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七君」個人公衆号 第64篇原創推文

期待您的關注、轉發與點贊~

自去年年末上映以來,狂攬近7億票房的同時還成功占據了新年首周票房冠軍的寶座,電影《寵愛》的這份答卷無疑值得主創們歡呼慶賀一番。

不過若是從口碑出發,恐怕情況就沒有那麼樂觀了,其6.0分的豆瓣評分無疑隻能稱之為是差強人意。

那麼造成這種口碑與票房相差較遠的原因是什麼呢?

一、失真的現實與被預設的感動

導演楊子其實是個聰明人,因為他選擇了一種十分取巧的方式來展開影片,即将6個小故事的主要人物通過關系設定聯系起來,從而以此實現影片的貫通,并試圖規避掉各個故事分别存在的完整度與獨立性的缺失。

然而就像止損從來都不等于盈利一樣,《寵愛》在劇情和設定上的許多弊端依然展露得十分明顯。

首當其沖地便是失真。

...

正如很多網友曾指出的一般,一隻導盲犬的訓練過程不可能在兩個月内完成,而寵物豬小叮當的智力也極度的違背了正常邏輯,這種偏向于“原則性”的問題顯然是無法依靠技術手段來弱化掉的。

...

其次,《寵愛》對于幾處感情戲的描寫也顯得有些過于刻意。比如在作為片中最大“淚點”擔當的豪七的故事裡,為了表現趙樂從豪七手中接過保護方欣的接力棒這一目的,鋪墊了太多本可以避免出現的矛盾,且将整條故事線延展的過于冗長。

這就導緻當影片中設計好的那記“重擊”終于到來之時,實際效果卻反而有了削減,我們的确如導演所願為之流下了眼淚,但是當影片放映結束之後,卻也再難以産生更加深刻的感動與共鳴了。

...

那麼換而言之,沒有設計感的感動是什麼樣的呢?

我想起了最近在B站熱播的一部名為《但是還有書籍》的劇集。

在第三集中,主人公熊亮是一名“體驗派”兒童繪本作者。他會選擇半夜翻進野生密林,卻隻是為了刻畫最真實的森林夜晚;他還會盯着生活中存在的某些事物觀察許久,隻為了捕獲那些最為細緻入微的差别;他的骨子裡刻印着一分童趣和冒險精神,所以他一看到池塘就會忍不住跳下去遊泳...

可以說,正是因為熊亮的心中燃燒着這份溫柔與熱忱,所以當他落筆之時,才能造就出孩子們眼中那個最為絢麗多彩的書中世界。

...

再說回電影領域。

那被無數人歎惋英年早逝的演員希斯·萊傑,正是在整整将自己關在汽車旅館的房間裡一個多月,每天不停地研究角色、揣摩内心之後,才塑造出了那個足以名垂影史的“小醜”形象;而那總被影迷們戲稱為“橡皮人”的克裡斯蒂安·貝爾,也正是無數次的為藝術“獻身”,不惜頻繁地折騰、“摧殘”自己的身體,才演繹出了那一部部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故事。

...

...

所以說到這裡,我們不妨從中找些共同點。

沒錯,這些能夠感動你我,并且令人多年來依舊記憶猶新的故事與人的身上,都刻着一個相同的标簽——“真實”。

這種真實并非牽強解釋或是故作而出的,它源自于本心的熱忱,源自于獻身的熱愛,也源自于切身的經曆。

而《寵愛》在這一點上就明顯弱了許多,影片中有關寵物的那些感動瞬間都更像是一種“因果倒置”的産物,那些刻意為了煽情與渲染淚點而生的情節,反而化作了遮住感動的一層面紗,隔絕了觀衆與影片人物真正的交流。

二、烏托邦化的格局與社會反映的缺失

所謂的寵物電影,其實歸根結底還是要落在“人”的身上,無論是通過“改變”還是“襯托”,是借由“治愈”還是“深思”。

...

舉個例子來說。

在《南極大冒險》中,比起較大篇幅關于狗狗們獨立求生的描繪,影片對于人物形象的刻畫也絲毫不落下風。有曾經不以為然,卻最終幡然醒悟的科學家;也有用各種方式始終陪在主角身邊,與之共進退的摯友團;當然還有那個因為無法直面失去同伴而一度消沉人生的男主傑瑞。

...

