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大靜

繼《釜山行》《猖獗》後,亞洲地區喪屍題材作品又被拔高了一個檔次。

1月25日,韓劇《王國》(又名《李屍朝鮮》)上線,第一季6集資源被一次性放出,上線之後,該劇迅速風靡韓國,甚至在中國的社交媒體上也掀起相當高的讨論熱度,網友評價其制作水準精良、場景精緻恢弘、劇情跌宕起伏、演員演技在線。截至目前,該劇的豆瓣評分達8.5,打分人數已經超過8500人。

...

事實上,這部韓劇在上線前便已經極受市場矚目,先是其空前強大的陣容,導演是曾執導電影《隧道》《走到盡頭》的金成勳,編劇是擅長懸疑題材創作、代表作有《signal》《three days》的金恩熙,主要演員包括了朱智勳、柳承龍、裴鬥娜等在韓國本土頗受認可的實力派。更重要的是,《王國》是一塊“敲門磚”,是Netflix用以打開韓國市場大門的第一部“本土原創劇集”。

北美市場趨于飽和後,Netflix不斷推進全球擴張戰略,其觸角已經伸至全球190餘個國家和地區。由于各個國家和地區在内容需求上存在明顯差異,Netflix開始以一對一定制化的“本土原創作品”進行“按需分配”。乍看起來,這個解決方案工程量巨大且不切實際,一如Netflix提出全球擴張戰略之初分析師曾給出的預測——“可能帶來巨大的意外收獲,不過這是場賭博”。而全球市場的大門,正是在這場豪賭中向Netflix次第敞開。

喪屍吞噬“王國”,背後是Netflix的“亞洲戰略”

所謂“本土原創作品”,大概可理解為由Netflix主導和投資、取材自本土、内容更貼合當地觀衆喜好且由當地制作團隊制作的作品。

以《王國》為例,該劇改編自漫畫《神的國度》,漫畫作者即《王國》的編劇金恩熙。故事發生的背景設置在15-16世紀的古代朝鮮,内容則融合了宮鬥權謀及韓國近兩年大熱的喪屍驚悚題材,電影級别的場景畫面還原了古代東方的寫意與美感,就文化體量上來看,是個典型的“小體量”南韓故事。

...

這個小體量故事受到Netflix親睐并取得了初步市場成功的背後,是内容行業已經走過了“以一敵百”的時代,通用的、難以引起特定群體共情的、難以契合所有地區文化信仰和内容監管的作品無法再滿足Netflix的擴張需求。在其愈發明确的亞洲戰略中,“定點擊破”成為針對内容細分市場的不二邏輯。

在去年11月新加坡舉行的“See What’s Next:Asia”上,Netflix首席内容官Ted Sarandos表示Netflix計劃在亞洲再制作17部原創劇集,包括對标印度市場的8部原創電影及1部原創劇集,如《Rajma Chawal》《甄選日》《Leila》等,此外還包括對标菲律賓市場的《Trese》《Pacific Rim》、日本市場的動漫作品《惡魔人 Crybaby》、泰國市場的《Shimmers》、中國台灣市場的《極道千金》等。

就韓國地區而言,因韓國在亞洲内容市場的頭部地位和影響力,Netflix已經在綜藝、電影領域有所布局,邀請了金牌制作人曹曉震、金柱亨聯手推出韓國首個推理型實境綜藝《Busted!明星來解謎》第一季,并與《殺人回憶》《漢江怪物》的導演奉俊昊聯手制作了網大電影《玉子》。此次的《王國》則規格更高——配置了27國語言字幕,采用12國語言配音,并在全球190多個國家同步播出。

...

随着《王國》口碑的逐步發酵,Netflix這一品牌在韓國、甚至整個亞洲觀衆群體中的認知程度提高,品牌“聲量”增大,一批國際訂閱付費用戶也預計正在“趕來”路上。也就是說,“本土原創作品”是打入新市場、圈定新消費群體的一條有效策略。

“本土原創作品”敲門,Netflix全球品牌建設期到來

近來,Netflix正迎來美國境内的“大豐收”季,先是内容制作獲得主流獎項肯定,據美國電影學院揭曉的第91屆奧斯卡提名,Netflix自主出品的《羅馬》《巴斯特民謠》等作品攬下了15項提名,這一成績同比超越了傳統的好萊塢大制片廠;再是市場地位被認可,與奧斯卡提名宣布的同一天,美國電影協會(MPAA)宣布Netflix成為迪士尼、派拉蒙、環球影業、索尼、福克斯、華納兄弟外的第七個成員——這家已經沖擊了美國電影産業數年的互聯網影業公司正式“抵達”了産業核心。

這兩件交織在同一天發生的事件,将美國本土電影産業的發展推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Netflix的多年野望也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

