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國寶活起來

寫下這些字的時候,我真不知道《國家寶藏 第三季》是否真的結束了,似乎這一季沒有“特展”的專門一期。這應該是我第一次在電視上完整地追完一季《國家寶藏》,此前都是在B站上跟着無數觀衆一起刷彈幕觀看。這久違的“追劇”感覺還真不錯——每周日晚20:30都有期待。

001号講解員張國立

...
節目的定義

...
本季的主題

實話說,這檔“文博探索節目”雖然評分很高,但也伴随着巨大的争議。很多觀衆會認為這檔節目大肆宣揚“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讓人十分反胃。以我從頭到尾、一集不落的觀看經曆來說——大可不必至此。與其說此節目宣揚“民族主義”,我更傾向于“探索”。作為觀衆的我,正是通過“前世傳奇”和“今生故事”對這些在博物館中沉默無言的文物又多了一份生動形象的理解。以本季中最後一集的“蘇州園林”為例,蘇州目前我去過兩次,兩次分别遊覽了拙政園、虎丘、留園、同裡……遺憾的是沒去“蘇博”。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此前在蘇州的園林“白相相”,幾乎是玩了個寂寞。大多數情況下,在景區中也僅僅是四處尋覓合适的角度去把這個園林拍得更完整一些。而正是通過這一期的講述,我才知道,原來蘇州園林的建造中融入了如此多的中國傳統文化、特質——内斂、清雅、和諧……我很是欣賞蘇州園林的入口;蘇州園林的入口往往很是簡單,甚至是簡陋,但是入門以後仿佛是進入了一個新的世界!相比現在大城市中的“暴發戶”式審美,這種有内涵的美更可以體現出中國是一個有着深厚曆史底蘊的國家,而非一個隻會向“錢”看的土豪。而我也覺得,這樣的“文博”才能講好中國自己的故事,樹立起文化自信!同時,本季《國家寶藏》也沒有刻意回避封建社會時期的閉塞、保守和無知。從第一集(故宮博物院)張子楓演繹的“前世傳奇”就能看出一二,在這段“前世傳奇”中,借“洋教士”之口直接批判了當時滿清統治者拒絕、排斥西方先進技術,并且表達了當時(女性)天文學者的無可奈何。

...

...

...

...

...

...

...

其實,又何止這一個前世故事如此呢?縱然,中國古代可以燒制出驚為天人的青花瓷,可以打造出精美的銅車馬,可以搭建出、設計出各種鬼斧神工的建築物……但是這些終究是集無數工匠血汗而成,供皇家享樂的“玩物”而已,絕非一般百姓所能有。百姓别說使用了,一旦觸碰到核心技術都可能面臨着滅頂之災,論一個“謀反”的罪名。所以,在歎為觀止的同時,我也想了很多——這究竟是國家寶藏還是皇家寶藏?仔細一想,這也許不沖突,國外的博物館中也有很多昔日的宮廷用品,而今也安靜地陳列在玻璃展櫃中供遊人品鑒,這大概就是從皇家私有到國家寶藏的一個變化吧。

...

...

...

“一千個人的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管這句話是不是英國諺語,還是什麼其他的俗話,個人覺得還是有點道理的。從《國家寶藏 第三季》中,我看到的是無數能工巧匠的心血和汗水以及智慧,哀的是他們隻能為一家服務,喜的是他們的才智終究通過傳承,為科技發展打開了道路。而通過“今生故事”我更看到了無數文博工作者以及其他與文物直接/間接相關的工作者們,TA們用自己的努力、付出,繼承了古代匠人的匠心,為今天的現代化建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某種程度來說,這也是在學習曆史,而且是以一種“知行合一”的态度去實踐曆史,而非空談。

...

...

...

總之,通過這檔節目,我對中國古代史又多了很多深刻的認識;認識了匠人,見識了匠心,更讓我對“實幹”、“科技”與“發展”有了進一步的認知。當然了,所示表演可以更加接地氣一些就更好了,畢竟太做作的東西隻會讓電視機前的觀衆生理不适。

...

...

...

...

...

...

...

...

...

PS·文中留園圖片為本人拍攝,水平一般,還望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