影片中最為觸動人心的一幕在于,當傑瑞跟随着“邁克斯”找到“瑪雅”之時,這隻曾經的領袖卻并沒有馬上展露出生存的迹象,她依舊一動不動地躺在雪地裡,用行動來“抵抗”着主人曾作出的“背叛”行為,直到聽到對方發自肺腑的真摯道歉,它才緩緩睜開了雙眼,重新接納對方。

這段描寫無疑将影片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因為此刻的人類不再是一切事物的中心。

你若不曾選擇忏悔,我便也可能不再原諒。

...

再談同樣由真實事件改編的《流浪貓鮑勃》。這部影片的故事核心應是“拯救”,是鮑勃的出現改變了主角詹姆斯的餘生,讓他從一名瘾君子蛻變成了一名成功人士。

但在我看來,《流浪貓鮑勃》中最為閃亮的地方,恰恰是對于那些旁觀者們的描寫,是那些路過的陌生人們對于主角态度的轉變。

...

擁有鮑勃之前的詹姆斯,幾乎得不到任何一絲來自社會的關懷,餐廳的員工甯可将盛好的飯菜倒掉也不願意低價出售給他,地鐵的工作人員為了趕走他也不惜粗暴地踢開他的衣服,更不用說幾乎沒有幾位過客願意在他的面前駐留傾聽一陣,哪怕他的歌聲從始至終都是那般動人。

然而令這些陌生人們對詹姆斯從愛答不理,到主動送來溫暖與掌聲的轉變原因,竟僅僅是因為他擁有了一隻貓?

這就要從英國的流浪漢這一身份說起了。

...

通過英國當地慈善機構的調查研究表明,在造成人們流浪的行為原因中,“婚姻或家庭關系破裂”首當其沖,而緊随其後的那一項便是“吸毒”。

而被粉絲們愛稱為“德爺”的探險家ED Stafford也在19年拍攝了一部名為《60 Days on the Streets(街道流浪60天)》的紀錄片,記載了他在英國街頭親身體驗流浪漢生活的真實遭遇見聞。

透過“德爺”的鏡頭,我們發現那些流浪乞讨者的收入比我們想象的要高得多,他們有足夠的食物可供飽腹,也有大量現金可用來吸毒和酗酒。

...

由此可見,就像在影片中刻畫的詹姆斯與巴茲的形象一樣,瘾君子在英國的流浪漢中占據了極高的比重,他們拿着被好心人救助的食物與錢,并沒有用之改善自己的生活,或是尋找未來的方向,而是将之付諸于購買各類毒品,從而實現在精神上瞬間的“歡愉”假象。

所以鮑勃才會起到這般逆轉命運的作用。

它的出現重新給予了人們信心,因為一個連自己都無法照顧的人,是沒有辦法照看好一隻貓的,當詹姆斯把自己的飯錢用來買貓糧和支付護理費用,他還怎麼會用錢去進行毒品交易呢?

...

如果說影片的前半段是一場貓對人的救贖之旅的話,那麼影片的後半部分實則已經在講述人與人之間的故事。

詹姆斯如願收獲了與貝蒂的愛情,父子關系也在那一句“I’m talking to my son!(我在跟我兒子說話)”中得到了和解,而自傳書籍的出版則将這一傳奇故事印上了最溫暖的結局。

鮑勃成為了這名曾毫無未來可言的男子與整個社會溝通的媒介,但它所做的其實也隻是給予了詹姆斯一個改過自新的動力與機會而已。

鮑勃就像是一把打開詹姆斯新世界大門的鑰匙,而通往這扇門的過程,才是整部影片真正的核心所在。

...

可再觀本文的主角《寵愛》,這種紮根于社會和人群中的切片則顯得少之又少,僅有的一處亮點來自于“導盲犬小劄”的那個故事。

...

在陳樂雲終于決定勇敢的面對未來,不再自暴自棄,并牽着小劄踏出家門之時,他的母親則始終緊緊跟随在他的身後,在面對潛在的危險出現之時有過幾番欲追又止。

當陳樂雲随着小劄的牽引平穩地走上了人行橫道,母親則在十字路口的另一端舉起了那件印有“他第一次出門,他想要獨立”字樣的T恤。

在那一刻,畫面裡來往人群投來的各色眼光以及母親眼裡噙着的熱淚,成功地為這一篇章增添了幾分人文色彩。

...

但可惜,獨木依然難支。

影片整體對于社會關系的反映十分有限,這些足夠用心和真誠的故事更像是處在一所精心打造的烏托邦内,劇作中的人物與情節被牢牢地保護了起來,穩住了影片的底,卻也限制了上升空間。

也正因如此,“一部合格的合家歡影片”的評價與豆瓣6.0的評分,也就成了最适合于影片《寵愛》的存在。

本文圖片來自于網絡,加七君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