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橋本一導演的最新作品《北齋》,一部聚集了一衆日本影壇實力演員的傳記片:是枝裕和導演禦用演員阿部寬,飾演著名出版人茑屋書店重三郎,戛納影帝柳樂優彌、前衛舞蹈藝術家田中泯,分别主演不同時期的葛飾北齋,為觀衆揭秘這位天才「畫狂老人」波瀾壯闊的一生。
近期,《北齋》即将在海南、上海、杭州展映,歡迎所在城市的觀衆前來觀影,走近這位影響了印象派的日本浮世繪大師。
Hugo首先為大家導賞這部影片——
1
「春朗」還是「畫狂老人」?
葛飾北齋原名時太郎,在1779年以第一位師傅所賜的名字「春朗」出版第一批版畫。在他藝術生涯後期,他以「畫狂老人」自居。

葛飾北齋的各個名号往往與其創作風格的轉變相關,後世亦以此分辨他的不同創作時期。
北齋一生改号頻繁多達30回,使用的号有「春朗」「群馬亭」「北齋」「宗理」「可侯」「辰齋」「辰政」「百琳」「畫狂人」「雷鬥」「戴鬥」「不染居」「錦袋舎」「為一」「畫狂人」「九々蜃」「雷辰」「畫狂老人」「天狗堂熱鐵」「鏡裡庵梅年」「月癡老人」「卍」「是和齋」「三浦屋八右衛門」「百姓八右衛門」「土持仁三郎」「魚佛」「穿山甲」等。
北齋是北極星的意思,影片讨論了這個名号的含義,大家可以留意一下。
2
北齋的富士山情結
北齋鐘情于象征日本的富士山,富士山在古代文獻中亦被稱為不二、不盡或是富慈。影片中,我們可以多次看到富士山對北齋的影響。

他最有名的作品系列是《富嶽三十六景》,當初計劃按照題名隻畫36幅,但後來因廣受歡迎,又加畫了10幅。其中最為人所知的是「赤富士」「黑富士」。



3
插畫師北齋與中國的緣分
北齋也是一位插畫家。他為當時的黃表紙和灑落本(讀本)創作插圖,但常常因為沒有按照作者的要求來設計,發生沖突。
《近世怪談霜夜之星》《椿說弓張月》等作品的出版使「葛飾北齋」這一名字與作者曲亭馬琴一起聞名天下。

北齋還十分喜愛中國小說《西遊記》《水浒傳》。為了把中國小說介紹到日本,他在創作浮世繪的同時,還親自為中國小說繪制了大量插圖,印成《繪本西遊記》《新編水浒畫傳》等。
北齋語錄:
「我自6歲起便喜歡描畫四周的事物。」
「說實在的,我70歲之前所畫過的東西都不怎麼樣,也不值得一提。我想,我還得繼續努力,才能在100歲的時候畫出一些比較了不起的東西。」
「我多麼希望自己還能再多活五年,這樣子我才有時間嘗試成為一個真正的畫家。」
4
江戶時代下的浮世繪
影片設定在江戶時代(1603年-1867年),即江戶幕府(德川幕府)統治下的時期。在江戶幕府時期,征夷大将軍是實際上的政權控制者,号稱日本國大君,日本天皇朝廷不過是被幕府架空的象征性元首。
浮世繪是十七至十九世紀在日本盛行的藝術,意指「繪畫浮世的作品」,浮世繪畫師以木刻版畫描繪流行的題材,例如歌舞伎演員、相撲手、美女與風景名勝。北齋的師傅勝川春章正是浮世繪的名匠。

然而,日本的武士階層非常反對浮世繪,他們認為這些市井的描繪和香豔的場景,低俗且不合正道。不時的突襲檢查讓北齋等創作者陷入窘境。
此外,日本正受到鎖國政策影響,禁止外國人入境以及日本人離境,文化交流受限,但北齋仍借助偷運入境的法國及荷蘭雕刻作品,探索其他畫風。
北齋的木刻版畫作品開始加入西方的陰影、着色以及透視技巧,革新了浮世繪的風格。

5
北齋的狂熱崇拜者:莫奈和德加
北齋去世後,他的作品才有機會傳到西方。1853年,黑船事件結束了日本長期的閉關鎖國政策,開啟了日本浮世繪作品的海外傳播。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印象派畫家對浮世繪的激賞。
印象派畫家普遍喜歡鮮豔的色彩,關注日常作物,體察細節。其實他們吸收了日本美學特質,包括不對稱的構圖,鳥瞰視角、加長的畫幅等。有的畫家側重單一的裝飾圖案,除了線條與色彩等抽象元素外,幾乎清空了所有元素。
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是北齋的狂熱崇拜者。據不完全統計,莫奈共收藏了250幅日本版畫,其中北齋的作品達23幅,挂滿了他家的整面牆壁。有人猜測,莫奈創作《睡蓮》的靈感正是來自北齋對花卉的關注。




從繪畫到生活,北齋給與莫奈的影響是方方面面。他的妻子身穿和服,他的花園更是按照日式版畫直接建模,其中包括北齋特色的弧形橋與竹子。



另一位印象派畫家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他的作品與北齋也有共性,他們都關注女性在個人生活中的狀态,作為繪畫的主題。


為了滿足大家對浮世繪這門藝術的好奇,影片還呈現了浮世繪的制作過程,揭秘了創作者的靈感來源,歡迎大家來影院一睹為快。
參考文章:
1. 《關于葛飾北齋的十大要點》CHRISTIES
https://www.christies.com/features/10-things-to-know-about-Hokusai-9742-3.aspx?sc_lang=zh-CN
2. Jason Farago.Hokusai and the wave that swept the world. BBC.
https://www.bbc.com/culture/article/20150409-the-wave-that-swept-the-world
3. 維基百科:葛飾北齋、江戶時代
4. 圖源: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