《暗黑》劇照

美國市場站上高點,“本土原創作品”則負責為Netflix開疆拓土全球“播種”。

亞洲之外,2018年以來,Netflix出品了首部原創澳洲劇《漁妖怪談》、墨西哥劇《毒枭:墨西哥》、德國劇《暗黑》、西班牙劇《紙鈔屋》《名校風暴》等,這些劇集無一例外地由Netflix主投,卻啟用了本土導演、本土出品人和本土演職人員。

在瑞銀(UBS)媒體與傳播大會上,Netflix首席内容官Ted Sarandos就内容戰略向媒體表示,2018年是Netflix擴張的一年,Netflix嘗試向“本土原創作品”中注入全新的内容類型,比如真人秀節目實現了由0部到20部的跨越,電影計劃也在啟動中,且一直保持制作新的原創劇集。

2019年,Netflix的全球擴張戰略将更加“激進”——本土原創作品的數量将提升到70部,“這些本土化作品不僅能在多區域,很多還能在全球獲得成功。我們并不是要讓全球看到更多的好萊塢内容,而是把某個區域的内容推向世界上其它的地區”。這也說明,Netflix的全球品牌建設期正在到來。

...

《紙鈔屋》第二季劇照

筆者認為,Netflix與本土市場的合作立足于兩個基本需求之上:一是本土市場的文化輸出需求。對标以好萊塢為代表的美國市場是各地内容創作方長期來的目标,Netflix以其“财力”、平台規模和資源以及對内容投入無上限的作風為本土方提供了“圓夢”可能;

二是Netflix盈利模式的潛在需求。一直以來,Netflix以燒錢做内容拉大與競争對手的差距,僅2017年和2018年就在内容上投入了近210億美元。而據市場預計,其2019年的内容投入可能在150億美元左右。内容上持續燒錢,而盈利則重度依賴于會員訂閱收入,Netflix期待其付費會員規模能承擔起平台的内容開支和盈利訴求。而随着亞馬遜、迪士尼、蘋果、AT&T等陸續入局流媒體内容領域,北美市場的競争已經陷入一片“膠着”。對Netflix來說,其飽受市場質疑的商業模式能否取得最終成功,很大程度上将取決于它在全球市場的表現。

而因為這兩大基本需求,Netflix和本土方的内容合作幾乎指向了一個結果——雙赢。可以預計的是,Netflix将繼續以講述本土故事的原創作品“開路”,走入更多國家和地區,繼而吸引和提升訂閱付費,進一步做大全球用戶規模。

...

“本土原創”效力初顯,其模式值得優愛騰借鑒

“本土原創作品”正在成為Netflix全球化中的“黑武器”,從成效上來看,也已經初步展示了其“威力”。

首先,Netflix海外用戶數量正穩步增加。據其發布的2018年第四季度财報,Netflix第四季度全球用戶總數達到1.4846億,其中國際用戶總數為8791萬(包括713萬免費試用用戶),第四季度單季新增流播放服務用戶884萬,其中,國際新增用戶為731萬,高于上年同期的516萬。

其次,Netflix的“定價權”進一步提升。數天前,Netflix将美國服務的收費标準上調了13%至18%不等,創下了2012年以來的最大漲幅,而消息宣布後,其股價大漲6%,恰好說明市場對其内容“含金量”的認可。

同時,筆者認為,這一模式也為Netflix未來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帶來了些許可能。

...

2017年時,Netflix曾與愛奇藝達成相關原創内容授權協議,此後也曾與優酷展開相關内容合作,截至目前,《甄嬛傳》《琅琊榜》《天盛長歌》《新流星花園》《芈月傳》《河神》《無證之罪》《白夜追兇》等多部中國電視劇均在Netflix的“内容庫”中,盡管這類合作與“本土原創作品”有着本質差異,但至少說明Netflix對中國市場及華人内容有着意圖和野心。

現階段,中國市場誘惑巨大,同時卻也挑戰巨大、監管環境嚴格、“門檻”極高,Netflix CEO裡德·哈斯廷斯曾向記者表示“當下第一要務是講好韓國故事、印度故事、日本故事,甚至波蘭故事”,甚至直言“我認為在Netflix進軍中國這件事上,今年的可能性依舊不會比去年的高”。但如果Netflix未來能講好一個“中國故事”,則或許真有機會敲開中國市場的大門。

...

值得注意的是,Netflix 的“本土原創作品”策略對優愛騰來說也有一定啟發意義。多年以來,國内内容市場的呼聲集中在将中國故事推向全世界的“内容出海”上,這使得各視頻平台及傳統制作公司在海外内容合作中思維相對“固化”。去年年底,愛奇藝出品的《悍城》已經具備了“本土”意識,集中在馬來西亞等地取景,為最終的内容呈現營造了強烈的本土氛圍。或許也因此,“小體量”的《悍城》得以遠銷馬來西亞、新加坡、文萊等國。

背靠BAT、掌握了資本優勢的優愛騰,在向海外市場的進擊中或許可以嘗試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