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詩人 - 保羅

最早接觸保羅的文字,是從《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開始。

在作家這個廣為人知的身份之外,保羅更多被喜歡他的人們稱為哲思詩人—— 他的字裡行間總是充滿着靈氣,宗教、哲學是兩個極為常見的元素。

按理說,摻雜上哲思話題的書本難免給人一種晦澀難懂的感覺,但在保羅這裡好像是個例外,他的文字對讀者一直都是友好的,就算你對宗教不曾了解,也不會讓你在讀的時候昏昏欲睡。

再加上保羅擅長在故事當中穿插寓意巧妙的小故事,反而讓他的書本可讀性趣味性都十分出色。

毋庸置疑,《我坐在彼得拉河畔,哭泣》便是其一。

...

第一次知道這本書是多年前在黃磊的《似水年華》裡邊,劉若英飾演的英,與黃磊飾演的文萌生愛意之前,這本書曾作為他們之間的一個媒介出現。

多年後,這個橋段已經成為文藝青年記憶深刻的心頭好,而這本書也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

愛欲與信仰的糾纏對話

《我在彼得拉河畔,哭泣》,文如其名,這是一個有關哲學的愛情故事,或者可以理解為有關愛情的哲學思考。

如果要我對這本書做一個整體評價,那大概就是:這是一本很短,卻很厚的書。

短的是故事,整個故事跨度僅有七天。厚的依然是故事,書本結束但思緒不停歇。

...

故事是從一封信開始。

原本按部就班生活的主人公派拉,在某一天突然收到來自童年玩伴的信,此時的他已是一名遠近聞名的天主教牧師,他邀請派拉來參加一場教堂活動。

作為一名出色的牧師,他走過很多地方,主持過無數的教會,甚至接下來不久,這個忠誠的信徒,即将成為一名更加受人矚目的神聖牧師。

但在天主教的教義裡,牧師是不能結婚生子的。

落入信仰與愛情的沖突之中的牧師,可以救世人,卻救不了自己。

他邀請童年玩伴派拉來參加活動,象征意義上更是一場愛情的邀約。此刻他需要的不是真主,而是她。

于是青梅竹馬的一對年輕人,在十二年後再次相遇的一個星期内,感情随之複蘇、醞釀、爆發,開始了一場愛欲信仰的糾纏與對話。

愛是一個陷阱

我們甘願墜落

作者在女主派拉的心理描寫上花費了大量筆墨,細膩的筆法讓不安的情緒在筆尖跳動,清晰地複原了故事現場,讓我們輕易感受到主人公的輾轉難眠,欲罷不能。

派拉對于生活的态度,如同我們大多數人一樣。二十多年來一直待在小城裡,對于未來的規劃無非是——穩定的工作、老實的丈夫、一成不變的日子。

她覺得這樣踏踏實實的安心,才是最為安全穩妥的生活。

那麼,到底什麼是生活呢?在年輕牧師這裡,派拉似乎得到了不一樣的答案。

...

随着故事的發展,伴着男主人公牧師的身份,書中開始大量出現關于宗教信仰的闡述。

作者用巧妙的筆觸把這些部分處理得十分明了,在提出發問之後,并不着急去給出準确答案。他隻是一再告訴我們要敢于追尋“生命的奇迹”,這其中最為明顯的便是女主派拉對于“愛”的态度。

在與牧師初見時的心動之後,派拉拒絕承認那是“愛”,因為對于即将發生的事情,她感到害怕——這颠覆了她以往渴求穩定生活的念想。

派拉安慰自己沒關系,過完這幾天回到小城,一切就又回到原來的樣子。但她的内心隐隐不安,好像在渴望着什麼。

牧師帶她去參加從未體驗過的教會活動,告訴她:“你必須冒險,隻有當意想不到的事情真的發生,我們才會完全明白什麼是‘生命的奇迹’。”

派拉終于勇敢地走出第一步,她逐漸去承認心底的“愛”,隻不過依然止不住懷疑與擔心,愛情當中患得患失的情緒在此處暴露無遺。

...

兩人繼續輾轉各地去參加當地的朝聖活動,“生命的奇迹”也在這個過程中,借由牧師的另一番話得到了闡述:

“在我們生命裡的每一刻,都有些原本應該發生卻并未發生的事。神奇時刻總是在不為人察覺的時候到來,忽然之間,命運之手便改變了一切。”

是的,生命裡其實很多事情本該發生,但在我們搖擺不定躊躇之間,這樣的機會轉瞬即逝。

在明白這一點之後,派拉終于鼓起勇氣願意為心裡的“愛”去對抗周遭,全身心投入進這“愛”裡。

此時派拉也已經發現,她自恃堅強的理性防線,在愛情洪水的沖擊下,原來如此不堪一擊。

“愛就像一個水壩,一旦有了縫隙,哪怕隻容涓滴水流流穿它,轉瞬間,這股涓流卻會迅速讓整個水壩潰決,無人能阻擋大水的威力。”

文及此處,派拉早已從循規蹈矩的生活跌進愛的虛無雲端。

而所有的這一切,作者似乎在一開始就已經告訴過我們:

“愛是一個陷阱。出現時,人們隻看到它的光,卻看不到它的影。”

内心的孩子

是連接生命的紐帶

派拉在愛情裡逐漸追尋到“生命奇迹”,乏善可陳的前半生終于燃燒起炙熱的火焰。那對于我們而言,“生命的奇迹”該如何到來呢?

