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无剧透漫谈,跟看过的朋友讨论,给还没看的朋友推荐一下。

【影片简介】
《X战警》系列终于在重启系列《第一战》《逆转未来》《天启》一直到《黑凤凰》玩坏了之后,开始降级青少年市场,拿出了这部低年龄段的《新变种人》。从角色设定开始,就重新回到了13-16岁的高中生,并且时间线和X战警并行,电影的世界里大家都知道“变种人”和“X战警”,以及“X学院”。只是故事里的五位角色,被隔离在了一间“医院”里,被“看管”和“治疗”。

《新变种人》集合了最有潜力的新生代女演员,麦茜·威廉姆斯 和 安雅·泰勒-乔伊。有趣的是女演员:安雅·泰勒-乔伊之前也曾出演了“沙马兰宇宙”的《分裂》和《玻璃先生》,剧情设定一开始让人频频想起《玻璃先生》,不过心理惊悚还没搞起来,剧情就开始崩塌。导演是79年的约什·布恩 Josh Boone,曾指导2014年大火的青少年电影《星运里的错》。

福斯这次请约什·布恩来操刀,应该也是冲着一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电影去的,以及这部电影的联合编剧也太多位了,快赶上我国之前的《七月与安生》了,加上导演本人一共七位编剧,阵容里大部分人都参与过X战警重启系列的编剧,例如《死侍2》和《黑凤凰》等,感觉都是扑街的那几部。

【影片漫谈】
熟悉X战警系列的观众,肯定知道隐藏在“变种人”设定背后的为LGBT群体发声的隐藏定位。这次年龄降级到高中生,同性剧情确更加直白起来,开篇就铺陈两位女性角色的关系建立,到最后到吻戏,真的是把老版的隐喻都明说了。所以缺陷也很明显,不够有力量了。

百合剧情一起,两位男生的对手戏,没基情也胜过基情戏了,搞得观众一阵意淫。还好导演及时收住,没有搞出“一对百合一对基,剩下一个观众爱”的路线(这句名言来自群友Di)。这种多个角色的故事,最难平衡戏份,每个角色要跟观众建立联系,还要讲过去的经历,看看《自杀小队》就知道反例是怎样的。

个人觉得七位编剧,没有白瞎功夫,利用核心变种人的能力,把这事儿解决的挺漂亮。分阶段引发不同人物的回忆,每次都给影片制造一次危机,一直铺垫到最后大战,层层累积,在剧作手法上和剧情合理上,都算是高效的解决方案。

只不过五个人的回忆里,都夹杂了太多想讲的东西,能看出团队想借机把上个十年的社会话题都映射一遍,包括不限于原住民、宗教丑闻、虐童性侵等等。而五个角色如何可以突破这层洗脑、体制、规训的枷锁,跨过自己的童年阴影,就成为了影片的故事主线。

影片从原住民的传说开始,在用“成长”来破解这个传说,作为结束。但是整部电影,太像一部高中毕业成年人礼,尤其是中段开Party的时候,这些孩子是真不着急逃出去啊。还好麦茜和安雅一直把演技水平,维持在水准线之上,最后的“友谊保卫战”也是释放了X战警系列一如既往的能量,观众也被吃的死死的。安雅这个角色算是立住了,搞得观众无论男女都想跟她结婚。


其实X战警系列,看来看去,人物故事总是童年悲剧+自我觉醒+朋友扶持+共同战斗。无论《新变种人》或者《X战警》系列怎么重启都还是有看头,就是因为这系列的内核非常独特。拿《复联》作对比,X战警对抗的敌人,常常是自己,而战斗的目的,往往是救回同伴和相互保护。而激发能力的永远是自我觉醒和保护同伴的欲望。就连公认不好看的《黑凤凰》里,你还是会为X教授保护琴的情感而感动。

“自毁”倾向其实是每个人内心的黑暗面,而变种人因为能力使然,让这个倾向变得更激烈,从而更需要朋友和家人的理解和帮助。就像每个人都是脆弱的,但是每个人长项放在一起也可以坚不可摧。突然觉得这部片应该给沙马兰导,可惜他的超英宇宙是另一个更加现实主义语境下的超能力议题。

《新变种人》也确实符合十几岁青少年的内心,叛逆、躁动,正在寻找自我的形态,建立自我,从寻求家人的保护和社会的接纳,走向自我认可和学会自我保护。这也是X战警系列如何激发了少数族裔和边缘群体的巨大能量。我们是与世界为敌,还是我们先保护同类。

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选择,或者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选择。就像X教授和万磁王一生都在对立面,但是存亡时刻,他们也会联手,从未针对彼此。这也是《第一战》和《逆转未来》给我们带来的惊喜,而金刚狼和万磁王背负的那些残酷历史,纳粹和二战等等,也是故事和人物力量的来源。

在X战警老粉丝眼里,《新变种人》的人物和故事,都存在深度和力度的限制。从海报也可感受到,影片力求非主流的态度,可惜还是不够“野生”,仅仅停留在了“非主流”上。相信很大一部分老粉丝,会觉得《新变种人》看完,可能还不如回家再刷几次重启系列呢!

最后推荐大家可以周二半价时候去看希望变种人系列可以一直非主流下去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欢迎留言讨论。更多新片漫谈见微信公众号:小玄儿的电影推荐与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