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搞不清楚從什麼時候開始,宮廷劇在我大美電視上周而複始,綿綿不絕了。從清宮劇開始,又有了大明宮廷,春秋戰國,秦朝三國,當然好像還有商周時候的宮廷争鬥。
我說的宮廷劇,不知道與别人理解的宮廷劇是否一緻。我覺得,所謂宮廷劇,應該包括常見的後宮的各種争鬥,比如《還珠格格》《甄嬛傳》等,後宮的女人們利用人性的弱點、險惡,拉上皇帝、大臣、太監、國戚貴族等,争風吃醋,争權奪利,目的是為了争得寵形,為了能與皇帝睡覺,其中等等,不一而足。
我理解的宮廷劇還包括那些王子王爺們,大臣貴族們,皇帝國戚們上演的種種狗血技倆,裡面充滿了你捅我一刀,我捅你一槍,你打我一拳,我回你一腳的恩怨情仇。其目的是為了争奪對王國、官位、财富、人民的控制權。
說實在的,剛開始放這類劇目的時候,我也曾被吸引過,眼睛隻要一粘到屏幕上,就沒法再挪開,情節之曲折,人物命運之跌宕起伏,确實讓人不勝唏噓,有時又讓人拍案而起。比如什麼和珅鬥劉墉啦,皇帝鬥鳌拜之類。
時間一長,就覺得這宮廷劇實在不能再看了。為什麼不能再看?因為我覺得我們拍的多數宮廷劇都是有毒的。
一是,影響了觀衆的曆史觀。
我們很多人學曆并不高,學曆高的也不一定去讀曆史,讀曆史的人也不一定讀得到真正的曆史。接受曆史知識唯一可行的渠道就是電視了。而我們的宮廷劇,演繹了各個朝代的恩怨情仇,借用了真實的朝代,真實的曆史人物,讓很多人誤以為這就是真實的曆史,曆史的更叠就如電視所說。以至于偶爾與人聊起與曆史有關的話題,很多人已經分不清楚是真正的曆史,還是從宮廷劇中看來的演繹了。
二是,影響了人們的價值觀。
看看很多宮廷劇,充滿了心機,充滿了陰暗,充滿了争鋒相對的以惡制惡,以毒攻毒。宣揚貴族血統論,君權神授說,皇帝一般都是那個最後裁決的人,所有的人所做的一切,都會止于皇帝,皇帝的話就是聖旨,皇帝就是天。即使不是皇帝,也是清官思維,從來看不到人們自身的權利,看不到合法權益,看不到公平正義,沒有客觀的标準,沒有正當的程序,隻有高官或者皇帝才是解決問題的最終途徑。
三,影響了人們的人生觀
我發現宮廷劇裡面,有很多這樣的套路,皇帝寵愛的妃子、公主,或者其他美女,在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經常會使用一種招術,那就是一哭二鬧三上吊,最終往往會得逞。
這不就是那個誰說的“巨嬰症”麼?想一想在瑞典因為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滿足而大哭大鬧的那一家子,不就是采用了這個策略嗎?隻不過是在我們國家管用,在國外沒有管用而已。還弄的我們的外交部也去幫忙洗地,駐瑞典大使也有所作為,反倒搞成了一個國際笑話。
四、這些宮鬥劇鮮有人性的光輝。
在這些劇中,好人壞人基本都是标簽化的,壞人一直很壞,壞心眼、壞主意、種種惡性不斷,好像他們生來就是使壞的。壞人偶爾做個好事,也一定是包藏禍心,最終一定會圖窮匕見。
好人一直很好,偶爾犯個錯誤也能及時改正。好人在對待好人時,當然要正大光明,坦坦蕩蕩。而好人對待壞人時,也可以像壞人一樣壞,也可以如壞人一樣奸詐與下作。而好人對待壞人的這些不擇手段,則會赢得編劇導演的同情與肯定,電視劇這時候會做出戲劇性的效果,赢得觀衆對這些下作行為的認同,撩的觀衆大呼解氣,并因之歡欣鼓舞。
五,宣揚了權力至上的觀念
宮廷劇中,所有的不幸遭遇,都是因為沒有權力,或者沒有權力的庇護。所有的幸福與幸運,都來自于最高的權力的青睐與重用。一旦被皇帝輕視或者貶損,就變得一錢不值,就會有更多的人手掐腳踩,就會活的生不如死。
獲得寵幸與榮耀,不是靠什麼經世緯國的本領,而是靠姿色、心機、陰謀詭計等,踩着别人的肩膀,踏着别人的鮮血才可以上位。因為權力是有限的,資源也是有限的,且幾乎所有的權力與資源都集中在皇帝一個人的手中。
所以你不需要好好學習,就算不學無術如小燕子,隻要你會耍乖逗萌,隻要你獲得權力的青睐,隻要你傍上有權的人,就可以獲得你想要的一切,就可以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就可以享不盡的榮華富貴,甚至抱的美人歸,抱得帥哥歸。