我在書中找到的答案之一是,傾聽我們的内心:我們的心裡都住着一個“孩子”,以及“另外一個自己”。

...

“孩子”是連接生命的紐帶,代表着我們純真的初心,是感性的一面。“另一個自己”則立足現實,代表着自保與怯懦,是自私的一面。

“孩子”和“另一個自己”是彼此獨立的存在,他們共存在我們的内心,時刻左右着我們的思維行動。

我們遇事時産生的矛盾心理,歸根究底就是他們兩個分歧的結果。而事情的結果,則取決于我們的選擇。

作者無疑是告訴我們,從生命本質上講,我們應當選擇傾聽“内心孩子”的想法。但事實上,在現實因素的幹擾下,我們往往被“另一個自己”所支配。

結果便是,我們越來越遠離自己的本心,直至“孩子”的聲音微弱不見。

隻有那些極少數真正遵循孩子想法的人,才會在漫長的生命裡發現蘊含其中的“神奇力量”。而被“另一個自己”所操控的人,隻會越走越疲憊。

如同作者所說:我們不能重生。我們不能重新學會以兒時的純真與熱情去看待生命。

當我們忽略了内在的那個最單純的自己,也意味着丢失了作為自我最獨特的地方。

于是我們錯過愛情,錯過成為自己的可能。

我們尋找愛

卻也害怕愛

在坦誠“愛”的存在之後,派拉并沒有因此而安心。相反,就像多數沉溺愛河的人們一樣,她開始變得患得患失,哪怕一丁點的小事,在愛人的眼睛裡也會被無限放大。

...

一方面是派拉突然間放棄原有穩定的生活感到忐忑,也是對未知感到恐懼。

她害怕失去,總想抓住什麼。

在這種焦躁不安的氛圍裡,作者并沒有着急去給我們灌輸愛情的選擇,他隻是恰如其分地穿插了一個“打碎玻璃杯子”的小故事:

“一群人正在開會,如果其他人都注意到一個人即将把放在桌子上的茶杯撞落,所有人心裡都會在瞬間變得非常緊張,甚至有過激的行為發生。

其實,後果一點都不嚴重,沒有人會在乎一個杯子被打壞的損失,也沒有人會認為由此而受到的刺激和驚吓是值得的。

但是,所有人都會緊張,猶如一點點狗屁傳統被打破的時候。”

在這個觀點裡作者加入了濃厚的宗教色彩,固執的牧師們在看待被打破的傳統的時候,總是這樣一副緊張兮兮的樣子。

同樣,在生活中、愛情中的我們何嘗不是如此?

我們總是如履薄冰。愛人的情緒、他人的眼光,似乎這一切都在悄無聲息地束縛着我們。

然而事實上,就如同打碎一個杯子一樣,打破這些并不會給我們帶來任何真正的負面作用。

當你聽到哐當一聲的時候,不要怕,碎的僅僅是一隻杯子而已,而你得到的卻是一種全新的勇氣和選擇。

決定故事深度的不是時間

而是它燃燒的溫度

僅就故事發生的時間而言,相較于常規幾年乃至幾十年跨度的小說,這本書确實是足夠的短。

但在我合上書本的那一刻,卻深深地呼出一口氣,仿佛在過去短短幾個小時經曆了一場漫長的精神洗禮。

...

故事很短,卻絲毫不影響它的厚度:因為決定故事深度的絕不是時間,而是發生過程中所燃燒起火焰的溫度。

如同我們看待一段感情的深厚,決不能用相識時間的長短去評價,同樣該去感受情感火焰的熱烈與否。

在文章的最後,派拉終于學會坦誠傾聽自己的内心,新的愛情信仰在她心裡重鑄。而他也放棄成為更受矚目的牧師,選擇聽從愛的指引。

不過,盡管作者一再倡導我們勇敢去愛,也不忘提醒我們——我們所做的一切,一定是因為愛的存在,而非其他。愛是純粹的,摻雜不了任何過多的負累。

值得品味的一點是,在我反複确認之後發現,書中的男主人公是沒有名字,通篇隻是用“他”“牧師”來指代。

也許作者是想告訴我們,“愛”是沒有具體模樣的,“她”深藏在我們每個人的内心。

...

最後,這本書的文字如同書名一樣,是充滿詩意的。這種詩意并不僅僅是詞藻堆砌出來的美感,而是像詩一般,寥寥數筆便可擊中人心最柔軟的地方。

當然,這也意味着,如果你不曾有過這樣的感悟經曆,故事極有可能無法引起你的共鳴。

所以,一定要靜下心,讓我們的情緒跟着書裡的派拉一起,在反思中前進,感受自己一步步地被吸引,再逐一推翻之前的自己。最終在成長中發現愛,同時又在愛中不斷成長。

如同作者所說:倘若你放棄愛的權利,也意味着你放棄發現另一種自己的可能性。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衆号:無物永駐,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