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飛出品德語劇《暗黑》
《暗黑》和《切爾諾貝利禁區》是我在看HBO《切爾諾貝利》之前,先看的兩部腦洞特别大的與核電站有關的劇;以至于在一段時間裡,我看不下去寫實版的HBO《切爾諾貝利》。
(當然,當我沉下心去看《切爾諾貝利》時,确确實實地收獲到了觀劇的——很難說是“愉悅感”,不過十分“值得”。前面有專文讨論,在此不贅述。)
《暗黑》和《禁區》屬于科幻腦洞劇。
都是小語種劇,一部是德語,一部是俄語。
我先看的《禁區》,即俄羅斯版的《切爾諾貝利》,很驚豔;而後看《暗黑》,赫然發現它們選擇了同一主題。
它們都有一座出了事故的核電站,一個穿越時空的機(隧)器(道),幾個推動情節的年輕人,一個似乎與一切怪事相關的神秘人物。
以及,被穿成篩子的時空。
出品時間有先後,算是有點撞梗,連配樂都有點相似,但風格不太一樣。

《暗黑》
先說我後看的《暗黑》。
開初時我并未意識到是穿越時空主題,意識到之後,又因有《禁區》打底,略微放低了期待值。
但随着情節深入,它的深刻與宏大驚到了我。
故事從幾個孩子的莫名失蹤講起,你開始以為是個懸疑破案劇——結果它的确是懸疑劇,卻不是破案劇,因為這些失蹤案是無解之謎。
說它“無解”,不是說它破不了,而是說,它是解不開的一個環,一個時空穿越的閉合環。
不斷地有人試圖打開這個環,改變命運,但是做了無數的努力之下,卻發現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徒然。
因為本片是懸疑片——我的風格也不是複述情節(這個我多次強調了,笑),我隻說兩季《暗黑》最觸到我的點。
第一季《暗黑》側重于布局,拉開故事畫卷:小鎮的人們、主要是大人們(成年為人長輩者),發現了自己甚或整個小鎮都處于時空改變的結點。
而現在發生的事,似乎都是多年前,即他們少年時埋下的果。
于是他們回溯過往,為過去發生的事産生争執,哪怕此前和樂融融。
突發的事件打破表面的和平,當父母一輩像潑皮無賴一樣扭打在一起,旁觀着的子女驚呆了:
“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有什麼樣的過去。”
是啊,誰不曾年輕過?誰不有過欣喜,掙紮,計算,陰暗,幻想?
隻不過出于私心和自尊,父母不大會告訴你他們過往的細節。
偶爾說給你的,都是經過濾鏡的“故事”。
也許他們不想影響到他們的形象,也許他們不想下一輩經受他們經受過的一切。
但當極端情況出現(如《暗黑》裡存在的時空通道),子女們開始怨恨父母的不坦白:如果不是父母的隐瞞,也許屬于他們的青春期痛苦會少一點呢?。
親子之間,說還是不說,怎麼說,永遠沒有正确答案。
最終,孩子們通過時光隧道,看到了年少時代的父母,仿若看到另一個自己。
可惜他們對于将要發生的,或說是每隔33年就重來一次的時空閉合環仍然懞懞懂懂。
而在第一季季終男主角甚至穿越到了未來:
真相要呼之欲出了嗎?
不要那麼天真好麼?
事情,才剛剛開始。

《暗黑》
(未完待續)
——201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