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楼话心
(首发于时光网,想把从前的文都归整到简书来)

...

帮助

看《帮助》的过程中,一直有种奇怪的感觉,总觉得影片的基调与以前看过的描述种族歧视题材的作品不同,全片大部分时间都充满着阳光和喜剧色彩,而饱含血泪的情节却被置于背景或由角色口述交待一下。

自小时候看过70年代的经典美剧《根》之后,一提到黑人的抗争史,必定联想到压迫、沉重、黑暗等词汇,影响之深刻导致我看《帮助》时常常会担心:这样拍真的合适吗?会不会太避重就轻、太不严肃了?

不过,观影的第一感觉是骗不了人的,看完此片,我深深的被其中的人物所感动,以艾比琳和明宁为代表的黑人女仆,尽管受尽不公与屈辱,她们却仍然保有善良、真诚、乐观、勇敢的可贵品质,或许这些才是影片真正的关注点。

作者的选择

联想到原著的出版时间,更加佩服作者凯瑟琳·斯托科特选择写作视角的独特性。2009年,奥巴马正式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可以说黑人运动已经取得了巨大胜利,如果这时还去写一个充满血泪的种族歧视故事,不仅落于窠臼,而且显得不近人情。

因此,作者干脆转移重点,着力描绘与赞美不屈不挠、乐观积极的人性特质,凭借这一永不过时的主题来积蓄正面的感染力。同时,还通过人物细节刻画漂亮的荡开一笔,将种族歧视泛化为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其他偏见,例如社会对未婚女性、职业女性的偏见,以及针对女性的家庭暴力等。而这些问题即使在今天,乃至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极具现实意义,非常需要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与探讨。由此,《帮助》也成功的被赋予了新的时代色彩,相信这也是原著和电影倍受追捧的原因。

每天的选择

如果要从影片中提炼一点思想内涵的话,我认为那位被驱逐的年迈女仆——康斯坦汀对女主角斯基特说的话,最能概括故事想表达的内核。当斯基特因为被男孩子嘲笑其长相而郁郁寡欢时,康斯坦汀说道:

Every day you’re not dead in the groud , when you wake up in the morning , you’re gonna have to make some decisions . Got to ask yourself this question : “Am I gonna believe all the bad things the fools say about me today ?”

可以想见,这也是所有黑人女仆活下去的动力。在那个通过立法把你划为二等公民的社会,在那个不允许你使用任何公共资源的社会,在那个随时可能被三K党爆头的社会,在那个把你视为肮脏病原体的社会,人的本质是多么容易被野蛮的扭曲和摧残,这也是为什么即使在现代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黑人仍然是一个犯案率高居不下的群体。不仅是美国黑人,只要是被主流价值观所排斥的边缘群体,都容易产生犯罪或者精神疾病,案例不胜枚举。因此,影片中那些黑人女仆的形象更显珍贵,她们倍受屈辱,却仍然发自内心的关怀雇主的孩子,仍然互助互爱共度难关,保持着朴实而高尚的人格。

是的,正如康斯坦汀所说,如果你真认同那些人对你的不公评价,那才是真正的丑陋。也许我们无法左右别人的看法,但我们却可以选择做一个更好的人。每一天,我们都必须为自己做出选择。

欢迎关注我其他的娃儿们:
短篇小说《晚来团扇风》
中篇小说《恶邻》《少女迷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