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中學生為主角的青春片,近些年一窩風的成為中年男女回首當年白衣飄飄的年代,暖陽光暈下總是缺不了少男的沖動與少女的懷春,而大人們往往成為了少年們的對立面,變成了成長路上的絆腳石,于是,疼痛與厭世成為許多青春片的主要切入點。
青春片之所以會有受衆,因為它可以讓正直青春的人引起共鳴,讓青春已逝的人再次感同身受,青春是上帝賜予人類最奢侈的禮物,青春千人千面,一部好的青春片會讓人發現它與自己的生命體驗息息相關。
《快把我哥帶走》打破了大多數國産青春片厭世的慣例,青春還是會有痛處,但不會被放大,青春依然會有小鹿亂撞的悸動,但不會誇張,那種荷爾蒙過剩的青春也并非是主旋律。當我們甩開泡妞、打架、堕胎,不再将成人世界設定為肮髒龌龊,體制設定為罪大惡極,真誠而細緻的講述一個青春成長的故事,它一樣會激起我們内心的波瀾。這樣的青春片依然有看頭。

圖片發自簡書App
《快把我哥帶走》講述妹妹時秒處處被哥哥時分捉弄、欺負,時秒要和時分一起分享父母的愛,一起占用父母給的零用錢,還要幫着哥哥一起撒謊。兄妹倆一起吃過一碗飯,喝過一瓶水,撒過一個謊。
聰明霸氣的妹妹與懶散逗比的哥哥,兩個人相愛相殺,時而大打出手,時而相互守護,如果你不是獨生子女,這種橋段再熟悉不過。
時秒把父母感情的不合,自己過得不好都将罪魁禍首指向時分,将生日的願望設定為不要這個哥哥。一覺醒來,哥哥真的不見了,變成了閨蜜妙妙的哥哥。原本一人獨享所有零食的狂喜在看到妙妙和時分相處很親時,自己覺得味道不對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時秒開始審視自己,原來哥哥即便讓她給變沒了,父母感情還是不和睦他們還是要分開。原來哥哥對自己的那些惡趣味的惡作劇都是在保護自己,怕自己知道爸爸酗酒 ,知道自己父母吵架。雖然這些整蠱并不是每個女孩兒都受得了的。
失去了才發現他的好,沒有了才懂得珍惜,這是青春期裡最容易學到的一個簡單的道理。
電影用許多打鬧、鬥嘴、醒悟的片段,講述了妹妹時秒的成長,也道出了青春期裡那些角落裡長大的孩子内心的故事。
父母自然有他們自己的問題,但是現實生活中離婚已經成為一種高發現象,而中國的文化又讓法律盡量讓多子女分開,他們會分别跟随父母一方生活。但因為酗酒的問題,媽媽可以正當要兩個孩子一起跟随自己,正因為這樣,影片最後哥哥選擇跟随父親也格外讓人感動,因為覺得媽媽有新男友,妹妹有媽媽,可是爸爸誰都沒有。
我一個朋友跟我說過他的父母很早離異,他跟随母親生活,母親一直記恨父親,甚至總讓他遠離父親,他說”我知道我媽恨我爸,我爸對她不好,所以她恨我理解,但是我不恨,因為那是我爸他對我挺好”。這就是現實的生活,這樣也更容易理解電影中哥哥的選擇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快把我哥帶走》是可以打動我的電影,兩位主演的表現都非常抓人。哥哥時分的設定就是愛捉弄人,無論他們的父母是否和睦,哥哥都會想盡辦法整蠱妹妹。妹妹時秒人小鬼大,心思細密,她總會找到方式和哥哥抗衡,可以罵,可以打,可以将他“丢棄”。而無論漫畫作品還是銀幕作品,這一對兄妹的設定都是經典極緻的。
我也有個哥哥,在上初中以前,我很多時候都覺得他是我的敵對勢力。因為上有老祖宗庇佑,小時候我的冰棍兒總得先讓他咬一口我才能吃,慢慢長大,我就學會反抗,我變着法的作,好像就是想讓他知道我不好惹。當我們慢慢長大,自己的朋友圈在擴大後,便不會覺得哥哥是我的競争對手了,反倒是我最有力的後盾與最接地氣的夥伴。

圖片發自簡書App
看到電影中哥哥雖然一直在捉弄妹妹,但是他内心對于妹妹的了解與關愛卻遠超父母,也在最後妹妹終于知道哥哥對自己的好,一句“我把他弄丢了”讓人心裡惆怅,又一句“你把我落下了”讓人心有哀傷。最重要的是,妹妹明白了無論哥哥在與不在,都無法改變家庭破裂的現狀,成人的煩惱孩子們現在無法了解,雖然父母分開,但是還有兄弟姐妹的陪伴不也很好麼?就算獨生但還有面對朝陽的勇氣不更好麼?
生而為人,難逃辛苦,那又如何?青春就是要經曆那些逃不掉躲不過的,然後你就長大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End
無戒365天日更營 第9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