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經文明之痛苦。

初知本片還是從2012年的一條娛樂新聞上,那時本片主演之一的謝霆鋒被曝出來罹患皮膚癌(新聞配圖就是本片劇照之一),一下就讓我記住了這部電影!但當時也沒開始混豆瓣,“想看”也随着時間淡化了……直到不久前,在B站看到了一個關于演員黎明的短視頻,才又想起這部電影,于是就在優酷和M1905各看了一遍!果然,這部彙集了諸多大咖的電影并沒有出現不良反應,反而有不錯的效果,但是李宇春還是讓我感覺有點出戲。

...
...
這個問題至今我都在問自己

說回電影,電影的時間背景設定在清末,可謂是華夏大地血雨腥風的時期。而故事又定格在了華南的“香島”地區;那裡聚集了英國殖民者、華商、華人警探等等勢力,是個能承受各種江湖恩怨的地方。而故事中的人物也是各有風彩;南下的少林寺武僧、黃包車車夫、清廷的殺手……在1910s的大背景下,這些本應該毫無關聯的人就在國恨家仇的催化之下,聯系在了一起,并一同書寫了這麼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當然,這個和陳可辛導演的能力是離不開的。自《中國合夥人》成功開發黃曉明之後,我就十分敬佩陳可辛導演!

...
最感動的一句話

在我看來,本片也可稱為“孫文香島曆險記”,島上的各行各業仁人志士為了孫文抛頭顱灑熱血,死的死、殘的殘;許多彈幕都打出了“就為一個孫大炮,值得嗎?”我真的覺得這種彈幕很愚蠢,因為電影的末尾已經給了一個堅定的答案了。在這篇評論中,我也不想讨論關于崇拜中山先生的觀點,反正在南京生活的日子,每年的清明節都會去中山陵/靈谷寺祭拜、憑吊。在我心裡,他也是一篇旗幟、一種精神、一段曆史。當然,這部電影中,孫文的戲份并不多,幾乎可以完全忽略,我估計要不是為了滿足一部分觀衆對于張涵予的期待,估計整部電影都不會有孫文的正臉亮相。但不代表這個角色不重要,畢竟整片所有的人物都直接/間接與他有關,甚至為他付出了一切;還有一部分角色也是付出了一切,付出一切去殺他。這或許就是曆史人物的魅力吧,有人千方百計要他命,有人義無反顧保他命,因為他有影響曆史發展的能量。除了這位集千百關注于一身的孫文,其他的人物也是各有經曆,似乎每個角色都可以安排一個單元。這裡我就不說太多了,隻淺談給我留下很深印象的兩個人吧,一是黎明扮演的“劉公子”,一是胡軍扮演的閻孝國;一正一反,一“柔”一剛。

...
他是個有情有義的反派
...
爺們兒!
...
他有理想。
...
有道理

...
閻孝國的最後一句話

“劉公子”據說是晚清的武狀元,但我在片中好像并未看到相關内容(也許是我閱片不仔細),他愛上了父親的女人,這讓父親被氣死,“愛人”自盡,家道中落,淪落街頭,就像行屍走肉。直到再見祖傳的鐵扇子時,往日的恩怨都化作了“最危險的地方交給我”的承諾。他用鐵扇子加肉體阻擋了清兵的兵刃,在死于閻孝國的刀前,他又看見了他的愛人對着自己笑、哭;而那時的劉公子仿佛又擁有了一切,我想雖然他的生命走到了盡頭,但是心中對“愛一個人有錯嗎?為一個人值得嗎?”一定已經有了答案。另一個是反派殺手閻孝國,他上的是西學課,吃的是清廷糧草,也至死不渝地“報國恩”。在他眼裡,洋人和洋物隻會給華夏大地帶來戰争、動亂,救國就是誅殺一切外人。聽友鄰說,這個人可能是參加過甲午戰争的淮軍舊部。這樣一個有諸多矛盾點的“反派”似乎讓他的“反派”也有些“正”在其中。他忠君、尊師,他也避免濫殺無辜,在死的時候,對着射殺自己的老師說:“學生已報國恩!”我想,他是一個在晚清标準的清軍形象,有血有肉,很是真實。

...
劉公子有大俠的味道
...
...
老師對閻孝國的告誡

...
老師對閻孝國的告誡

坦率的講,這也算是一部主旋律電影,畢竟孫文先生國父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我喜歡這部電影,因為電影中都是小人物,而孫先生幾個身影,更突出看廣大群衆的力量。正是因為無數樸實的群衆,這些曆史人物才能更加堅定不移,繼續去戰鬥;把犧牲烈士的痛苦化作未來的美好,分享給更多人。

...
華人警探盡了自己的一份力

PS· 最初嘲笑孫中山的是保皇黨,結果孫中山推翻清廷。而後嘲笑孫中山的是袁世凱,結果袁世凱被孫中山折騰的敗亡。再次嘲笑孫中山的是北洋軍閥,結果孫中山縱橫捭阖,聯南擊北,驅虎吞狼,擊敗陸榮廷,占據廣東,粵奉皖反直同盟,瓦解了北洋,從此北洋再無中樞。孫是很邪性的人,非常擅長打臉,這點連北洋都不得不尊重,授予其大勳位的中國最高爵位,而孫也是唯一一個非北洋系、非親北洋勢力的大勳位。

...
孫逸仙博士說的也對
...
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