了。

在電影的叙事裡,人是因為有了如何如何的經曆,才完成了如何如何的轉變。

我們能不能把轉變的過程縮短一些?

不一定非要,接近死亡時,才複盤整個人生。

不一定非要,聞到路邊的花香,才想起花園裡的玫瑰。

不一定非要,失去摯友時,才肯承認自己的倔強。

不一定非要,看完别人的故事,才掩卷沉思。

“我們要用多大的代價,才能認清活着的意義?”

忽然想起了于娟的那本書——《此生未完成》。

怎麼介紹一下于娟?她生前是複旦大學的一名講師,博士學位加挪威留學經曆,回國後基本站住了腳跟,各種項目申請順利,事業上是一顆冉冉上升的新星。她是一個兩歲小孩的媽媽,一個四十歲男人的妻子,兩個六十歲老人的女兒,各種人生角色的履行也才開始。但是她不幸患了乳腺癌,發現時已是晚期,她以常人無法想象的堅強與病魔鬥争,卻還是走了,留下這些在病痛中寫下的博文。

她的故事不是電影,看着她留下的文字,切切實實地感受着她的病痛、勇敢、豁達。

她說,“生與死,前者的路對我來說,猶如殘風蠶絲;而死卻是太過簡單的事。不僅簡單,而且痛快舒暢,不用承受日夜蝕骨之痛。但是死,卻會讓這個世界上我最愛的親人們承受幼年喪母、中年喪妻和老年喪子之痛。雖然能不能苟活,由不得我,至少我要為自己的抗争和掙紮過。自戕是萬萬不能的,因為我是個母親,雖然,我這個母親做得很無力,我現在唯一能給孩子的,隻有微笑;能為孩子做到的,也隻有堅強。我不知道有沒有機會育子成才,但可以用今天的行動告訴自己的孩子:你的媽媽不是懦夫,所以你的人生裡,遇到珍貴的人與關鍵的事,都要積極争取,可以失敗,但是不能放棄。我想做個讓兒子驕傲的媽媽,隻此一點,無論任何地步,我都不會選擇自己走,哪怕,萬劫不複的痛。”

她說,在癌症的晚期,人很容易活得明白。“其實,我很奇怪為什麼反而癌症以來,除卻病痛,自己居然如此容易快樂。倒黴與否從來沒有想過。我并沒有太多人生盡毀的失落。因為,隻有活着有性命,才能奢談人生。而我更多地在專心掙紮努力活着,目标如此明确和單一,自然不會太多去想生命的外延。”

“我從來不認為自己的性格有什麼不好,生病後才不得不承認,自己的性格不好:我太過喜歡争強好勝,太過喜歡凡事做到最好,太過喜歡統領大局,太過喜歡操心,太過不甘心碌碌無為。

“我曾經試圖用三年半時間,同時搞定一個挪威碩士、一個複旦博士學位。然而博士始終并不是碩士,我拼命日夜兼程,最終沒有完成給自己設定的目标,惱怒得要死。現在想想就是拼命拼得累死,到頭來趕來趕去也隻是早一年畢業。可是,地球上哪個人會在乎我早一年還是晚一年博士畢業呢?

“我曾經的野心是兩三年搞個副教授來做做,于是開始玩命想發文章搞課題,雖然對實現副教授的目标後該幹什麼,我非常茫然。為了一個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人生目标的事情拼了命撲上去,不能不說是一個傻子幹的傻事。得了病我才知道,人應該把快樂建立在可持續的長久人生目标上,而不應該隻是去看短暫的名利權情。名利權情,沒有一樣是不辛苦的,卻沒有一樣可以帶去。

“生不如死九死一生死裡逃生死死生生之後,我突然覺得一身輕松。不想去控制大局小局,不想去多管閑事淡事,我不再有對手,不再有敵人,我也不再關心誰比誰強,課題也好,任務也罷,暫且放着。世間的一切,隔岸看花、風淡雲清。”

她說,她得癌症後的日子是人性最為升華的一段時間,在活着的時候能幫别人一點就幫别人一點,能讓大家快樂一點就快樂一點,無論大家是否意識到,一個人走到最後,總是要面對自己的靈魂去修持。所以她在病痛中堅持着記錄和分享,把她整個發病、求醫、問醫、誤診、确診、治療過程,甚至民間問醫被蒙騙的經曆,以及她對自己的反思都詳細地記錄下來。她最終還是離開了,但是她在離開前給我們留了無盡的寶藏,一個母親、妻子、女兒的生命日記。

上面這些摘錄,是我在2012年時做的讀書筆記。現在讀起來,還是覺得有些悲傷,在心底為于娟的美好靈魂鄭重地做一個祝福。

回過頭來,問問自己,如果從現在開始列遺願清單,我會怎麼列?

我又想起了一諾在《諾言》的課程裡,布置的一個小作業“假如生命還有六個月”:如果生命就剩下六個月(假設在六個月之後你會無痛苦地離世),你還會不會做現在做的事情?為什麼?如果這個時間是一年呢?如果是五年呢?如果不會,那你會做什麼?你為什麼現在沒有做?這些原因真的是阻礙麼?

我回看了在2017年參加《諾言》課程時寫下的作業答案,對比了一下現在的自己,不禁莞爾,現在的自己能量比從前充足了很多倍。這樣的改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中間有很多幸運,有很多感恩,最重要的催化劑在于2018年冬至開始的追光之旅,讓我慢慢體會到内心安定滋養出來的能量。于是我忽然憶起了十多年前的理想生活宣言“發現并感知生活中的美好,如果能自己創造一些美好就更好了。”原來夢想一直在我的心裡,現在又重新看見并更加明晰起來。

當下開始,好好列一下遺願清單,進取,不執,念念覺照,不負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