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看過這麼一段話,印象頗深,援引如下:  “假如我能活到70歲,那麼我的生命大約會有25550天。(覺得自己能活到100歲的,也适用這個算法)

15歲以前的5475天可以刨掉,因為那時候的我什麼都不懂,基本處于懵懂狀态。

認真地想了想後,我認為55歲到70歲這15年也可以去掉了。很明顯,那個時段我應該大部分時間在跟逐漸衰老所帶來的各種問題抗争着——例如退化性關節炎。所以顧不上别的了。

這樣的話,我的一生還剩14600天。工作時間應該不是我自己能夠支配的,這段也必須去掉。那麼去掉多少呢?一半?不,肯定要更多,即便保守地減去10000天,也絕對還是少了。

不過就算這樣,我的生命也就還剩下4600天。這4000多天就真的完全屬于我了嗎?我認為不可能。一定會有很多時間浪費在諸如路程、飲食、應酬一類的瑣碎事情上!

那麼,算起來極有可能我的一生被各種各樣無聊的事情所困擾,最後剩下的日子也就僅僅幾年而已!我是指真正能自己去支配的時間。”

按照我的理解,這些話的大概意思是,我們時常有個錯覺,以為自己還有很多好時日,但事實也許是我們就像蠟燭兩頭燒一樣,生命眨眼間就到了盡頭。而臨死前回顧自己的一生,按照自己的意願活着的日子少得可憐。

這讓我想起電影《時間規劃局》,這是一部讓我刷了兩遍,還可能刷第三遍電影。

《時間規劃局》的背景設定是:人類已攻克永生難題,然而資源有限,于是通過基因手段,限定人的壽命。每個人出生設定25歲的基本壽命,25歲生日那天開始啟動手腕上的時鐘,成長和衰老都停止,但隻有一年的可消費時間。

時間也成了唯一的通用貨币,所有的消費都可以用時間支付,時間用完,即刻死亡。

每個人都需要賺取時間來延續自己的生命。可以通過打工賺取,也可以接受贈與,可以借貸,可以乞讨,可以賭博,也可以搶劫,當然是違法的。

可想而知,和現實一樣,财富幾乎等于時間。富人擁有花不完的時間,幾乎長生不死,永葆青春。窮人為了基本的生活疲于奔命,疲憊不堪,随時徘徊在死亡邊緣。

這部電影同樣讓我陷入思考自己到底還有多少無病無痛的日子?到底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以及人類永恒的話題:你的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但同時,我也感覺很欣慰,因為生命的終點是死亡,回歸虛無。意味着無論這一生你做了什麼,在死亡的那一刻都會清零。

偉人會留下精神财富,後人會一遍遍歌頌悼念。而普通人無非是死去元知萬事空,灰飛煙滅,沒有人會記得你,你做了什麼,做過什麼,取得一丁點什麼成績,都不重要了。

但假如有陰曹地府呢,假如死後你還可以在陰間生活呢。那正如電影《尋夢環遊記》描述的一樣,隻要活着的人忘記你,你就會在陰間消失,真正的灰都不剩,結局更可怕。因為連你的子孫後代都忘記你了。

還能活多久?向死而生,假如自己還有24小時可活,假如自己還有一個月可活,假如自己還有一年可活。現在的你會做什麼呢?

還是渾渾噩噩的按照慣性,讓自己舒服點的過嗎?那也可以。

不過一想到自己也沒多少好日子可以活,死了也帶不走什麼,那倒是能夠放下一些執念,放下對自己太多的期待,放下對自己的過分掠奪。

扪心自問,什麼是你發自内心的熱愛吧,現在的你,可以為你的熱愛做點什麼。不要到死了,也不知道這輩子,是你在過日子,還是日子在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