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不隻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是苟且産生了詩歌?還是詩歌拯救了苟且?
對于生性善良、敏感的靈魂,現實世界遍布的是難捱的痛苦和艱難。于是愛美的老太太楊美子為什麼會去學寫詩,就有了自然而然的答案。
對美好和詩意的追求越強烈,就意味着對苟且生活的焦灼與逃離有多強烈。
故事叙事很簡單,敏感、愛美的楊美子獨自和外孫相依為命,而外孫卻不争氣的參與了校園性侵,緻使女孩子跳河自殺,相對于深深自責和内疚的美子,是毫無悔意的外孫,以及冷漠、忙着用金錢補償受害者家庭的同學家長們,還有中風了,還想占美子便宜的老頭。
極惡才能反襯出單純之美,這便是反差和張力。美子更像是一朵落入糞池泥沼的櫻花,令人唏噓不已。
與敏感、悲憫的美子形成反差的,還有世人的麻木和冷漠。目睹受害者母親失魂落魄的樣子,美子在超市向店員訴說悲傷的故事,卻無人傾聽,美子尋訪女孩受害的教室、跳水的橋,追思的教堂,在雇主家裡洗澡時痛哭不已,想寫下詩行,天空卻落下淚滴。而面對放在眼前的受害者照片,外孫卻依然視而不見,沒心沒肺的看着電視。
美子該如何安放自己的内疚、自責和痛苦呢?美子該如何救贖自己的靈魂呢?隻能用自己的生命去償還外孫犯下的惡,就像甜杏一樣,為了後代奮力向地面跌落,甘願受踐踏。
說到救贖,片子展現了兩種救贖,物質的救贖和靈魂的救贖,美子完成的是靈魂的救贖,而那些冷漠而麻木的家長們,卻嘗試着用物質來補償救贖一切,他們的世界裡,太過單一了,靈魂哪去了?它就沒有醒來的時候了嗎?
生活不該隻有苟且,還應該有滋養靈魂的善和美,以及如下的詩行:
《姐妹之歌》
在那邊還好麼?
感到孤獨麼?
日落的時候天空還會變紅嗎?
鳥兒還在通往樹林的路上歌唱嗎?
你能收到我這封不敢寄出的信麼?
我能傳達這我不敢做出的告白麼?
時間會飛逝,玫瑰會枯萎麼?
現在是說再見的時候了
就像影子一般
承諾永遠不再回來
為了那份封裝到最後的愛
為了親吻我疲倦腳踝的青草
為了跟在我身後的小小腳步
是說再見的時候了
現在黑夜降臨
蠟燭還會點燃嗎?
我在這裡祈禱
所有人都不再哭泣
為了讓你知道
我有多麼深愛着你
在炎熱夏日午後的漫長等待
那條蒼老的小徑就像父親的臉
連那孤獨的野花也害羞地轉過臉去
我曾經那樣深愛過
聽到你那微弱的歌聲我的心旌搖曳
我為你祈福
在我渡過黑河之前
帶着我靈魂的最後呼吸
我開始夢到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
我再一次醒來,被陽光刺痛眼睛
遇見了你
你站在我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