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樓話心
(首發于時光網,想把從前的文都歸整到簡書來)


...

image

很久沒有這樣的感覺,近兩個鐘頭的時間裡,緊張感揮之不去,時刻為劇中人的命運提心吊膽,忽而欣慰忽而歎息。

不得不佩服《撞車》的編導保羅·哈吉斯,他十分準确的捕捉到人物微乎其微的心理活動,并使之成為推動這個多線索故事向前發展的強大動力。

在洛杉矶這個多民族的大都市,人們的感情既脆弱又冷漠,他們時刻忍受着未知的恐懼,卻又肆意宣洩自己的憤怒。

檢察官的妻子簡因為汽車遭兩名黑人青年搶奪,而對所有有色人種疑神疑鬼;警察瑞安因為父親無法得到及時診療,而遷怒于一對黑人夫婦;購槍時遭到侮辱的阿拉伯裔店主也将怒氣發洩到鎖匠丹尼爾身上……恐懼和憤怒就像瘟疫一樣在城市裡蔓延開來,每個人都生活在不安中,負面壓力愈積愈大,原本一次小小的口角也會演變為一場緻命的事故。

本來,看到人們的命運因為些許微不足道的誤差而導向一個無可挽回的悲劇,就已經足夠令人扼腕,但更揪心的是,這些看似純屬意外的誤差背後,其實存在着一個掌控一切、所有人都難以違逆的幕後黑手,那就是人性固有的弱點:偏見、恐懼以及憤怒。

這并非僅僅存在于美國這個多民族文化國家,而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随處可見,比如以貌取人、恃強淩弱、遷怒他人、宣洩不滿等等。隻是平時我們無法看到這些行為造成的後果,以為隻是小事一樁,很快就忘了。

而導演卻讓我們看到了它們的後續影響,看到它們如何像蝴蝶效應一樣最終掀起狂風巨浪。

影片的前半部分着重于細節的積累和情緒的醞釀,我一直以為它将會導向一個巨大的悲劇,以此給觀衆留下極具震撼力的道德警示。然而,當我看到導演為不同人物安排的巧妙結局時,我的心再次受到強烈的震動。

警察瑞安處理一場車禍,竟發現受害者正是自己曾經非禮過的黑人女性克裡斯汀,克裡斯汀因害怕而拒絕瑞安的營救,而瑞安仍冒着生命危險救出了她。

那一刻,兩人的心恐怕如同車禍一樣受到極大的沖擊,克裡斯汀究竟該痛恨還是該感激?瑞安究竟是善還是惡?誰也說不清。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瑞安稱得上幸運,遇到一個能夠彌補過錯的機會,并且珍惜了它。

與之相反,一直以正面熱血形象出現的年輕警察湯米,最後竟因一次多疑而誤殺了黑人青年,并親手掩埋殺人證據……人物形象的一百八十度逆轉讓一直以為明辨是非的觀衆傻了眼,不得不推翻先前的成見,重新思考人性的複雜。

前半部分,導演讓我們看到了任意宣洩不良情緒的連鎖反應,後半部分又讓我們充分認識到人性的巨大振幅與彈性,以及由之産生的迥然不同的結果。

其實,每個人都是天使與惡魔的合體,風雲際會,境遇逆轉,善惡輪回。

有時候,作惡之人固然有其值得同情的緣由,但這卻不能成為他為惡的借口,因為,社會上的人看似孤立,實則彼此聯系,哪怕一點小小的惡意都有可能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不但會傷及無辜的人,甚至也會最終報應到自己身上。

善與惡僅僅是一念之差,卻會造成截然不同的結局。也許我們無法解決深刻的民族問題、階級差異,但至少,我們可以在自己的恐懼或憤怒泛濫之前,冷靜幾秒鐘,盡量理智的做出正确選擇。

歡迎關注我其他的娃兒們:
短篇小說《晚來團扇風》
中篇小說《惡鄰》《少女迷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